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钢铁侠”马斯克麾下的人工智能(AI)公司xAI,又一次站在了风口浪尖。
这一次,不是因为它的聊天机器人Grok又发布了什么惊世骇俗的言论,也不是马斯克又和谁在社交媒体上掀起骂战。
而是,xAI的“心脏”地带——创始团队,再次出现核心成员离职。
xAI联合创始人伊戈尔·巴布什金(Igor Babuschkin)在社交平台X上突然发文,宣布他将离开这家他一手参与创办的AI初创公司。

图源:X
消息一出,科技圈为之震动。要知道,这已经是自xAI成立短短一年多以来,离开的第三位联合创始人。
巴布什金在文中提到,他和马斯克在2023年共同创立了xAI,当时两人聊了好几个小时,探讨人工智能的未来以及世界的无限可能。
他们都坚信,世界需要一家肩负不同使命的新型AI公司。
紧接着巴布什金表示,接下来他将创办巴布什金风投公司,支持人工智能安全研究,并投资“推动人类进步、解开宇宙奥秘的人工智能和智能主体系统领域”的初创公司。
马斯克第一时间回复道:“感谢你帮助创建了xAI!没有你,我们就不会在这里。”简单一句话,透着几分仓促,也藏着几分无奈。

图源:X
巴布什金的离职消息引发了xAI员工的集体告别潮。他们在评论区纷纷留言,向巴布什金以往的贡献致敬。

图源:X
巴布什金自己在离别信中回忆,这段旅程实则是他与马斯克的“热血创业史”。
他谈到:“xAI的初创时期充满挑战。有人唱反调,说我们入局太晚,从零打造一家顶级AI公司是天方夜谭。但我们坚信,我们能将不可能变为可能。”
提到马斯克,巴布什金表示,“我从Elon身上学到了两条宝贵的经验:第一,要勇于亲自上手解决技术难题;第二,要有近乎疯狂的紧迫感。”
据他回忆,曾经面对“在120天内建成孟菲斯超算集群”这一难题时,马斯克曾一度陪着他们飞往数据中心,并一直和技术团队工作到凌晨4点,最终他们在逐行排查了数万行lspci输出后,我们终于定位到了一个错误的BIOS设置,在排错后所有人放声大笑。
“我永远不会忘记那个夜晚肾上腺素飙升的兴奋,以及那种我们所有人同舟共济、休戚与共的情感纽带。当我们上床休息时,我们感觉自己正活在一生中最激动人心的时刻。”
资料显示,在加入xAI之前,巴布什金曾在谷歌DeepMind担任高级研发工程师,主导了AlphaStar项目,一款用于“星际争霸”的AI系统,通过强化学习训练,最终达到了Grandmaster级对战水平。

图源:新智元
此外,他还参与了WaveNet语音系统开发,显著提升了语音合成的自然度与质量。后来,他又加入了OpenAI,参与了GPT-4等ChatGPT背后核心技术的研发。
在xAI期间,巴布什金更是发挥了关键作用。他主导了孟菲斯超级计算集群——Colossus的构建,为Grok大规模训练提供了强大的支撑。
同时,他还领导支持了Grok从初代到多版本迭代的研发,如今Grok 4已经成为能与Gemini 2.5、GPT-5叫板的顶尖模型。
可以说,巴布什金的离开,无论是对于xAI还是马斯克来说,都是一个巨大的损失。
当然,打工打够了想去自己当老板,这也无可厚非。

图源:36kr
但不到两年时间,这12人里已经走了3个。如今,原始初创团队只剩下9人。
第一个离开的,是去年10月宣布离职的Kyle Kosic。
Kosic是xAI的联合创始人之一,主要负责自然语言处理(NLP)模块。在加入xAI前,他曾是OpenAI的早期员工,参与过GPT-3的训练工作。

