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今天咱们就来扒一扒选示波器探头时最容易踩的6个坑,看看你中招了没?
011
选探头不能只看带宽!带宽越高,虽然能捕捉更多信号细节,但也会引入更多噪声,还可能增加成本和开发难度。

其他关键指标包括:
动态范围:探头能测量的信号幅度范围。
末端电容:电容越小,高频性能越好。
输入阻抗:影响信号负载效应(阻抗越高越好)。
噪声和成本:带宽越高,噪声可能越大,价格也越贵。
所以,别盲目追求高带宽,可以多研究一下相关的技术文档资料。
021
带宽太低,信号细节容易丢失,带宽太高,会引入多余噪声,浪费钱。探头带宽本质上就是 -3dB 点。
使用1:1探头测量1 Vpp正弦波时,低频输出等于实际信号。但随着频率增加,当示波器显示幅值降至0.7 Vpp(即输入信号的3dB点)时,表明探头输出相对标称值衰减了3 dB。

信号带宽BW的计算方法可参考如下:
如果我们测量的是 10% 和 90% 的阈值,则信号带宽:
BW=上升时间/0.35;
如果我们测量的是 20% 和80% 的阈值,则信号带宽:
BW=上升时间/0.22。
然后我们可以计算探头带宽:
探头带宽应该比模拟信号中最快的正弦波频率高 3 倍,比数字号的最高数字时钟速率快 5 倍。关注公众号:硬件笔记本
031
探头接入电路后,就会成为电路的一部分,形成负载,也一样影响信号,这无法避免,只能尽量减少负载效应。关注公众号:硬件笔记本
如下图为,无源探头基本模型,电阻R是负载,电容C是电容元件和寄生电容共同形成的结果。

如下图,可以看出容的阻抗与频率成反比,随着频率变高,电容开始变得比电阻更容易接地。

有源探头的负载效应远远小于无源探头,因为无源探头仅由电阻和电容元件制成。且无源探头的负载效应大(比如10MΩ电阻但电容大,高频时阻抗暴跌),而有源探头的负载效应小(1MΩ电阻但电容小,高频性能更好)。
建议高频信号选有源探头,低频信号用无源探头。
041
总的来说,无源探头便宜、耐用,适合低频小信号(如1:1衰减比测小电压),有源探头:贵、精度高,适合高频或高精度需求(如测高速数字信号)。
对比电容,如下图,咱们在选择示波器探头的时候大多都会重点关注电阻,认为10MΩ电阻的无源探头比1MΩ 电阻有源探头好,但在10kHz以后,随着频率升高,它们的阻抗看起来差别很大。

所以高频时,电容负载效应比电阻更重要!有源探头电容小,优势更明显。
051
连接越短,带宽越高,比如2GHz探头用长引线,实际带宽可能只剩500MHz。
附件越多,负载效应越大,尽量用最短的连接方式。
示例:N2796A2 Ghz 有源探头

061
示波器探头的衰减比是可以调节的。它的原理是衰减比是分压电路,比如10:1探头通过9MΩ+1MΩ电阻分压,进入示波器的信号缩小10倍。

1:1探头:适合小信号(噪声小,但负载大)。
10:1探头:适合大电压(保护示波器,但噪声稍大)。
错误示范为用1:1探头测高压,信号会被削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