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引言:万亿级低空经济的黄金入口
随着 2025 年中央一号文件明确支持低空新基建,我国低空经济产业规模预计突破万亿。在这场新基建浪潮中,低空遥感技术正从 “飞行的相机” 进化为 “空中的数据工厂”,通过构建 “空天地一体化” 监测网络,为城市治理提供厘米级精度的动态感知能力。中科星图亿水的 “低空水安全平台” 融合无人机、卫星遥感与 AI 分析技术,实现从数据采集到应急响应的全链条管控,仅 2025 年在智慧水利领域的订单规模就突破 5 亿元。这种技术跃迁不仅重构了城市治理的底层逻辑,更催生出千亿级的数据服务新蓝海。
一、从 “看得清” 到 “管得精”:低空遥感重构城市治理范式
1. 传统治理的三大痛点
效率黑洞:广州城中村违建巡查需人工逐栋排查,耗时 3 个月且漏检率超 40%;天津某化工园区传统巡检年均成本达 800 万元,高危区域仍存在监管盲区。
数据孤岛:深圳某区城管局与水务局数据接口不兼容,暴雨内涝时协调耗时超 2 小时,延误最佳处置时机。
决策滞后:杭州钱塘江边某堤坝裂缝因人工巡检周期过长,导致 2024 年汛期出现管涌险情,直接经济损失超千万元。
2. 低空遥感的破局之道
时空穿透能力:天津测绘院 “低空遥感 + AI” 系统通过无人机巢实现重点区域一周两次高频监测,违建识别误差<3cm,较人工效率提升 5 倍。其研发的 “云端查看系统” 在 2025 年春节期间,3 分钟生成河西区烟花爆竹燃放热力图,精准定位违规点并联动执法部门处置。
全要素感知网络:广州 “鹰眼” 系统布设 150 个无人机机场,集成激光雷达、多光谱传感器等设备,构建全域三维数字孪生底座,实现城市部件(如燃气站点、古树名木)的实时动态监测。该系统在南沙区试点中,将道路隐患排查周期从 7 天压缩至 2 小时,事故响应速度提升 80%。

智能决策中枢:中科星图亿水的 “低空水安全平台” 通过 AI 模拟 24 小时积水动态,预测最大深度误差<5cm,为杭州钱塘区防汛指挥部提供精准决策支持,2025 年汛期减少经济损失超 2 亿元。
二、四大商业模式:低空数据服务的价值裂变路径
1. 数据即资产:标准化产品的规模化输出
基础数据订阅:白云区低空智能遥感网向多部门开放数据接口,提供违建、扬尘等监测数据订阅服务,年服务费超 2000 万元。其 AI 算法在环卫垃圾识别领域准确率达全国前列,单月生成有效工单超 10 万条。
专题数据产品:海宁市将 30TB 低空数据资产化,涵盖二维 / 三维地图、视频等四大类,评估价值超 2 亿元,并在上海数据交易所实现融资。该数据资产包支撑 “低空 + 旅游”“低空 + 物流” 等多领域应用,2025 年带动区域 GDP 增长 1.2%。
2. 服务即场景:垂直领域的深度价值挖掘
智慧水利的万亿级市场:中科星图亿水的 “低空水安全平台” 通过无人机自动巡航,10 秒完成单垂线流速测试,较传统水文测验效率提升 20 倍。其 “六步闭环” 内涝管理模式在成都试点中,将积水退去时间从 8 小时缩短至 2 小时,年节约排水成本超 5000 万元。
工业检测的降本神器:某石化企业采用无人机激光雷达扫描,结合 BIM 模型比对(差异报警阈值 3cm),提前发现储罐裂缝,避免亿元级事故损失。检测数据还被保险公司用于风险定价,降低企业保费支出 15%。
3. 平台即生态:构建城市级数据共享中枢
政府购买服务模式:深圳将智慧巡检纳入政府购买服务目录,某企业通过 “无人机机场 + AI” 模式为城管局提供每周 2 次的违建监测服务,年合同额超 1500 万元。其三维 “一张图” 系统整合公安、环保等多部门数据,实现跨部门协同处置效率提升 60%。
行业赋能平台:天津大学研发的低空感知基础模型向第三方开放 API 接口,电力、农业等领域企业可按需调用,2025 年生态伙伴数量突破 200 家,平台分成收入超 8000 万元。该模型在山阳县供电公司应用后,运维效率提升 50%,春检停电时间减少 30%。
4. 数据证券化:开创资产融资新模式
海宁市在上海数据交易所挂牌低空数据资产包,涵盖无人机原始影像、三维模型等,评估价值超 2 亿元,获得多家银行授信。这种模式开创了公共数据资产化先河,预计 2025 年企业端融资规模达 5 亿元,城市侧数据资产融资有望突破 10 亿元。广州 “鹰眼” 系统通过数据资产证券化,已吸引社会资本投入超 3 亿元用于无人机机场扩建。

