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7日,美国总统特朗普通过社交媒体公开喊话,要求英特尔首席执行官陈立武立即辞职。
据悉,特朗普在Truth Social等社交媒体平台上发文,称英特尔CEO陈立武存在“严重的利益冲突”,并强调“这个问题没有其他解决办法”。
随后,英特尔在周四的一份声明中为其领导层辩护,并强调其致力于美国经济和国家安全优先事项。该声明中表示:“英特尔、董事会和陈立武坚定地致力于推进美国的国家和经济安全利益,并根据总统的美国优先议程进行重大投资。”
陈立武的履历与争议

英特尔CEO陈立武
陈立武的背景和经验受到关注。他拥有超过20年的半导体和软件行业经验,曾担任Cadence Design Systems首席执行官,在担任CEO期间,Cadence营收翻倍,且利润率也显著增长,股价上涨了3200%以上。
他曾在2022年至2024年间担任英特尔董事会成员,但因与前任CEO基辛格(Pat Gelsinger)在公司战略和管理问题上存在分歧,于2024年8月辞去董事会职务。基辛格于2024年12月退休并辞去董事会职务,英特尔随后任命了临时联席CEO,并开始寻找新的CEO人选。
陈立武于2025年3月18日正式成为英特尔新任CEO,是英特尔的首位华裔CEO,至今任职尚不足半年 。他的上任被视为英特尔在面临制程技术落后、市场份额被侵蚀等多重挑战下,寻求战略突围的关键举措。
然而,陈立武出身马来西亚华人家庭,通过华登国际等投资渠道,曾对600多家中国芯片与制造业企业投资超2亿美元,部分被投企业被指与中国军方或政府关联。
尽管特朗普本人未提供证据,但外界普遍认为,其指控的“弹药”很可能来源于共和党参议员汤姆·科顿(Tom Cotton)早些时候的行动。科顿曾致信英特尔董事会,对陈立武的背景提出一系列质询 。这些质询的核心聚焦于:
一是与中国半导体产业的关联:质疑陈立武先生过往的投资历史,特别是其创立的华登国际(Walden International)在中国半导体领域的投资活动 。
二是在楷登电子的背景:提及陈立武曾担任CEO的楷登电子与中国企业的业务往来。最近,Cadence因违反出口管制条例被起诉,随后该公司与美国司法部、美国商务部签署了一项“一次性支付了1.406亿美元的刑事和民事罚款及没收款”的和解协议。
在当前中美科技竞争白热化的地缘政治背景下,任何与中国科技产业的关联都可能被政治化,并被包装成“国家安全风险”或“利益冲突”。特朗普的指控,可以被视为将科顿的国会质询升级为一场公开的政治施压运动,其动机可能在于:
一是塑造政治议程:在潜在的政治活动中,通过攻击知名企业高管的“亲华”背景,来巩固其“对华强硬”的政治形象。
二是影响产业政策:对《芯片与科学法案》的执行施加影响,确保获得补贴的企业在人事和战略上完全符合其政治标准。
值得一提的是,特朗普当日还宣布对进口芯片征收100%关税(豁免已在美国建厂的企业),进一步凸显其“美国优先”的强硬立场。
市场反应与英特尔回应
英特尔股价在特朗普喊话后盘前暴跌超5%,收盘跌幅收窄至3.62%,反映市场对管理层动荡的担忧。
在陈立武上任英特尔CEO之后,其改革计划包括裁员、重组和战略调整,旨在重塑英特尔的竞争力,尤其是在AI和芯片制造领域。尽管英特尔面临来自AMD、英伟达、高通等竞争对手的激烈竞争,但陈立武希望通过裁员、重组和战略调整,推动公司重回正轨。
其中,他将产品和晶圆代工作为该公司的两个“紧迫优先事项”,目标是打造最好的产品,并在未来几年内成为最优秀的晶圆代工厂。同时,为削减开支,英特尔已完成大部分计划中的裁员,裁员人数占员工总数的15%,并计划在今年年底将员工总数控制在7.5万人。此外,在业务布局上,陈立武考虑对公司芯片制造方法和人工智能战略作出重大调整,重组人工智能业务模式。
根据2025年第二季度财报,英特尔第二季度营收128.6亿美元,超出市场预期的119亿美元,虽亏损同比扩大,但仍给市场带来了一定信心。
对于特朗普的公开批评和要求辞职的言论,有分析师指出:“这无疑为本就脆弱的英特尔转型过程增添了政治火药味。要求CEO辞职将带来更多不确定性,可能会影响执行力,尤其是在英特尔试图重启代工业务并重建市场与华府信任之际。”
英特尔回应表示:“英特尔已在美国制造了56年。我们将继续在国内半导体研发和制造领域投资数十亿美元,包括我们在亚利桑那州的新工厂,该工厂将采用美国最先进的制造工艺技术,并且我们是唯一一家在美国投资领先逻辑工艺节点开发的公司。”
英特尔还在声明中表示,期待与特朗普政府(此处应指潜在的未来政府或其政治势力)继续合作,同时声明中也包含了对CEO陈立武的间接支持,称其对美国国家安全和国防生态系统“始终高度重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