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低空产业动态 | 航空应急救援

低空产业联盟 2025-08-14 19:07

资讯配图

资讯配图

《低空产业动态》

资讯配图

在工业和信息化部装备工业二司(国家重大技术装备办公室)指导下,联盟秘书处组织编制了《通用航空产业动态》,于2022年4月开始正式向政府主管部门及成员企业发布,2024年7月更名为《低空产业动态》,每月印发一期。
资讯配图
航空应急救援

1.南网通航完成国内首次特高压输电线路带电抢修双机联吊应急物资运输

7月7日消息,南网通航完成国内首次特高压输电线路带电抢修双机联吊应急物资运输。为应对广西河池天峨县特大暴雨险情,南网通航公司调配2台最大载重140kg的电动大型无人机,执行电力应急物资运输任务,累计运送电力物资达1.932吨。据介绍,现场技术团队采用双机联吊运输方案运输重达210公斤的钻机部件,采用双RTK精准降落技术安全平稳着陆,落点精度达厘米级。南网通航还将研究8机联吊无人机集群控制技术,加速推进多机联吊技术在高海拔等复杂地形电力物资运输场景的深化应用


2.“翼龙”紧急驰援西藏吉隆口岸创下“翼龙”应急机型横跨3000千米异地作业新纪录

7月8日,中国和尼泊尔边境的吉隆口岸一带发生自然灾害,致部分人员失联,当地通信、交通等基础设施部分受损。接到西藏自治区应急管理厅应急出动命令后,中航无人机现场团队迅速响应,8—10日连续三日调派西藏“翼龙”应急型无人机飞赴灾区,执行紧急灾情侦察和通信保障任务,全时待命、全速驰援、全力保障失踪人员搜救和灾区抢险救援。面对高海拔、厚云层与复杂山地等极端条件,西藏“翼龙”应急型无人机抢抓黄金救援时间三赴灾区,累计飞行19小时。通过动态优化航线,在为数不多的云缝中开展侦察,并通过合成孔径雷达穿透恶劣天气,成功侦察到部分关键灾情信息。实时回传的灾区一线数据、高清画面直达西藏自治区应急指挥部,有效解决了“力量突不进去、信息传不出来”等难题,为研判灾情、科学调配救援力量提供了决策支持。期间,“翼龙”应急型无人机以成都快响中心为指挥枢纽,实现了全国联动支援,创下“翼龙”应急机型横跨3000千米异地作业新纪录。异地应急团队全程远程监控无人机并完成3小时飞行接管,成功开展灾情侦查,验证了全国协同救援能力,为国家应急救援使命统一战线,持续服务于各地区的救灾一线提供有力支撑。


3.美国南部发生洪灾,多型航空器参与搜救任务

78消息,美国南部发生大规模洪灾后,通用原子航空系统公司部署MQ-9A无人机,支援得克萨斯州的搜救工作。目前,MQ-9正被用于监测克尔县周边地区,收集高分辨率图像,并评估洪水对周边地区的影响。得克萨斯州陆军国民警卫队的西科斯基UH-60“黑鹰”直升机也已响应此次致命洪灾,据州应急响应人员称,已空运360余人至安全地带。得克萨斯州周边美国海岸警卫队基地的机组人员也参与了此次救援行动,包括使用空客公司的MH-65救援直升机和HC-144海上巡逻涡轮螺旋桨飞机。海岸警卫队表示,已协助疏散230余人。该部门最近从美国政府一项巨额支出计划中获得了约2.66亿美元,用于购置远程无人机,以支持搜救任务和执法行动。今年早些时候,美国海岸警卫队在海上搜救任务中试飞了AVPuma无人机(美国海军和海军陆战队将其作为RQ-20操作)。


4.应急管理部举行新闻发布会,通报上半年全国安全生产和自然灾害情况

7月15日,应急管理部举行新闻发布会,通报上半年全国安全生产和自然灾害情况,介绍防汛救灾、灾害监测预警、规范安全生产执法工作进展。会上介绍,在自然灾害综合监测预警方面,应急管理部立足于“全灾种、大应急”,加大科技赋能、加强遥感监测。建立重大灾害社会力量无人机应急合作机制,目前已有600余家单位、2000余架无人机参与,基本形成中东部地区2-6小时、西部偏远地区12小时以内应急响应能力。同时,完善卫星遥感应急监测机制,为险情灾情研判、失联人员搜救、救援队伍作业提供支撑。


5.汉阳造·峰飞自主研发的2吨级电动垂直起降(eVTOL)航空器首次参与救援保障任务

7月15日,2025第50届武汉渡江节开幕,汉阳造·峰飞自主研发的2吨级电动垂直起降(eVTOL)航空器首次参与救援保障任务,完成其全球首次实景救援首航。该款航空器最大载荷400公斤,航程达200公里,支持昼夜连续作业,突破了有人驾驶救援飞机的部署限制和成本约束。本届渡江节首次构建智能“水陆空”立体防护体系,汉阳造·峰飞eVTOL搭载秒级应急响应系统与水警快艇、医疗团队形成三维联动,通过空中平台的实时监测与快速投送能力,实现了从“人力巡防”到“智能守护”的质变。


6.“海燕”无人机再出动精准捕捉台风“韦帕”动向

7月18日至20日,随着台风“韦帕”逐渐逼近,中国气象局气象探测中心联合海南省气象局、广东省气象局等多家单位,依托海南博鳌国家级无人机气象观测试验基地,连续三天开展“海燕”Ⅰ型无人机台风高空外围云系及观测敏感区探测,为台风“韦帕”发展趋势研判提供精细化原位探测。本轮观测中,“海燕”I型无人机搭载机载下投探空系统,累计投放34枚下投式探空仪,获取了台风外围云系高垂直分辨率的温度、气压、湿度、风速、风向等资料,累计约6.1万余条有效观测数据。数据实时回传至气象大数据云平台“天擎”,为中央气象台、中国气象局地球系统数值预报中心、海南省气象局、广州热带海洋气象研究所、上海台风研究所等单位开展台风“韦帕”预报服务提供数据支撑。










END

推荐阅读






资讯配图

声明:内容取材于网络,仅代表作者观点,如有内容违规问题,请联系处理。 
应急 航空
more
Joby航空第二季度业绩“高歌猛进”
长沙湘江通用航空专函致谢卓翼智能:无人机“尖兵”出击,开启空天地协同灭火新时代
2025湖南(国际)通用航空及低空经济产业博览会9月启幕
AVIC拍了拍你说:你好,航空人!
国产航空电池获“双认证”!携手正力新能,零重力飞机工业旗下电动飞机加速量产
eVTOL航空器全球竞速
Pre-A轮融资暗流:2025上半年航空科技领域资本偏好报告
强化通航共管合力!民航东北局与辽宁省政府携手:《辽宁省通用航空载人飞行活动联合监管机制意见》将出台 推动形成监管合力
“豪投”970万美元!混合电动航空技术被看好
人社部:无人机群飞行规划员国家职业标准、航空油料员国家职业标准等95个国家职业标准正征求意见,截止时间为8月18日
Copyright © 2025 成都区角科技有限公司
蜀ICP备2025143415号-1
  
川公网安备5101560200130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