图源:澎湃新闻
当初马斯克挖他时,正是看中了他对OpenAI技术路径的熟悉——某种程度上,Kosic的加入,相当于给xAI安了一枚“了解对手的眼睛”。
但仅仅3个月,Kosic就选择“回头”。外界猜测,他的离开可能和“理念分歧”有关。
有接近xAI的内部人士透露,Kosic曾多次在团队会议上反对马斯克的“激进迭代策略”,即“先上线再优化”策略。
更关键的是,当时OpenAI正处于GPT-4发布后的高速发展期,而xAI的Grok还在调试阶段。
对于Kosic来说,与其在xAI和马斯克“掰扯”安全与速度的优先级,不如回到熟悉的OpenAI,继续深耕自己擅长的NLP领域。
时间加速到今年5月,第二位联合创始人Christian Szegedy也宣布离职,加入了Morph Labs初创公司。

图源:X
关于Szegedy的离职,虽然没有公开的解释,但外界普遍认为其可能是因为对xAI的发展方向和内部管理存在不满,才选择离开。
毕竟,彼时xAI虽然已经在人工智能领域取得了不少成就,但也面临着诸多挑战和争议,比如Grok聊天机器人近期出现的一些问题,就对公司的声誉造成了一定的影响。

图源:新智元
如今,随着巴布什金的离去,xAI已经在一年多时间内流失四分之一的核心创始成员,对于任何一家初创公司而言,这都是一个极其危险的信号,更何况是处在白热化竞争中的AI公司。

接二连三的核心成员离职,显然不是偶然。
在这些“告别”的背后,是xAI正在面临的多重困境——AI安全的争议、市场竞争的压力,以及马斯克自身的“战略摇摆”。
巴布什金在离职信中提到,自己创办风投公司是为了“支持人工智能安全研究”。这句话看似平常,却被不少人解读为“对xAI现状的隐晦批评”。
近几个月来,Grok的表现堪称一场“公关灾难”:
今年5月,Grok被曝出在对话中胡言乱语,错误地声称南非正在发生针对白人的“种族屠杀”。xAI事后解释为“员工未经授权修改程序”所致。
随后,Grok又被发现在回答争议性问题时,会引用反犹太主义言论,引发舆论哗然……类似的事情还有很多。
而这一系列的“翻车”事件,也让xAI在AI安全和伦理方面信誉扫地。巴布什金选择在此时高调投身“AI安全研究”,很难不让人联想。
如果说安全争议是“内部隐患”,那GPT-5的发布就是压在xAI身上的“外部巨石”。
就在上周,OpenAI正式发布GPT-5,不仅在多模态能力(文本、图像、视频处理)上实现突破,还号称“通过了更严格的安全测试”。
数据显示,GPT-5发布后,用户活跃度一周内暴涨30%,直接挤压了其他AI产品的市场空间——包括xAI的Grok。
面对GPT-5的强势,马斯克的反应显得有些“自乱阵脚”。
8月11日,xAI突然宣布Grok 4向全球所有用户免费开放。这一举措虽然在一定程度上是为了跟上竞争对手的节奏,但也引发了付费用户的不满,他们觉得自己被“背刺”了。
并且,让外界更担心的是,此前Grok 4作为旗舰版本,每月收费19.9美元,是xAI的主要收入来源之一,马斯克如今“自断一臂”是否值得?
紧接着,马斯克将炮口对准了苹果。
他连续发文,强烈指控苹果的应用商店(App Store)在应用排名和推荐上“公然偏袒”OpenAI的ChatGPT,打压包括Grok在内的其他AI应用,并怒斥这是“明确的反垄断违规行为”,威胁要立即对苹果采取法律行动。
这场突如其来的“发难”,让马斯克与苹果、OpenAI的关系变得剑拔弩张。
从内部核心成员的接连出走,到外部面对竞争时的激烈反应,xAI和马斯克正面临着一场前所未有的内忧外患。巴布什金的离开,或许只是冰山一角。
在这片波涛汹涌的AI红海中,马斯克的巨轮还能平稳航行多久?曾经的“复仇者联盟”是否会继续减员?
这一切,都还是未知数。但可以肯定的是,对于马斯克的AI帝国而言,真正的考验,才刚刚开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