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redit: DIGITIMES美光科技推出了三款面向 AI 应用市场的数据中心固态硬盘(SSD),这些产品采用 232 层堆叠的 G9 NAND 闪存技术,并首次引入全球首款 PCIe Gen6 NVMe SSD。该公司宣布,其 Gen6 存储生态系统已完全准备就绪,并与 Astera Labs、博通等合作伙伴完成了验证。新产品的样品已开始出货。美光公司欧洲、中东、非洲及亚太地区核心数据中心业务部副总裁兼总经理Prasad Alluri里强调,尽管内存创新曾引领人工智能的发展,但如今高性能存储也同样扮演着关键角色。AI 数据处理流程解析AI 数据处理流程可分为五个阶段:采集、摄入、转换、训练和推理。采集阶段涉及从物联网设备、客户交易等来源收集大量原始、未过滤的数据,通常在边缘端进行。摄入阶段是将这些数据从源头传输至数据湖或实时系统等处理地点,这是数据管理的早期阶段。数据转换阶段通过清洗、标注、过滤和格式化,为训练准备数据。这一过程可能包括将数据集划分为预训练、后训练或验证组。训练是计算需求最高的阶段,通常需要多进程同时进行和数据快照,因此需要高性能计算和本地高性能存储支持。最后的推理阶段在云平台、边缘环境或设备上生成 AI 模型令牌。高性能存储解决方案为满足AI数据中心多样化的数据处理需求及其不断变化的存储要求,美光开发了基于 G9 NAND 的大容量 E3.S SSD,以及低延迟的 PCIe Gen5 和 PCIe Gen6 NVMe SSD。PCIe Gen6 9650 SSD 专为 AI 训练和推理而定制,速度高达 28 GB/s。与上一代 Gen5 产品相比,其随机写入和读取存储能效分别提升了 25% 和 67%。高吞吐量和超低延迟对企业级应用和检索增强生成(RAG)工作流中的推理至关重要,因为这些场景依赖实时数据访问,尤其是在扩展上下文窗口的情况下。Alluri 表示,美光已与 Astera Labs、博通等行业合作伙伴开展公开兼容性验证,包括联合测试英伟达 H100 GPU 与 Astera Labs 的 Gen6 交换机。他认为,PCIe Gen6 存储生态系统已准备就绪,唯有 CPU 可能要到 2026 年才能跟上进度。鉴于当前 GPU 价格高昂,存储速度必须与数据传输需求相匹配,才能确保 AI 应用的效益。因此,他对 PCIe Gen6 SSD 在相关应用中的适配性持乐观态度。液冷与大容量选项美光还提供一款专为下一代 AI 服务器设计的液冷 E1.S 版本,直接支持液冷技术。该公司还推出了采用 G9 QLC NAND 的 122TB E3.S SSD,用于大数据存储,其性能接近 TLC NAND 水平。这款紧凑型产品可在 1U 服务器中实现高达 2.4PB 的 PCIe Gen5 存储,与同类产品相比,存储密度提升高达 67%。245TB 版本也在规划中。美光已开始出货多种外形规格的 AI 数据中心 SSD 样品。122TB SSD 预计将于 2025 年底开始采样,245TB 版本则计划于 2026 年初推出。*来源:萧汉,台北;萧静跃,DIGITIMES Asia2025年8月7日星期四*原文链接:Micron launches AI-focused SSD line featuring world's first Gen6 NVMe drive芯启未来,智创生态湾芯展2025与您相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