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车Daily”8月9日北京报道
随着中国汽车制造商在全球市场的扩张步伐加快,两大自主品牌的竞争焦点正从国内市场延伸至海外——尤其是巴西。长城汽车与比亚迪相继宣布其在巴西的生产基地投入运营,标志着中国车企之间的较量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

长城汽车位于巴西圣保罗州伊拉塞马波利斯的新工厂将于8月15日正式投产。这座工厂初期年产能为5万辆,并计划在未来逐步提升至15万辆。
作为长城深耕拉美市场的重要里程碑,该基地不仅将成为“拉美出口中心”,还将支持阿根廷、乌拉圭等周边国家的市场需求。

首批下线车型包括哈弗H6汽油版及混动版SUV,以及哈弗H9越野SUV和Poer皮卡。长城希望通过这些车型,凭借先进的混动技术和宽敞的空间,在巴西SUV市场中占据一席之地。

与此同时,早在7月初,比亚迪的巴西工厂已正式落成并开始生产,同样规划了15万辆的年生产能力。比亚迪巴西工厂的投产不仅是为了满足当地日益增长的需求,还旨在通过本地化生产降低成本,增强产品竞争力。

比亚迪的目标是利用这一基地来服务巴西乃至更广泛的南方国家市场,加速中国汽车品牌走向世界的步伐。

数据显示,比亚迪在2025年上半年于巴西市场取得了显著成绩,共向巴西出口了77,904辆电动车(包括28,013辆纯电动乘用车和49,891辆插电式混合动力车),使巴西成为比亚迪上半年最大的海外市场。
两家公司在巴西的直接对抗,不仅仅是关于市场份额的竞争,更是对中国制造能力和技术创新的一次考验。长城与比亚迪各自拥有独特的技术优势和发展策略:长城依靠其在传统燃油车及混合动力领域的深厚积累,而比亚迪则以纯电动车和插电式混合动力车的技术领先性著称。
值得注意的是,尽管两家企业都选择了巴西作为其南美战略的核心,但它们的市场切入点有所不同。长城侧重于SUV和皮卡领域,试图通过性价比和技术优势吸引消费者;比亚迪则更多关注于新能源车市场,尤其是在电动汽车迅速普及的趋势下寻找机会。
随着长城汽车新工厂的启动和比亚迪在当地市场的持续发力,可以预见,未来的巴西乃至整个南美洲的汽车市场将迎来一场激烈的争夺战。这场由中国企业主导的竞争,无疑将重塑当地的汽车产业格局,并为中国品牌的国际化之路提供宝贵的经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