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蛋,我在北京被机器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给包围了

差评X.PIN 2025-08-10 00:00
资讯配图


上个月,差评君去了一趟世界人工智能大会。


资讯配图当时最大的感受就是:“我是不是走错了?”


不是说这是个人工智能大会么,结果怎么人人都在做机器人。


于是这个月,又专门去了一趟在北京的世界机器人大会,结果发现这次大会上最多的东西,也不是什么机器人。

资讯配图


资讯配图而是从全国各地,跑过来看机器人的人人人人人人人人。。。

资讯配图


每个展台都是人满为患,如果这个厂商本来的知名度再高点,那事情就更恐怖了。


资讯配图就比如今年登上春晚的宇树展台这儿,大家伙儿为了能在线下看机器人们激情互殴,获得早期人类奴役机器人的珍贵影像视频,围了个里三层外三层,差评君根本挤不进去。

资讯配图


其他各行各业的机器人也更是千奇百怪,逛完展会,我只有一个感觉:


资讯配图万物皆可机器人,人人都在做机器人。


不光机器人的来了,教大家怎么做机器人的也来了。


OK 话不多说,咱们直接从现场越做越细,越做越落地的机器人开始讲起:


资讯配图传统的人形机器人就不多说了,今年这些机器人的走路姿势,感觉看起来是比之前要稳当的多了。


六亲不认的步伐

资讯配图


另外,大家在机器人身上,做的也越来越细,有专门做脑袋的,也有专门研究手的,就连手指这部分,也有厂商专门开始做传感器来研究。


资讯配图差评君在现场就看到一个异常仿真的脑袋,一打听才知道,人家直接用上了铂金硅胶。(没错,就是某些娃娃同款),仿真程度堪比蜡像,而且全脸的表情,也灵活的离谱,

资讯配图


另外,今年的机器人的手上功夫也变得越来越好,能做到的事情,除了像过去一样举着两个夹子,做一些叠衣服、分拣货物的简单工作之外。

资讯配图


资讯配图也开始学习我们,开始长出了五指,开始和人类一样弹起了琴。

资讯配图


还有一家公司展出的机器手,可以远程同步我们人的动作,还能直接捏住一个塑胶小球,不断揉搓。

资讯配图


同台展出的还有一款力反馈手套,通过这么个科幻值拉满的手套,就可以把机械手上感受到了的力量,通过振动的方式,远程反馈到我的手上。


资讯配图这样一来,以后咱们远程控制机器人的时候,就可以通过手套上的震动,来感受到机器人碰到了啥东西,属于是离科幻电影越来越近了。


对,就是右下角这个像是外骨骼一样的机械手

资讯配图


而给机器人做头,做手,还不是这次展会“颗粒度”的极限,在旁边,差评君还看到一家专门给机器人做手指头的公司。

资讯配图


通过这么个小传感器,机器人就能感受到自己的手指是不是碰到了东西,碰到东西后的力度又是往哪个方向的。

资讯配图


资讯配图这两个参数看起来简单,但是对机器人能抓起东西这件事来说,却格外重要。


就像是咱们吃火锅的时候,用筷子从红汤里夹豆腐一样,必须时刻拿捏手头上的力度,才能把脆皮豆腐给夹起来。


资讯配图对机器人来说也是一样,等它发现自己抓住东西了之后,必须立马调整手上的力度,才能拿捏不同的东西。


所以对高级的灵巧手来说,指尖传感器是绝对少不了的。但在会场,我们发现专门做这类传感器的厂家其实也不少,而且技术路线也是五花八门。


有用电阻率算的,有用电容的,更高端的还有用霍尔元件的,这家工作人员告诉我们,目前比较前沿的灵巧手厂家,都会买他家的指尖传感器。

资讯配图


估计大家看到这也发现了,这次的展会实际上,不光是只有各种机器人在台前,与行业息息相关的供应链厂商,也都给搬了上来,这是我们没有想到的。


你就看上面说的这些做机器人手的,不光是在形态上百花齐放,你在一个地方可能会看见四面八方全都是手,完事还有扭成麻花一样的另类,甚至还有三个手指的。


资讯配图我寻思三个手指那不就是夹子嘛为啥叫手

资讯配图


而且,更重要的是价格也打下来了,国产化程度很高了。


一家参展商告诉我们,之前他们做出来的原型机,里边重要的电机啥都得买德国的,但今年因为国产电机出来了,他们的新版不仅外形做的更流畅美观,价格也从大几万甚至十几万,直接压到了两万块。


资讯配图而且,这种两万块的灵巧手,还用的是精致的金属外壳,甚至还有指尖的力度传感器,可以捏鸡蛋的那种。

资讯配图


而在另外的展台,你会看到其他厂商的各种手,价格同样也可以打到两万多,但做工上就各有千秋。有些重视轻便的会用塑料件,重视承载能力的也会用钢结构,甚至还有用缆绳传动的。


宇树科技的王兴兴在大会上就说,今年上半年机器人行业非常火爆,整机厂商、零部件厂商,平均实现了50%到100%的增长,对整个行业而言都是十分罕见的,需求端拉动了整个的行业的发展。


资讯配图一方面,国产机器人产业本身有这些零部件的需求,除了前面说的国产电机、传感器,还有传动机构、电池之类的展商也都齐活亮相了,整个机器人国产化的产业链,几乎都被带到了这里,给我一种光靠这展厅的东西,就能攒出来一台机器人的感觉。


