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中国特医食品产业链图谱及投资布局分析

中商情报网 2025-08-08 07:00
资讯配图
资讯配图


特医食品是临床营养治疗的重要载体,能为进食受限等人群提供专业营养支持,对提升治疗效果、改善患者生活质量具有关键作用。随着人口老龄化加剧,慢性病、代谢性疾病及其他健康问题的患病率上升,特医食品的需求正快速增长。

Part.01

资讯配图

产业链

资讯配图

特医食品上游为原材料,包括食品原料、营养强化剂、研发;中游为特医食品,可分为全营养配方食品、特定全营养配方食品、非全营养配方食品;下游应用于医疗机构、药店、超市、养老机构、母婴店等。

资讯配图

资料来源:中商产业研究院整理

特医食品产业链以上游高生物利用度原料(乳清蛋白PDCAAS>0.9、微囊化铁稳定性>24个月)与精准配方研发(肾病配方磷≤15mg/100kcal)为核心,中游三类产品——全营养配方(渗透压精准控制)、特定疾病配方(循证医学验证)、组件配方(蛋白质/脂肪模块化)全面覆盖临床营养需求;下游通过医疗机构(ICU管饲渗透压≤400mOsm/kg)、零售终端(药师指导率>80%)及养老/家庭场景(吞咽障碍产品粘度适配)触达终端,解决疾病相关营养不良(院内使用率>60%)。未来发展需突破口感优化技术(苦味掩蔽率>95%)、家庭场景渗透(居家营养支持覆盖率>50%)及医保支付覆盖(进院品种占比>30%),同时应对注册审批周期长(>2年)、消费者认知不足(知晓率<40%)等挑战,以响应老龄化与精准医疗驱动的千亿级市场需求。

资讯配图

资料来源:中商产业研究院整理

Part.02

资讯配图

产业链上游分析

资讯配图

1.植物油

(1)产量

植物油在特医食品中的应用需满足特定营养需求并兼顾安全性,中商产业研究院发布的《2025-2030年中国植物油行业市场前景及投资策略研究报告》显示,2025年上半年中国精制食用植物油产量达2546.4万吨,同比增长4.7%。

资讯配图

数据来源:中商产业研究院数据库

(2)重点企业分析

当前植物油行业呈现“规模化整合”与“健康化升级”双轨并行趋势。头部企业通过全产业链布局(如中粮、益海嘉里贯通种植至零售)和技术壁垒构建(如鲁花5S压榨工艺)巩固优势,同时加速拓展高附加值品类(橄榄油、藻油等健康油品)及衍生业务(中央厨房、生物能源)。中小企业则聚焦区域市场深耕(道道全)或细分品类突围(西王玉米油)。未来竞争核心在于原料控制力、健康科技研发(低脂/功能性油脂)及供应链韧性优化,龙头企业凭借资源整合与技术迭代持续主导行业格局重塑。

资讯配图

资料来源:中商产业研究院整理

2.维生素

(1)产量

凭借先进的生产技术、规模经济和政策支持,中国已成为全球维生素的最大生产国在全球市场中占据重要地位。中商产业研究院发布的《2025-2030年中国维生素行业市场前景预测及未来发展趋势研究报告》显示,2023年,中国维生素产量约43.4万吨,同比增长6.37%,占全球总产量的84.40%,2024年产量约为45.8万吨。中商产业研究院分析师预测,2025年产量将达48万吨。

资讯配图

数据来源:中商产业研究院整理

(2)重点企业分析

当前维生素行业在技术壁垒与供需博弈中呈现高度集中化趋势,头部企业通过全产业链整合与差异化技术构建护城河。维生素A、D3及B族成为核心竞争领域,而动物营养、健康消费品等下游延伸加速价值重构。未来,环保政策收紧与合成生物学技术突破将重塑竞争格局,具备全球产能调配能力与创新研发实力的企业有望主导产业升级。

资讯配图

资料来源:中商产业研究院整理

3.研发

当前特医食品行业处于“政策红利驱动”向“临床需求深耕”转型阶段,头部企业通过病种精准化(如恒瑞聚焦肿瘤营养、雀巢发力罕见病)和技术跨界融合(石药生物药技术迁移、东阿药食同源开发)构建竞争壁垒。龙头企业普遍采取“医院渠道优先+零售终端补充”双轨策略,但核心瓶颈仍在于配方研发周期长(3-5年)与临床试验投入高(单产品超千万)。未来破局依赖真实世界数据应用加速审批,以及医保支付体系对特医食品的逐步覆盖。

资讯配图

资料来源:中商产业研究院整理

Part.03

资讯配图

产业链中游分析

资讯配图

1.市场规模

近年来,国家卫健委联合市场监管总局等部门,持续推进《国民营养计划(2017-2030年)》落实,通过完善标准体系、优化审评审批机制,推动特医食品在临床应用中发挥更大价值,带动特医食品市场规模增长。中商产业研究院发布的《2025-2030年中国特医食品行业前景与市场趋势洞察专题研究报告》显示,2024年中国特医食品市场规模达到232亿元,近五年年均复合增长率达25.34%。中商产业研究院分析师预测,2025年中国特医食品市场规模将达到286亿元。

