特斯拉车辆工程副总裁拉斯・莫拉维认为,锂离子和磷酸铁锂电池在能量密度和性能上已显价值,且在微化学和形态上仍有很大改进空间。
其他专家也持类似观点,基于现有锂离子框架的渐进式改进,通过调整原材料比例、设计和形状等,能在充电功率、能量密度、成本等方面实现突破。
特斯拉每两年会更新电池工厂技术,目前已引入宁德时代和LG的新一代产品,实现电极、电解质、工艺、封装等多方面“渐进式升级”。莫拉维透露,特斯拉自研的4680电池已用于Cybertruck等新车,能量密度和生产效率每年约提升3%。
固态电池的能量密度理论上可能比传统锂离子电池高出 2 至 3 倍,从而能够实现更长的续航里程。但生产成本高,制造复杂,材料稳定性、导电性与成本平衡也存挑战。丰田、奔驰等巨头计划2030年前商业化。
电池技术不会一夜革命,而是通过持续小步升级拉开差距。对特斯拉来说,电池仍是核心竞争力,其进化正加速推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