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4日,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及比亚迪汽车工业有限公司申请的“充电控制方法、充电控制设备、存储介质和程序产品”专利获国家知识产权局公示。
专利摘要显示,采用该方法,可以在对车辆进行充电控制时综合考虑车辆充电需求和电网供电能力,提高用户的充电体验。
核心就一件事,用智能算法,让充电更高效、更安全、更便宜,最终做到你感觉不到它的存在。
补能战场,比亚迪打出“连环闪电拳”。今年3月,比亚迪发布“超级e平台”时抛出重磅一拳,全球首个量产级兆瓦快充方案,带着10C高倍率电池、千伏级高压平台和1MW充电能力,正式宣战“充电慢、等得烦”这两大老难题。
截至2025年,比亚迪累计申请专利超5000项、商标1820条,2024年研发投入达531.95亿元,同比增长34.42%。从刀片电池到V2V充放电技术,其技术布局始终围绕“安全、高效、兼容”展开。
眼下,比亚迪正加快构建“车-桩-网”一体化协同生态,不止造车,也在重构一整套新能源底层标准。
这不仅是比亚迪的一小步,更是中国智造重新定义全球充电标准的一大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