资讯配图

数据来源:中商产业研究院整理

2.市场结构

由于特殊营养需求婴儿对特医食品的渗透率不断提升、家长对专业营养的认知增强,以及行业持续推出新产品,2024年中国婴儿特医食品市场规模达135亿元,占比58.2%。随着消费者意识提升、政策支持及产品推广力度加大,非婴儿特医食品的渗透率逐步提高,2024年中国非婴儿特医食品市场规模达97亿元,占比41.8%。

资讯配图

数据来源:中商产业研究院整理

3.获批情况

中商产业研究院发布的《2025-2030年中国特医食品行业前景与市场趋势洞察专题研究报告》显示,2025上半年我国特医食品共注册获批38款(其中进口产品3款)。至此,我国获批的特医食品数量已达269款,其中232款国产特医食品,37款进口特医食品。

资讯配图

数据来源: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中商产业研究院整理

4.竞争格局

目前,国内特医食品市场主要以外资企业为主。2024年雀巢国内特医食品市场中排名第一,市场份额达44.2%。其次分别为达能、雅培、圣桐特医、美赞臣,市场份额分别为16.3%、8.4%、6.3%、2.7%。

资讯配图

数据来源:中商产业研究院整理

5.企业布局情况

特医食品行业处于政策红利与临床需求双轮驱动期,技术壁垒聚焦精准营养配方、渗透压控制及稳定性工艺,企业加速布局肿瘤、肾病、糖尿病等细分赛道,药企与食品巨头跨界竞合态势凸显。雀巢健康科学凭借全营养支持系统领跑临床渠道;华瑞制药深耕肠外肠内营养双线布局;恒瑞医药借肿瘤特医食品切入院外市场。

资讯配图

资料来源:中商产业研究院整理

6.企业核心竞争力排行

中国特医食品产业在政策红利与老龄化需求驱动下高速扩容,企业通过差异化布局打破外资垄断:专业机构以全年龄段产品矩阵覆盖临床刚需,药企跨界整合医疗资源攻坚特定疾病营养方案,乳企转型则依托渠道优势切入母婴及老年赛道。技术端聚焦精准营养配方与剂型创新,推动肠内营养替代临床转化;渠道端打通“院内专业背书+院外零售覆盖”闭环,并探索医保支付与商保协作突破。行业渗透率从3%向成熟市场40%跃进的过程中,本土企业以研发效率、供应链自主及循证医学能力构筑护城河,驱动国产化率从42%向60%升级。

资讯配图

资料来源:中商产业研究院整理

Part.04

资讯配图

产业链下游分析

资讯配图

截至2024年末,全国共有医疗卫生机构109.2万个,其中医院3.9万个,在医院中有公立医院1.2万个,民营医院2.7万个;基层医疗卫生机构104.0万个,其中乡镇卫生院3.3万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3.7万个,门诊部(所)39.8万个,村卫生室57.1万个;专业公共卫生机构9217个(不含卫生监督所、中心),其中疾病预防控制中心3429个。

资讯配图

数据来源:中商产业研究院整理

更多资料请参考中商产业研究院发布的《2025-2030年中国特医食品行业前景与市场趋势洞察专题研究报告》,同时中商产业研究院还提供产业大数据、产业情报、行业研究报告、行业白皮书、行业地位证明、可行性研究报告、产业规划、产业链招商图谱、产业招商指引、产业链招商考察&推介会、“十五五”规划等咨询服务。



以上信息仅供参考,如有遗漏与不足,欢迎指正!

资讯配图

资讯配图


资讯配图
资讯配图
资讯配图
资讯配图
资讯配图
资讯配图

资讯配图


资讯配图
资讯配图
资讯配图
资讯配图
资讯配图
资讯配图


资讯配图




中商产业研究院

资讯配图

中商产业研究院创立于2002年,是一家立足深圳、服务全国的新型产业智库。二十多年来,中商始终秉承“湾区基因、全球视野”的发展理念,以“数据+平台”为核心驱动力,依托“资本+资源+项目”的多维联动,致力于为客户提供高价值的产业咨询解决方案,助力产业升级与高质量发展。

资讯配图
资讯配图
资讯配图

声明:内容取材于网络,仅代表作者观点,如有内容违规问题,请联系处理。 
投资
more
思瀚发布《中国电解铝市场深度调研与投资趋势预测报告》
2025年中国机器学习平台行业产业链、重点企业分析及投资战略
【投资视角】启示2025:中国文旅融合行业投融资及兼并重组分析
2025年中国化学药品制剂行业产业链、竞争格局、重点企业及投资风险
传美国要求台积电二选一:收购英特尔49%股份或再投资4000亿美元
2025年中国IT培训行业产业链、重点企业分析及投资战略
2025年中国电缆附件行业产业链、重点企业分析及投资战略
一文读懂北京市人形机器人特色产业发展现状与投资机会
2025年中国高端钛锅行业产业链、重点企业分析及投资战略
2025年中国T/R 组件(收发组件)行业产业链、重点企业分析及投资战略
Copyright © 2025 成都科技区角科技有限公司
蜀ICP备2025143415号-1
  
川公网安备5101560200130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