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界破局!移远通信落子毫米波雷达:开辟全场景感知新赛道

电子发烧友网 2025-06-26 07:00
电子发烧友网报道(文 / 吴子鹏)在物联网与智能化加速渗透的当下,毫米波雷达凭借全天候工作、高精度测速及强抗干扰能力正悄然重构人与空间的交互方式在智能汽车、工业自动化、智慧养老、智能家居和医疗成像等领域展现出巨大潜力。根据 QYResearch 统计数据,2025 年全球毫米波雷达市场规模约为 181.4 亿美元,预计到 2031 年将攀升至 494.7 亿美元,2025 - 2031 年期间复合年均增长率(CAGR)达 18.2%。

数据来源:
QYResearch,电子发烧友网制图
作为全球领先的物联网整体解决方案供应商,移远通信依托强大的数据传输能力与平台终端双端洞察力,布局终端感知领域,重点发力毫米波雷达市场。凭借全产业链整合能力与场景化创新优势,移远通信将致力于持续推动通信技术与感知技术在智能汽车、智慧养老、智慧路灯、二轮车等典型场景深度融合。

图源:移远通信

从车载刚需到全行业渗透的巨大蓝海



毫米波雷达主要通过发射调频连续波(FMCW)并解析回波相位差,实时输出目标的距离、速度、角度信息,通常工作在 30 - 300GHz 频段,波长为 1 - 10mm。相较于摄像头、红外等传感器,毫米波雷达具备隐私性强、探测实时精准、可全天候工作三大显著优势。

区别于摄像头的视觉采集,毫米波雷达通过电磁波反射解析目标物行为特征或人类生理信号,仅输出结构化数据,从根本上规避了隐私泄露风险,尤其适用于家居、养老、医疗等信息敏感场景;在实际应用中,毫米波雷达响应速度极快实现多目标同时跟踪;其全天候工作特性更是一大优势,能够穿透雨、雾、强光等恶劣环境,24 小时稳定运行,不受光照或天气影响。

突出的产品优势赋予毫米波雷达广泛的市场前景,包括智能汽车和智慧养老两大万亿级终端市场,以及智慧路灯、二轮车安全、物流机器人避障等新兴市场。

在车载领域,毫米波雷达应用实现从被动安全到主动交互的全覆盖。车载安全功能如自适应巡航控制(ACC)、盲点检测(BSD)、侧门防撞、自动泊车辅助(APA)、后方碰撞预警(RCW)以及车内生命检测(CPD)等均会用到毫米波雷达。同时,毫米波雷达也广泛应用于尾门无接触控制、舱手势控制等智能交互功能。

智慧养老市场同样规模庞大。中国老龄科学研究中心预测,到 2025 年,中国老年经济市场规模将突破 16 万亿元,2035 年可能达到 30 万亿元,占 GDP 的 10%。在智慧养老领域,毫米波雷达有助于构建非接触式健康防护网,提升老年人生活安全性、便利性及健康管理效率。例如,毫米波雷达可用于跌倒检测与紧急预警,通过监测人体姿态突变,结合轨迹分析判断是否跌倒,并实现快速响应;此外,还可用于监测呼吸心跳、睡眠等健康指标

与此同时,市场需求的爆发也在推动毫米波雷达技术不断进步,实现更快响应速度、更远探测距离和更高分辨率,以拓展更多终端场景。辅助驾驶领域,更先进的 4D 成像雷达已出现,可探测物体距离、相对速度、方位角及高度信息,成为高阶辅助驾驶不可或缺的传感器。

移远通信入局毫米波雷达的优势



作为全球领先的物联网整体解决方案供应商,移远通信布局毫米波雷达领域,既是通信与感知创新协同的必然,也是提升全场景创新能力的关键。

从终端方案底层逻辑来看,通信和传感器紧密关联。毫米波雷达与通信均涉及天线、射频信号、电路、功耗等关键因素;通信数据源自传感器;通信模组与传感器结合,即可形成产品原型。

历经十数年发展,移远通信已拥有完备的通信模组产品和服务体系,稳居全球通信模组供应商TOP 1。入局毫米波雷达后,移远通信可实现 “感知 + 连接” 的多层次协同创新。例如,利用通信模组的边缘计算能力实时处理雷达原始数据,提升终端方案的实时性和高效性。

从产品属性来看,毫米波雷达具有 “三分技术、七分生产” 的特点。依托通信模组领域的量产经验,移远通信能够将精益生产与供应链管理能力快速迁移至毫米波雷达业务——其高标准生产体系可对雷达模组进行全流程筛查,确保每颗产品的高可靠性;通过与芯片厂商、天线供应商的长期合作,移远通信建立了稳定的 BOM 成本体系,有助于打造高性价比的毫米波雷达产品;全球化渠道网络则加速了毫米波雷达产品的落地。