当年钢铁侠被困的山洞里要是有这配置的话,估计原地都能玩起机械飞升了。

资讯配图


另一方面,除了围绕研发和制造,跟机器人相关的场景需求,也对行业发展推动很大。


资讯配图这次甚至连机器人经销产业都跑出来了。我们从展馆进去看到的第一个展位,就给了机器人版的4s店,还有机器人版的1688。


照他们的说法,一些机器人厂专注研发,平时对接的客户也主要是高校研究所啥的,对于一般用户的服务和售后确实不太容易照顾的到,所以他们去帮你对接厂商,定制化,提供售后服务。


其他像是医疗手术机器人、农业机器人、工厂流水线、保健养生机器人,这些细分领域具体场景下大家的需求,也正在被中国厂商们稳步探索开发。

资讯配图


但除了大家关注的,围绕人型机器人的这一堆新玩意儿,这次展会其实也来了不少机器人界的元老级存在。它们的产品往往身兼不了多职,但只要能干明白一件事就够了。


资讯配图比起还在成长阶段的新型机器人,这些工业机器人被考验了几十年,技术已经相当成熟了。它们用最朴素的外观,成了各种汽车制造、材料加工、物流运输等等工业生产 play 的重要一环。

资讯配图


这些机器人有的在老本行上继续精进,但有的也想顺应时代潮流,整点新活儿。


像是下面这个大液压机械臂,能轻松抬起来上百公斤的重物,不用考虑续航,每天插电就是干。在很多需要重物搬运或高强度码垛的生产环境下非常常见。

资讯配图


资讯配图这样比较单一的任务中,各个厂家和设备要卷的,就是怎么占更小的空间,搬更重的东西,让效率更高。这就涉及到一些高强度材料的选择,和关节设计等等结构优化。


而像一些体型比较小,做的活儿本来就比较精细的机器,研发人员给它们装备上高精度的传感器,配备好加了 AI 的智能控制系统,逐渐走向了多臂协作的道路。

资讯配图


通过协作,可以大大地提升工业机器人的工作效率和灵活度等。比如在一些零件加工组装的任务里,可以一个机械臂递送固定零件,一个机械臂进行操作加工。

资讯配图


而在一些复杂的焊接任务,或者装箱分拣等等工作里,它们可以多机并行,缩短加工节拍。


资讯配图上面这些工业机器人虽然功能简单,但优势在非常稳定,好维护。在工业生产的紧张环境中,一个环节掉链子可能会影响整条产线的节奏和良品率,长时间不出错,出错了好恢复才是最重要的。


在人形机器人追求十项全能的对比下,传统工业机器人确实不太能秀,但从材料、控制到感知,它们的技术含量可不低。现在工业机器人还是生产的大主力,短时间是不可能被取代的。


当然,差评君也看到了一些 “ 邪修 ” 长老,不光搞本职,还要往人形机器人里插一脚。。。不过感觉象征意义大于实际,也算是这些老牌企业对未来工厂的展望吧。


KUKA的人形机器人

资讯配图


总的来说,这些方方面面的展示,给这次展会有一种在井喷的感觉,你能看到各行各业都在探索融入了AI和机器人的新时代;更夸张的是在地域上,各个高校,企业,甚至各个工业省份都有他们自己的展台。


一句话,这个行业还是发展的很快的,几乎可以说是蓬勃向上,而这种科技进步的生命力,会让大部分来到这里的人,无法做出悲观的评价。


资讯配图当然肯定也有不少差友不认同咱的看法,其实也能理解。就连编辑部内部,都对机器人是不是该像人两极分化。

资讯配图


所以你要说这帮机器人行业会怎么发展呢?关于这件事,我想分享另一个故事:


在 23 年的时候,差评君去巴塞罗那出差,参加当年的 MWC,世界移动通信大会,在这么个看起来和机器人八杆子打不着的展览上,我见到了宇树的机器狗。


不是在专门的摊位上,而是在展馆的过道上。

资讯配图


当时宇树机器人还远远不像现在这么人尽皆知,那时的工作人员还在满地遛狗来做宣传。


我相信在当时,谁也想不到他们会在两年之后的爆火。


而现在,这家公司,已经变成了投资人眼中的香饽饽。我认识的一位高校教授,科幻作家,今天看完展会以后就当场下订单,要买只机器狗。

资讯配图


现在的机器人行业,或许正如两年半前的宇树一样,它们或许还不完整,还有很多问题,也充满了各种质疑。


但不管是技术的落地程度,供应链的完善程度,企业的关注程度,还是用户的认可程度。。。


资讯配图这一切都在逐渐变好,不是么?


撰文:早起&纳西&莫甜甜  
编辑:江江&面线
美编:阳光
图片、资料来源:现场拍摄

资讯配图


资讯配图


资讯配图
资讯配图


声明:内容取材于网络,仅代表作者观点,如有内容违规问题,请联系处理。 
机器人
more
4个月斩获10亿元!比亚迪重投的人形机器人创企,又完成新一轮融资!
五大洲280支队伍同台竞技 2025世界人形机器人运动会下周将在冰丝带举行
四川省人工智能产业链链主企业出征2025世界机器人大会
当机器人长出“橡胶肌肉”:美国西北大学这项突破,让钢铁直男变柔韧高手
北京机器人大会人挤爆了!暴走2万步逛完180家展台,所有的亮点都在这了
人和机器人最多的一届WRC:足球赛、打麻将、拣货,200家机器人“打工天团”出道
京东宣布百亿大计划 这次是智能机器人
2025世界机器人大会现场直击,人形机器人技术“卷”出新高度,落地场景大作战开启
2025世界机器人大会在京开幕
2025世界机器人大会火爆举行,工业人形机器人落地进入从0到1的重要突破阶段
Copyright © 2025 成都科技区角科技有限公司
蜀ICP备2025143415号-1
  
川公网安备5101560200130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