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想让新能源汽车生产线更灵活?柔性总拼系统是核心枢纽!然而,柔性总拼系统的设计面临以下挑战:
设计周期冗长
01
传统模式完全依赖工程师手动规划,多车型切换(如SUV与轿车)时需调整30%以上的焊接参数,仅调试就需2周,根本无法匹配主机厂的快速交付需求。
计算复杂度高
02
若要实现多车型兼容(如快速切换10种车型),需处理海量参数匹配、运动干涉校验等任务,传统设备难以高效完成,常出现计算卡顿、耗时过长的问题。
实时性与精度不足
03
生产中,物料定位偏差修正、焊接缺陷检测等环节需高频数据处理。传统设备响应缓慢,且物料对接精度仅能达到±1mm,难以保障生产质量。

图1 新能源汽车白车身制造自动化生产线

告别算力瓶颈,效率、精度、适配三重跃升!
为了更快验证系统性能、压缩研发周期、实现更柔性的制造,我们构建了“AI算法+虚拟调试”全流程优化体系,而这一体系的高效运转,离不开惠普Z系列Z2 G9 AI台式工作站的硬核支撑——其搭载的英特尔® 酷睿™系列高性能处理器,专为高端设计优化的NVIDIA® RTX™ A4000显卡,以及经严苛测试的稳定性,成为破解效率、精度与适配难题的关键。
虚拟调试环境搭建
AI自动规划 算力加速方案生成
借助 Tecnomatix Process Simulate 软件,我们搭建了与真实生产线一致的虚拟环境,并嵌入自主训练的AI模型。AI基于历史车型数据自动生成焊点布局方案,替代传统手动规划,减少人为误差。
凭借惠普Z系列Z2 G9 AI台式工作站的强劲算力,能高效支撑AI模型运行与虚拟场景渲染,3分钟内即可完成10种车型切换的参数匹配计算,并对PLC程序、机器人代码进行智能校验,精准识别潜在逻辑冲突与运动干涉。

图2 基于惠普Z系列Z2 G9 AI台式工作站搭建虚拟调试环境
AI虚拟调试优化
模拟迭代优化 精度与效率双升
在虚拟环境中,AI模拟不同工况下的焊接应力分布,自动优化机器人运动轨迹,最终将焊点精度控制在±0.3mm内,避免物理试错成本。

图3 基于惠普Z系列Z2 G9 AI台式工作站AI虚拟调试优化
惠普Z系列Z2 G9 AI台式工作站的高速存储与大容量内存,大幅降低了程序代码与仿真数据的读取延迟,确保复杂逻辑校验与数据运算高效推进,同时,让原本依赖人工、耗时2周的设计周期,直接压缩至5天,项目现场自动化控制系统的调试周期缩短65%,焊接质量问题发生率降低72%。

图4 AI虚拟调试验证后搭建实际自动化生产线
AI机器视觉应用
实时响应加持 筑牢高精度生产防线
我们在柔性总拼系统中引入AI机器视觉,上下料时,实时修正±5mm的物料位置偏差,引导机器人精准抓取,使对接精度从±1mm提升至±0.1mm;质量检测时,识别零件错装、漏装的准确率达99.98%,可检测0.2mm的微小焊接裂纹。

图5 基于惠普Z系列Z2 G9 AI台式工作站搭建柔性总拼系统
这些高频次、高精度数据处理任务,对响应的速度、准确性要求极高,惠普Z系列Z2 G9 AI台式工作站在此展现出强悍实力:单张高清图像的特征提取与分析仅需0.3秒,较传统设备的1.5秒提速80%,完美满足实时性需求。

图6 AI视觉识别质量检测

从设计端的 AI 赋能到生产端的柔性、精准适配,惠普工作站助力我们运用 AI+虚拟调试技术能够把柔性总拼系统的设计周期压缩到极致。

图7 惠普Z系列 Z2 G9 AI 台式工作站
惠普Z系列Z2 G9 AI台式工作站以硬核算力为支点,撬动全产业链价值升级的“智能基座”。通过赋能个人创新提升企业效率,通过企业效率提升推动行业变革,而行业的进步又反过来为企业与个人创造更大的发展空间。
在新能源汽车从“量变”向“质变”跨越的关键期,惠普Z系列Z2 G9 AI台式工作站的价值早已超越“设备”本身,成为驱动产业向 “更高质量、更高效益、更可持续”发展的隐形引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