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软新研究:这40种工作最可能被AI取代

量子位 2025-08-03 10:03
闻乐 发自 凹非寺
量子位 | 公众号 QbitAI

你的工作岗位,会不会被AI分走一杯羹?

微软最新研究专门扒了扒:AI到底对哪些职业影响最大?

资讯配图

研究人员分析了20万条AI对话、整合了近3万项职业任务数据,通过计算覆盖率、成功率和影响范围三个维度,为每个职业算出了AI适用性分数

根据得分情况列出了40种最受AI影响的职业榜单。其中得分最高也就是最受影响的职业是翻译员、销售等,AI覆盖率和成功率都在80%以上,适用性近50%。

资讯配图

现在的AI,好像越来越“懂”我们的工作了。

不过也有一些岗位的AI适用性近乎为0

想知道你的工作在AI时代算不算铁饭碗?今天咱们就来好好聊聊。

AI不是来抢工作的

研究人员分析了20万条用户与微软Copilot的真实匿名聊天记录,其中含10万次随机对话,能代表平时人们都用AI干什么;还有10万次带用户反馈的对话,比如觉得AI干得好就点赞等,能代表AI的使用效果。

研究的一大亮点是将对话拆分为用户目标AI行动两部分进行分析。

用户目标指人找AI帮忙做的事,AI行动则是AI在对话中实际做的事,这两者在40%的对话中完全不同,比如用户问“怎么打印文件”(用户目标是 “操作办公设备”),AI教其操作(AI行动是“教别人用设备”)。

资讯配图

他们发现,大家用AI最常做的事情集中在三类:一是收集信息,比如查资料、找数据;二是写内容,像写报告、改方案;三是沟通,比如给客户解释产品、回复咨询。

而AI自己做得最多的事,是当顾问给建议、当老师教方法、当笔杆子写内容。

为了让分析跟真实职业挂钩,研究用了O*NET 数据库(美国官方职业信息库),里面把每个职业拆成具体的工作活动。

比如计算机程序员要编写、测试和维护计算机程序,护理助理的工作包括协助患者进行日常活动(如洗澡、穿衣等)。

研究使用GPT-4o给每条对话的用户目标和AI行动贴标签,使其对应到O*NET里的中间工作活动(IWA)。

资讯配图

为了搞清楚AI对不同职业的影响,研究人员还发明了一个AI适用性分数。分数越高,说明这个职业越容易被AI影响。

研究从三个维度打分,一是覆盖率,即该职业的核心工作中,AI经常帮忙做的占比;

资讯配图

二是成功率,结合用户点赞率和AI是否完成任务来判断;

三是影响范围,按“无、最小、有限、中等、显著、完全”6个等级划分,体现AI帮忙的程度。

结果发现,得分高的基本都是“动脑子”和“靠嘴说”的职业,比如销售(要给客户讲产品)、程序员(写代码)、办公室文员(处理文档)、老师(备课讲课)、编辑(写东西改稿子)这些。

比如程序员、翻译员、销售等职业的覆盖率得分均在80%以上,AI成功率接近90%,说明这些工作的AI适用性很高。

资讯配图AI适用性分数最高的前40种职业

而得分低的大多是“靠体力”的职业,像护理助理(照顾人)、洗碗工(刷碗)、卡车司机(开大车)、屋顶维修工(修房顶)这些。

比如挖掘操作员,使用AI后的成功率很高,这是因为这种标准化程度高的任务,AI可以通过精确的程序设定和数据分析来辅助完成,减少人为失误,从而提升成功率。

然而这种职业的AI覆盖率几乎为0,因为现在体力劳动部分与数字化工具的交互极少

资讯配图AI适用性分数最低的40种职业

尽管此项研究列出了最受AI影响的职业榜单,但这也并不代表这些岗位会被完全取代,也不意味着体力劳动不会受影响,比如AI应用还可能会涉及机器操作和监控的体力劳动工作。

研究除了明确“AI对哪些职业影响大”,还挖出了几个打破常规认知的细节。

很多人觉得高薪工作更容易被AI替代,但数据不这么说。研究发现,AI适用性分数和职业平均工资的相关性非常弱

资讯配图

也就是说,无论是年薪几十万还是月薪几千,只要工作核心是信息处理、沟通,AI的影响程度就可能差不多;反过来,体力类工作不管工资高低,AI暂时都插不上手。

还有就是,虽然要求“学士学位及以上”的职业,AI适用性分数比低学历要求的职业稍高(平均高5%-8%),但这种关联并不绝对。

核心原因是:学历高的职业里,信息处理类工作占比确实更高(比如教师需要备课、写教案),但低学历职业中如果有类似内容,也会被AI盯上。

这些发现的核心其实是一句话:AI不看你赚多少钱、有多少学历,只看你的工作是不是它擅长的“信息活儿”

Claude背后公司Anthropic的CEO Dario Amodei曾认为:在未来五年内,人工智能可能会取代多达一半的白领入门级工作。

但其他科技人士对此观点并不赞同,有人认为AI将是一个净工作岗位创造者。

资讯配图

我们也确实应该理性看待AI与工作的关系:AI并非完全替代职业,而是作为工具提升效率

微软高级研究员、该论文的主要作者Kiran Tomlinson强调:

我们的研究表明,人工智能支持许多任务,特别是涉及研究、写作和沟通的任务,但这并不表明它能够完全完成任何单一职业。

随着AI应用加速,深入研究其社会和经济影响很重要。

与其焦虑“AI会不会取代我”,不如先看看自己的日常工作里,哪些能交给AI搭把手吧。

毕竟,工具用得好,效率才能跑在前头。

论文地址:https://arxiv.org/abs/2507.07935

参考链接:https://www.businessinsider.com/ai-jobs-overlap-affect-research-2025-7

一键三连「点赞」「转发」「小心心」

欢迎在评论区留下你的想法!

—  —


🎉 希望了解AI产品最新趋势?
量子位智库「AI 100」2025上半年
「旗舰产品榜」和「创新产品榜」
给出最新参考👇

资讯配图


🌟 点亮星标 🌟

科技前沿进展每日见

声明:内容取材于网络,仅代表作者观点,如有内容违规问题,请联系处理。 
AI
more
【精选报告】特朗普政府发布史上最激进AI行动计划(附中英文下载)
新机:iPhone17Air电池只有2900mAh;荣耀LCD新机曝光;传红米首发天玑8500;真我新机用两亿长焦
2900mAh的iPhone17Air,这次又要创纪录了!
2025年中国AI推理芯片相关产品及服务行业市场规模及发展趋势
秒改屎山代码、最高提效 300%!AI 代码审查工具会终结技术债务还是带来新危机?
AI玩具传感器走向两条路,做薄成本,做厚体验
可远程急救!浙大Science子刊发表AI支气管镜机器人,基层福音!
特斯拉车祸,被判赔偿超2亿美元;传OpenAI将推10美元「亲民订阅」;影石刘靖康:祝贺同行大疆推全景相机 | 极客早知道
澎湃OS3即将发布 曝OS2开发已终止 | iPhone17Air电池实物曝光 2900mAh?
展商直击 | 嗯噢哇亮相WAIC 2025!详解“中国-东盟人工智能+文旅创新应用大赛”
Copyright © 2025 成都科技区角科技有限公司
蜀ICP备2025143415号-1
  
川公网安备5101560200130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