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14日,江苏省低空气象联合创新工作室揭牌仪式在省低空飞行服务中心举行,标志着江苏在低空气象精准服务能力提升和低空经济发展支撑方面迈入新阶段。该工作室由江苏航产集团与省气象台联合组建,旨在构建“监测—预报—预警—服务”全链条低空气象保障体系,为低空经济筑牢安全屏障。 技术突破:AI+气象赋能精细化预报 工作室已形成7大类35种核心低空气象监测预警服务产品,突破微尺度低空气象监测告警技术,并构建“AI+气象”三维大数据中台,实现分钟级、百米级精细预报。同时,创新开发8类气象风险预警产品,覆盖无人机物流、应急救援等多场景需求。 服务模式创新:递进式保障体系护航低空飞行 工作室首创“飞行计划—临飞终审—事后评估”递进式保障体系,依托低空服务管理平台气象组件,自6月30日面向公众开放以来,日均服务近40万架次低空无人驾驶航空器。例如,在台风“竹节草”影响期间,该平台提前24小时发布适航区预报,助力无人机科学规划航线,避开大风及低空风切变高影响区域。 低空经济与气象服务深度融合 数据显示,气象条件关联的经济因素约占低空经济总体量的8%,从飞行安全到效率提升均依赖精准气象服务。作为江苏“政产学研用”协同创新的重要成果,该工作室将推动气象技术与飞行需求精准对接,畅通低空经济“空中通道”。 未来,工作室将持续优化低空气象监测预警能力,为江苏低空经济发展提供更智能、更高效的气象保障服务。 搜集、整理、编辑:李萌,责任编辑:张璐商务推广、资讯发布、人物访谈、产品展示,请加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