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无人机在景区精准配送咖啡,当 "空中巴士" 在城市上空规律穿梭,当医疗物资通过低空飞行器跨海岛转运 —— 这些曾经的科幻场景,如今已成为中国低空经济爆发式增长的真实写照。2024 年 "低空经济" 首次写入政府工作报告,标志着这个万亿级新赛道正式进入国家战略布局。据中国民航局预测,2025 年我国低空经济市场规模将达到 1.5 万亿元,2035 年更有望突破 3.5 万亿元。

产业爆发的背后是巨大的人才缺口。数据显示,2025 年底低空经济领域人才缺口将达 150 万,其中高端技术岗位的供需矛盾尤为突出。作为深耕行业的企业运营总监,我将基于最新行业数据和真实案例,为你解析 2025 年低空经济最紧缺的 5 类岗位,助你把握这波就业红利。
一、飞控算法工程师:低空飞行器的 "大脑设计师"
在深圳某头部无人机企业的招聘海报上,"飞控算法总监年薪 150 万起" 的字样格外醒目。这类被称为低空飞行器 "大脑设计师" 的专业人才,正成为企业争抢的核心资源。飞控算法工程师负责飞行器的自动驾驶、姿态控制、路径规划等核心技术研发,直接决定飞行器的安全性和智能化水平。
随着 eVTOL(电动垂直起降飞行器)等新型航空器的快速发展,行业对算法人才的需求已从单一操控转向多场景适配。深圳低空经济高端紧缺岗位清单显示,具备多机协同控制、复杂环境避障、应急容错等算法研发经验的专家最为抢手,年薪普遍在 80-150 万元之间。杭州、深圳等地的研发工程师平均月薪已达 2.5 万元,较中西部地区高出 30%-50%。
技能要求:需精通自动控制原理、机器学习算法,熟悉 ROS 系统和主流飞控开源项目,有无人机或自动驾驶相关经验者优先。某集团人力资源负责人透露,企业最看重候选人 "面对新鲜事物的学习能力和技术攻坚能力"。
二、复合型无人机驾驶员:从 "飞手" 到 "场景专家" 的升级
"持证驾驶员不足需求量的 30%"—— 这个数据揭示了无人机操作领域的人才荒。但 2025 年的市场需求已不再是简单的 "会飞就行",而是需要既懂飞行又精通行业应用的复合型人才。在农业领域,无人机驾驶员需要掌握 AI 病虫害识别技术;在应急救援领域,要能在复杂环境下完成精准投送;在物流场景中,则需熟悉智能调度系统。
这类岗位的薪酬呈两极分化趋势:基础操作员月薪约 8000-12000 元,而具备 CAAC/AOPA 高级认证且有特定行业经验的资深飞手,年薪可达 20-40 万元。2025 年二季度,农林植保领域采购金额达 1.97 亿元,占低空经济采购总量的 25.4%,催生了大量专业植保飞手需求。
入行路径:先通过民航局认可的培训机构取得驾驶员执照,再结合兴趣选择细分领域深耕。目前全国已有 55 所高校开设低空经济相关专业,提供系统化培养。某无人机培训学校负责人表示,"同时掌握飞行技能和行业知识的学员,就业率接近 100%"。

三、低空空域规划师:城市空中交通的 "导航员"
随着 45 个城市启动低空经济政策规划,空域资源的高效利用成为关键难题,低空空域规划师应运而生。这个新兴岗位需要结合地理信息系统(GIS)、交通流量分析和航空法规,为不同城市设计安全高效的低空航线网络,被业内称为 "空中交通的建筑师"。
在深圳、广州等先行城市,空域规划师已成为政府和企业的必备人才。他们不仅要规划日常飞行航线,还要应对紧急救援、大型活动等特殊场景的空域调配。这类岗位要求跨界能力,需同时具备航空法规知识、大数据分析能力和商业运营思维,年薪普遍在 25-50 万元之间。
典型案例:苏州市在推进 "低空观光" 项目时,专门从航空院校和交通规划部门招聘组建了空域规划团队,通过精准的航线设计,既保障了飞行安全,又实现了旅游体验的升级,该项目带动相关岗位需求增长 40%。
四、适航审查与安全工程师:低空安全的 "守门人"
低空经济的快速发展离不开安全保障体系的支撑。适航审查员和低空飞行安全工程师这两个岗位,因政策驱动和行业刚需成为紧缺人才。民航局已投入 479.6 万元支持相关培训,各地政府也在加速构建低空安全监管体系。
适航审查员负责验证航空器是否符合安全标准,需要精通航空工程和法规标准;飞行安全工程师则聚焦运营环节的风险管控,包括设备维护、应急预案制定等。这两类岗位的薪酬虽不及核心研发岗位,但稳定性极强,2026 年预计月薪可达 2-3 万元,且职业发展不受地域限制。
政策背景:《通用航空装备创新应用实施方案(2024-2030 年)》明确提出要完善适航审定体系,这直接推动了相关人才需求的激增。某国资航空企业招聘负责人表示:"有适航认证经验的工程师,简历投递后平均 3 天内就会收到面试邀请。"

五、低空文旅策划师:空中体验的 "创意导演"
当低空经济遇上消费升级,催生了低空文旅这个黄金赛道。低空文旅策划师需要将航空技术与文旅创意深度融合,设计空中观光、无人机表演、航空研学等新型体验项目,是推动低空经济 "接地气" 的关键角色。
这类岗位要求复合型知识结构,既懂航空安全规范,又通文旅产品设计,还需具备市场洞察力。苏州市 "低空观光" 项目、大型无人机灯光秀等成功案例,让市场看到了低空文旅的巨大潜力,相关岗位需求同比增长超 200%。薪资方面,头部企业的文旅策划总监年薪可达 30-60 万元,项目提成更是可观。
市场机遇:据测算,2000 架无人机表演 15 分钟即可创造 100 万元营收,而结合地方文化特色的定制化项目溢价空间更大。随着各地低空观光航线的陆续开放,这个岗位将迎来爆发期。
入行指南与发展建议
想要进入低空经济领域,可根据自身条件选择不同路径:技术型人才可主攻飞控算法、航空器设计等方向,建议考取 AOPA/CAAC 相关认证,关注氢燃料电池等前沿技术;运营管理人才可从物流调度、空域规划切入,积累项目经验;创意型人才则可聚焦低空文旅、赛事运营等新兴场景。
地域选择上,广东、江苏、浙江、北京、四川等地处于低空经济发展第一梯队,岗位机会更多。深圳作为行业前沿城市,相关岗位薪酬比中西部高 30%-50%,但中西部地区增长潜力更大,未来薪酬涨幅预计达 15%-20%。
随着产业基金规模超 500 亿元、企业存量突破 8.65 万家,低空经济已进入人才红利期。选择上述 5 类紧缺岗位,不仅能获得有竞争力的薪酬,更能站在新质生产力的风口上,参与塑造未来交通和生活方式的变革。
数据来源参考:本文数据及政策引用自中国民航局、新华网、光明网、南方新华猎头公司、深圳市低空经济与空天产业高端紧缺岗位清单(2025 年版)、《中国低空经济发展指数报告(2025)》等权威渠道。
免责声明:我们尊重原创,也注重分享。文中部分素材来源网络公开数据、资源,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以上仅供参考学习交流,不做投资建议)

2025 低空经济 50 个创新方向!这 10 个赛道将诞生独角兽
低空经济写入政府工作报告!2025 年这三大政策信号必须抓住
2025 商业化元年:低空经济从 “政策热” 到 “落地潮” 的关键一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