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业AI“真打实练”的赛场来了! “中控杯”工业AI创新挑战赛火热开启!

工控网 2025-08-04 16:30


在人工智能的浪潮中,工业AI无疑是最具想象空间的赛道之一。然而,落地的路径并不平坦。算法在实验室表现出色,但在工业现场却常常“叫好不叫座”——缺乏真实工况数据、无法适应复杂场景,是行业普遍的痛点。


如何解决?靠仿真训练无法完全填补差距,工业AI必须在“真实场景+真实数据”中打磨。这不仅关乎模型精度,更关乎系统适配、工程安全和可维护性。




资讯配图

首届“中控杯”来袭!

作为国内过程自动化领域的龙头企业,中控技术再次主动出击,将于8月11-14日的“中控高校周”期间举办首届“中控杯”工业AI创新挑战赛。这场活动不仅是一场高校赛事,更是一次产业级的协同试验——用工业真实需求,倒逼AI技术走入工业场景,走进生产线。


资讯配图




挑战“真场景”、对接“真需求”、激活“真实力”



01

亮点一:真场景,赛题就是工业痛点

这不是一场“模型比拼”,而是一场基于真实工况的工业AI实战演练。


1、工业时序预测模型创新及应用


参赛队伍将基于中控技术提供的历时一年的真实时序数据(脱敏处理),开发预测性维护与异常检测模型。这意味着,选手要在工业噪声、非线性工况下训练算法,而不仅仅是处理标准化数据集。


2、AI视觉创新及应用


以移动机器人巡检的应用需求作为核心任务,分为三个功能模块:识别报警灯、点按按钮、旋转开关、开关柜门,甚至锁闭,这一系列精细化操作,正是巡检机器人的技术难点。“不仅要识别,还要完成精准动作链”,这才是工业现场的真实逻辑。


02

亮点二:真需求,赛事之外还有生态闭环

资讯配图


中控技术不仅仅要办一场比赛,还要把赛事嵌入协同创新的链条。除了精彩的赛事,本次“中控杯”以“赛+展+会+践”四位一体,构建产学研联动的平台。


高校成果展:参赛高校展示AI或机器人方向成果,具备可演示能力;


产学研论坛:院士大咖、产业代表、高校代表、专家学者、齐聚一堂,探讨工业AI的落地路径;


暑期实践:组织学生参观中控技术总部、开展工业AI前沿技术授课,感受中控文化的魅力。


对接洽谈:上下游伙伴需求对接,现场撮合合作机会。


这不仅是“技术真秀场”,更是一个为成果转化、生态共建设计的接口。


资讯配图


03

亮点三:真实力,打通产教融合最后一公里

本届“中控杯”吸引了上海交通大学、浙江大学、同济大学、华中科技大学、四川大学、东北大学、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北京化工大学、中国石油大学(华东)、西南石油大学10所高校,40支队伍、112名学生参赛。


资讯配图


通过赛事,学生不仅在做题,更在解决“真实问题”——工业AI的复杂性、工程约束、协作机制,都在这场比赛中“显形”。“以赛促创、以赛促教、以赛促学”,这是一条从校园到工厂、从理论到实战的双向通路。


为什么值得被“整个工业AI圈”关注?



过去几年,工业AI热度不断,但产业和企业痛点始终存在。算法在理论中表现亮眼,却难以在工厂跑通;原因不在模型,而在场景——缺乏真实工况数据,缺乏工业安全与工程约束,学术研究和产业需求之间隔着一条难以跨越的“最后一公里”。


“中控杯”选择了一条更务实的路径:把工业现场的问题直接搬进赛场,用企业真实数据和实际需求检验AI技术的可行性。


例如,时序预测模型赛道聚焦预测性维护,要求在真实工艺数据下发现潜在风险,而这些真实的时序数据演练,正是高校在教学中所急需的,也是学生在学习中难以接触的。一次“实战”,带给学生的不仅是全新体验,也是一种眼界上的进阶。


对中控技术来说,这不仅是一场比赛,而是AI平台、机器人、控制系统协同创新的延展,也是提前接触和储备产业级人才的重要举措。对行业来说,这是一次可被复制、可被扩展的产学研协同试验,它探索的,不只是“怎么培养AI人才”,而是“如何让人才和技术一起接上工业现实”。


这个8月, “中控杯”决战钱江潮畔 !


日程安排

时间:2025年8月13日(周三)

上午议程

“中控杯”工业AI创新挑战赛暨高校成果展 


赛道一:工业时序预测模型创新及应用

赛题二:AI视觉创新及应用

下午议程

工业AI产学研创新论坛(议程见后)

晚上议程

赛事颁奖典礼


地点: 杭州滨奥皇冠假日酒店

地址:浙江省杭州市滨江区科技馆街888号


资讯配图


工业AI产学研创新论坛

主办单位:

中国仪器仪表学会智能工厂专业委员会

中控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时间:2025年8月13日14:00-17:30


地点:杭州滨奥皇冠假日酒店 安澜厅


工业AI产学研创新论坛议程

环节

议题(拟)

发言人

院士报告

人工智能与性能可视:关键技术与发展趋势

浙江大学求是特聘教授

浙江大学设计工程及自动化系主任

谭建荣

产学研

报告

具身智能作业人形机器人发展挑战与进展

浙江大学求是特聘教授

浙江人形机器人创新中心首席科学家

熊蓉

复杂系统控制与优化的人工智能技术——机遇与挑战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

未来技术学院院长

吴敏

AI技术与化工工艺过程研究深度融合的实践应用

万华化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万华研究院 边潇潇

产学研深度融合推进工业AI发展

东北大学

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院长

李鸿儒

人工智能时代的书院育人:内涵提升与机制创新

同济大学

国豪书院院长 尹学锋

工业时间序列大模型报告

中控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工业AI技术管理总经理

王宽心

发布环节

中控技术:工业AI实验教学整体解决方案

中控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总裁助理 薄磊

合作倡议

工业AI产学研协同创新合作倡议

产学研界代表


资讯配图


声明:内容取材于网络,仅代表作者观点,如有内容违规问题,请联系处理。 
AI 工业
more
展商直击 | AI无界 智造未来——和利时闪耀WAIC 2025,全景展示AI赋能的智造未来
谷歌深夜放出 IMO 金牌模型,多项测试力压 Grok 4、OpenAI o3!网友评论两极分化
苹果9月新品爆发,iPhone 17系列祭出“杀招”,Air变态薄,Pro影像封神...
WAIC 2025思辨会四 | AI将如何重塑生命科学的未来?
为了让你提前下班  火山引擎带来最新AI“全家桶”
WAIC 2025思辨会二 | 类脑智能如何突破AI的“双能”困局?
WAIC 2025思辨会三 | 跨学科知识融合,究竟是激发AI科学灵感的“智慧熔炉”,还是制造学术幻觉的“数据杂烩”?
“老师居然是虚拟人?”电子科大的AI课堂,真的有点炸 | 数据猿专访
马斯克:多名Meta重要工程师已加入xAI
高德地图「史诗级更新」!全面拥抱AI,地图也能「思考」了
Copyright © 2025 成都科技区角科技有限公司
蜀ICP备2025143415号-1
  
川公网安备5101560200130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