三、技术攻坚与风险防控:低空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密码
1. 三大技术突破
全天候感知:天津大学团队研发的 “退化 — 复原双向耦合” 技术,在大雾天气下目标检测性能提升 13.2%,雨雪场景下识别精度较传统方法提高 20%。其多机跨视角协同感知技术实现 30 架无人机对 3 台高速车辆的精准追踪,成功率提升 15.6%。
隐私保护:安徽华典量子安全管控平台通过量子密钥分发与抗量子算法,实现无人机数据传输加密,密钥更新频率达每秒 1000 次,破解难度指数级增长。深圳某企业采用 “数据可用不可见” 技术,在保留空域利用率等关键信息的同时,对飞行轨迹进行脱敏处理,成功完成跨境数据交易。
成本革命:陌讯科技光伏巡检无人机通过边缘计算过滤 90% 无效数据,单次成本从 1.2 万元降至 0.8 万元,年发电量提升 1.8%。四维生态农业无人机将病虫害响应时间从 6 小时缩短至 1.5 小时,数据服务收入占比达 30%。
2. 风险防控体系
合规红线:深圳某无人机企业因未经安全评估向境外传输城市建筑高度数据,被国家安全机关立案调查。企业需建立数据出境分级分类管理制度,对涉及地理信息、敏感区域的数据严格履行审批流程。
空域安全:广州 “鹰眼” 系统通过北斗定位与智能避障技术(安全距离≥10 米),实现无人机飞行事故率<0.01 次 / 万架次,较行业平均水平降低 90%。天津测绘院建立 “空天地海” 一体化感知体系,实时监测飞行冲突风险,2025 年春节保障期间零事故运行。

四、政策东风与产业机遇:万亿市场的入场指南
1. 地方政策红利
深圳:对 eVTOL 整机研发企业给予最高 2000 万元落户奖励,开通低空物流新航线每条奖励 20 万元,年飞行架次增量部分再奖励 40 万元 / 2 万架次。
杭州:计划到 2027 年建成 275 个起降场、开通 500 条航线,对低空物流企业按配送量给予最高 500 万元补贴。其 “低空 + 治理” 场景已形成 30 个典型案例,带动相关企业营收增长 40%。
2. 产业协同路径
硬件 - 数据 - 服务闭环:大疆无人机 + 四维生态农业数据平台 + 种业公司的 “硬件 + 数据” 模式,使草莓种植户年收益提升 25%,数据服务分成占比达 15%。
跨行业数据复用:白云区低空智能遥感网数据跨部门共享,在应急救援、森林防火等领域复用,单次采集数据创造的综合价值提升 3 倍。

结语:从数据金矿到生态帝国
低空遥感正以 “数据采集 - 智能分析 - 价值转化” 的闭环,重新定义城市治理的价值坐标系。当天津测绘院的无人机在春节夜空巡航时,当广州 “鹰眼” 系统实时捕捉违建动态时,我们看到的不仅是技术的进步,更是城市治理范式的革命。在这场万亿级的产业变革中,企业需把握三大核心:构建空天地一体化的数据采集网络,深耕垂直领域的场景化解决方案,严守数据安全与合规底线。唯有如此,才能在低空经济的蓝海中,掘金城市治理的新金矿。
参考文献
[1] 中科星图。低空经济 + 智慧水利:构建城市水安全防御新形态
[2] 天津测绘院. “低空遥感 + AI” 赋能天津城市治理升级
[3] 微信公众平台。无人机巡检 + AI:如何撬动亿元级数据变现新赛道?
[4] 微信公众平台。数据变现革命:无人机巡检如何通过 AI 分析创造亿元级价值
[5] 深圳政府在线。深圳市支持低空经济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措施
[6] 深圳政府在线. 20 条措施支持低空经济高质量发展
[7] 杭州市人民政府。杭州市低空经济高质量发展实施方案
[8] 微信公众平台。低空无人机林业定量遥感的思考与实践
[9] 全国党媒信息公共平台。量子 “天网” 护航低空经济数据安全
[10] 微信公众平台。低空经济中的数据与隐私保护
[11] 自然资源部宣传教育中心。助推超大城市从治理走向 “智” 理 ——“广州鹰眼” 助力城市高质量发展小记
[12] 微信公众平台. “空中慧眼” 瞰河西 —— 天津测绘院 “低空遥感 + AI” 赋能区域城市治理
[13] 环球网。无人机有了 “火眼金睛”
(本文引用数据均来自公开报道)

低空经济盈利密码:无人机配送 + 文旅 + 数据变现,这 5 种模式正在颠覆传统
考证指南:民用无人机驾驶员执照(CAAC)全流程解析,低空经济从业者必看
2025 低空经济 50 个「搞钱」方向曝光:资本锁定的万亿新蓝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