至格科技半年内再获亿元级融资,为清华孵化的AR眼镜光学厂商|早起看早期

36氪 2025-08-05 08:01
资讯配图

资讯配图

以打造普通眼镜镜片的思路
开发VR眼镜镜片。
资讯配图
资讯配图
张子怡
编辑彭孝秋
来源|硬氪(ID:south_36kr)

封面来源IC photo

硬氪获悉,AR眼镜光学厂商至格科技于近期再次完成亿元级融资,这是其2025年完成的第二轮亿元级融资。

本轮融资由银润资本领投,老股东方广资本超额追投,久德投资、人才科创基金、易景科技跟投。资金将主要用于产能提升、团队扩充和产品研发迭代。

至格科技成立于2019年,是一家专注于AR衍射光波导、衍射光栅和微纳光学领域的高新技术企业和专精特新企业,公司由清华大学精密仪器系光栅与测量实验室孵化而来,核心团队包括长江学者、国家杰青、国家万人、清华博士以及前上市公司高管。

衍射光波导是一项用于AR/AI眼镜中的光学方案,因其具有轻薄、高透光率、可规模化量产等优势,被认为是目前AR光学方案中最具有潜力的方案。近两年发布的AR眼镜新品中,有一半以上已采用衍射光波导技术。

随着近些年来AI大模型能力的提升,AI眼镜的发展大幅加速,Meta、三星、苹果、亚马逊、小米、华为、阿里、字节跳动等大厂都参与到对AI眼镜的研发中。

国际数据公司IDC数据显示,2025年全球智能眼镜出货量预计达1280万台,同比增长26%,中国市场将突破275万台,同比增长107%,跃居全球第一。

智能眼镜行业发展迅速之际,以至格科技为代表的光波导厂商,相当于下游品牌客户的“弹药提供者”,其已经服务多家消费电子和互联网大厂以及AR眼镜独角兽公司。

国内衍射光波导实现量产开始于2021年,而至格科技已建成国内首条衍射光波导全自动批量生产线,月产能可达10万片,且已实现单月2万片的量产出货,产能和出货量均处于行业领先地位。

至格科技自主掌握“光栅设计、光栅母版加工、纳米压印生产”三大核心技术,打造了IDM模式(指具备从设计到制造全链条能力的一种运营模式)。

至格科技CEO孟祥峰表示,AR眼镜是个对镜片定制化要求极高的行业,很难用单个光学产品服务全部客户,不同的客户对波导镜片的显示性能和外观都有自己的要求。而IDM模式能够在实现客户定制化产品设计的同时,更快的迭代技术、实现产品量产,灵活性和自由度更高。

衍射光波导是项相当前沿且新兴的光学技术,近些年在显示效果、佩戴体验等方面提升的同时,在实际应用中也面临着彩虹纹(衍射分光造成的视觉污染)、漏光(佩戴眼镜时对面人会看到显示内容,存在泄漏隐私的风险)等问题。

至格科技过去也在同客户的合作中,意识到提升AR/AI眼镜的佩戴体验十分重要。

“我们做了重要的战略决策,力争让光波导镜片更接近于普通眼镜镜片的佩戴体验。只有让消费者更舒适的使用AR眼镜,才更有可能推广相关技术。”孟祥峰告诉硬氪。

硬氪了解到,针对彩虹纹这一影响AR眼镜用户体验的核心问题,至格科技开发了“无彩虹纹”专利技术。通过独特的光学设计,引导彩虹纹向特定角度发散,避免其进入人眼,可保证用户在95%的场景下感受不到彩虹纹。同时,为提高AR眼镜的透光率,至格科技采用复杂的光学设计和工艺手段,其波导镜片综合透光率超98%,非光栅区域透光率达99%以上,与高端眼镜镜片水平相当。

至格科技还拥有渐变光栅专利技术,提升了显示均匀性和外观美观度。同时,其通过独特的波导光学架构设计,有效改善了漏光问题。另外,其波导镜片极致轻薄,重量不到4g,纯波导片厚度仅0.4mm,叠加盖板后厚度控制在0.65mm以内,极大提升了佩戴舒适性。

此外,由于AR眼镜需要在户外场景下使用并“对抗”阳光等高亮度场景,AR眼镜的入眼亮度也是衡量产品性能的重要指标。为此,至格科技通过技术改善不断提升波导片的光效,其量产产品光效达1000nits/lm,处于行业领先水平,光效的提升意味着更高的入眼亮度和更低的系统功耗。

在孟祥峰看来,只有不断提升光波导镜片的显示效果和佩戴体验,让光波导镜片更像普通眼镜镜片,才能让消费者实现全天候佩戴,并进一步推广智能眼镜的普及,从而推动整个AR/AI眼镜产业链的发展。“要让AI眼镜变得越来越好用,行业才会吸引更多的上下游企业和各种资源进入,我们才有机会进一步实现技术迭代,最终实现AR眼镜带来的元宇宙和空间计算的未来。”

资讯配图

资讯配图
资讯配图

资讯配图

点击关键词,查看最近的早起看早期

消费:「翡翎芮」「两只兔子」馥郁满铺「Klook」

AI:无界矩阵「乐享科技」「基流科技」

科技:「超睿科技「傲意科技「不停科技」

医疗:诺美新创「吉美瑞生」「阶梯医疗」「糖吉医疗」

工业技术:「博华精密主轴」VLAI未来动力「忱芯科技」

资讯配图

资讯配图

资讯配图

资讯配图

声明:内容取材于网络,仅代表作者观点,如有内容违规问题,请联系处理。 
AR
more
【半导体】Arm官宣:自研芯片
电气硝子、力森诺科、昭荣化学、三井金属、伊勢化学、kobelco、Quark 日本显示天团有何新品?一文揭秘
13个基准全SOTA!人大&快手提出ARPO算法,让LLM更懂Agent协作
HF本周论文:ARPO 效率翻倍,Seed-Prover 破解奥数,HunyuanWorld 一语创世
Arm服务器芯片,五大难关
谷歌发布AlphaEarth基础模型:构建「地球版ChatGPT」,融合多源数据,实现10米级地球观测
【Open Car】不要再下雨了
Starlink开始提供物联网服务,卫星物联网"拥挤"的市场需要统一技术路线
Arm宣布自研芯片!
趋近于零的低双折射 用于ARVR的创新光学材料解决方案
Copyright © 2025 成都科技区角科技有限公司
蜀ICP备2025143415号-1
  
川公网安备5101560200130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