同时,技术趋同性和生产依赖性毫米波雷达有望成为移远通信后续发展的全新增长极。当前毫米波雷达市场现状如同 20 年前的摄像头,技术特性使其有望成为 “加强版” 摄像头。未来几年该领域将诞生重要企业,移远通信凭借持续创新的底层支撑、高质量生产体系以及全球化渠道网络,有望毫米波雷达领域占据重要市场地位。

打造领先产品,重塑智能感知



布局毫米波雷达后,移远通信补全了智能感知层面的关键拼图加速多元场景规模化落地。目前,移远通信已发布两款面向万亿级终端市场的毫米波雷达产品,即应用于智能汽车领域的全新 AR 脚踢毫米波雷达 RD7702AC,以及应用于智慧养老市场的跌倒检测毫米波雷达 RD6000CC。

RD7702AC 重新定义智能电动尾门

RD7702AC 专为汽车尾门 “无接触交互” 设计,基于先进的毫米波技术,融合 AR(增强现实)技术及灯光反馈系统,精准捕捉用户动作,带来更人性化的汽车尾门开关方式。相较于红外光电感应和人体电容感应的电动尾门,基于 RD7702AC 打造的电动尾门位置明确,无碰撞风险,识别率高且不受天气影响,大幅提升用户体验。

图源:移远通信
RD7702AC 基于符合 AEC-Q100 汽车电子标准的岸达 ADT3102 芯片打造,工作频率为 77GHz,配备先进的收天线,具备高鲁棒性、高分辨率、快速响应等优势。基于RD7702AC打造的电动尾门不仅能精准识别脚部动作的力度、角度及运动轨迹,还能屏蔽烟雾、雨水、树叶、宠物、塑料袋、充电线等外部干扰,避免意外开门。

图源:移远通信
RD7702AC 在产品研发和生产过程中,严格遵循 IATF 16949:2016 汽车行业质量管理体系标准,设计符合 DFM/DFR(可生产和可靠性设计)准则;量产阶段融入精益生产理念,通过优化生产流程、严格管控工序质量,提升生产效率与成本控制能力。

RD7702AC 的发布将重塑汽车 “无接触交互” 尾门的体验同时移远通信积极拓展毫米波雷达在侧门防撞、舱内 CPD、手势控制等重点应用,保障行车安全。后续,移远通信将着力开发高性价比的 4D 雷达,为车辆智能化提供更强助力。

RD6000CC 塑造老人身边的 “隐形保镖”

RD6000CC 采用先进的 60GHz 毫米波雷达技术,主要用于老人跌倒检测,通过捕捉人体姿态细微变化,实现非接触式跌倒检测,为智慧养老行业带来全新突破。

图源:移远通信
RD6000CC 的发布解决了智慧养老领域长期存在的隐私保护难、成本居高不下、监测不准确等问题。其采用的毫米波技术具备天然的隐私保护特性,全天候 24 小时守护,使基于该技术的跌倒监测方案成为老人身边可靠的 “隐形保镖”。

为提升监测精准性,移远通信与上海点艺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合作,构建跌倒检测二次确认机制,大幅减少误报。一旦监测到老人跌倒,系统立即将报警信息同步推送至子女手机、养老平台以及 120 急救,形成 “家庭 - 社区 - 医院” 三级响应体系,报警距离超出市场同规格产品 33%。

图源:移远通信
针对传统毫米波雷达跌倒检测方案价格昂贵的问题,移远通信与毫米波芯片公司岸达科技携手,共同研发点云算法,并采用 “二发二收” 天线布局的创新设计,有效减少通道数量,降低生产成本。

携手伙伴共建毫米波雷达生态链



正如 RD6000CC 产品所展现的,移远通信布局毫米波雷达并非单打独斗,而是秉持 “赋能伙伴,解锁场景” 的核心理念。MWC上海 2025 期间,移远通信携手岸达科技、上海点艺、恩通达,共同打造开放协同的 “毫米波雷达全链路生态”。

图源:移远通信
此次生态链的构建,标志着毫米波雷达产业从 “单点突破” 迈入 “系统作战” 新阶段。在这个生态链中,除了移远通信,其他三家公司也都有各自的独特优势:

因此,这一生态链的构建必将实现 “1 + 3>4” 的效果,充分释放毫米波雷达的技术潜力,为四家公司及各个终端行业开辟新的增长曲线。

结语



在智能感知技术重塑产业格局的浪潮中,移远通信布局毫米波雷达为公司发展注入新动能。当通信模组的连接基因与毫米波雷达的感知能力深度融合,移远通信将携手合作伙伴,为终端市场开启感知交互的全新可能。同时,高性价比毫米波雷达与 4D 雷达的布局,使移远通信在这场变革中占据战略要位,有望成为毫米波雷达领域的领军者。

声明:内容取材于网络,仅代表作者观点,如有内容违规问题,请联系处理。 
毫米波雷达
Copyright © 2025 成都科技区角科技有限公司
蜀ICP备2025143415号-1
  
川公网安备5101560200130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