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14日科技区角科技热门话题消息,公测版本WatchOS 26于几周前发布,新系统为Apple Watch带来了各项新的升级,新增的手势操作赋予手表更多实用趣味,而智能回复的优化以及液态玻璃界面的改进,则让设备在交互体验与视觉呈现上更上层楼。虽然该系统的并不像其他OS 26版本般备受关注,但从目前体验上新版本系统让Apple Watch的功能更趋于完善。
智能堆叠功能现在呈现出朦胧微光,应用图标也拥有了更通透的质感。这种视觉设计的调整虽看起来有点怪异,但确实巧妙统一了手表与iPhone的视觉风格。正如所有设计升级带来的体验升级,液态玻璃界面让用户恍若在使用全新设备。
Apple Watch虽然适合阅读短信,但回复起来仍显笨拙。微型键盘堪比蚂蚁使用的操作界面,即便是语音转文字输入,修正错误时也让人手忙脚乱。而智能回复功能的加入,大大改善了这方面体验,该功能可以实现在输入框下方显示预设应答短语,这项功能虽非首创,但联想后续机型将搭载的升级版Siri,强大的大语言生成能力将给到更贴合语境的文本建议,而轻点即可发送。
另一项消息功能更新源自iOS 26:现在可为每位联系人(使用苹果设备)设置专属聊天背景。需注意一旦设置,所有对应联系人在升级至iOS 26后都将看到相同背景,在手表端选择的照片、渐变或图案会贯穿所有会话,这不仅美观,背景图能有效防止信息误发。
备忘录应用终于登陆Apple Watch。坦白说,此前并未察觉到这项功能的缺失,不过新功能的实际体验确实带来了便利,当在iOS设备备忘录创建了一个简单的购物清单后,购物时直接在手表端打开列表,发现通过手腕轻点勾选商品比每次掏手机方便得多。
笔者很好奇苹果在新一代操作系统中改进的预测算法,是否会在用户多次于超市打开备忘录后,最终将其纳入智能堆叠的建议列表。目前如果用户刚刚使用过上述应用,该应用的小组件就只会显示在智能堆叠顶部。
iPhone上的「Watch」应用界面焕然一新,现在改为按类别而非名称组织表盘,分类包括「新上架」「简洁风格」「数据可视化」「照片主题」「健康与健身」等。这确实是优化,但也让人不禁疑惑:为何这个改进不早些推出?
另一项看似简单却实用的更新,新系统可根据环境自动调节提示音与哔声的音量,比如在安静的办公室调低音量,在喧闹的菜市场则调高音量,虽然实际效果根据不同用户的感官能力而因人而异,不过,这对普通人类的耳朵而言本就是难以精确判断的参数。另外需注意,此功能仅限Series 9及后续机型支持。
智能堆叠功能现会根据检测到的特定情境,在表盘界面添加了小型提示标识。例如:当手机打开相机应用时,表盘底部会显示相机图标,提示可使用远程快门控制;若抵达具体目标位置,则会显示具体位置附近相关图标推荐;在离开蜂窝网络覆盖区域时,则会弹出回溯导航功能建议。
实际使用中,该提示标识出现频率并不高,但观察到智能堆叠会根据个人习惯动态调整布局,例如临近服药时间时,药品管理小组件会自动置顶;当检测到环境中有音乐播放时,音乐应用会被调整到堆叠顶部。
综上,WatchOS 26为Apple Watch带来的更新升级,或许不如其他苹果设备的变革那般瞩目,液态玻璃的视觉效果并未像iPhone那样全面覆盖,新功能也未能像iPadOS 26推动平板潜力释放般彻底改变智能手表的体验,更没有如macOS 26的Spotlight搜索重构般颠覆性升级。
但此次更新确实推动了手表使用体验的提升,液态玻璃设计在表盘、控制中心等界面营造出连贯美感,与苹果生态设备形成视觉呼应,而原本优秀的「健身记录」应用通过新增的「健身伙伴」(Workout Buddy)功能进一步强化,提供实时数据总结与自动生成的锻炼歌单;信息应用的智能回复功能优化与原生「备忘录」应用的加入,弥补了此前手表端的两大短板;而新增的「手腕轻弹」手势操作,则为免提交互提供了新选项,并有望成为更多实用功能的开端。
尽管仍期待苹果未来能推出更人性化、更智能的Siri,但就现阶段而言,这些更新已是智能手表领域标杆产品的又一次扎实升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