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形机器人爆火!7月亿元级融资激增220%,谁在闷声发财?

机器人大讲堂 2025-08-16 12:00

据机器人大讲堂&立德智库不完全统计,2025年7月,中国机器人行业融资活动延续升温态势,融资事件数量达50起6月的49起小幅增长2%,未披露金额事件占比稳定在52%左右,市场透明度仍存在一定波动性。


从融资规模来看7月机器人行业融资规模预估为84亿-98亿元,较6月的34亿-74亿元区间显著扩大,整体规模中枢大幅上移。亿元级融资激增至16起,环比增长220%,其中多起大额融资集中在人形机器人、具身智能及核心零部件领域;而千万级融资则缩减至7起,占比降至14%,与6月的“金字塔型”分布形成鲜明对比,表明资本再度向头部及高成长性项目集中,风险偏好有所提升。


资讯配图


从融资轮次分布来看

7月早期投资仍占据主导地位,种子/天使轮(12起)和A轮系列(21起)合计占比达66%,但较6月的80%有所回落,这表明资本在保持对创新项目关注的同时,逐步向中后期轮次倾斜。B轮系列融资增至7起,环比增长40%,C轮系列融资4起,环比增长33%,战略融资与股权融资分别达4起和2起。


从细分领域来看以人形机器人为代表的仿生机器人凭借12起融资领跑,结合具身智能领域9起融资,凸显“AI+机器人”融合创新仍是资本核心布局方向。服务机器人领域17起融资中,获投企业大多在商业场景方面具备较强落地能力;核心零部件领域7起融资中,传感器、电机关节模组等新型零部件占据主导,技术迭代驱动效应持续强化。此外,工业机器人领域7起融资中,仓储物流等工业移动机器人占据主导;医疗机器人领域3起融资中,康复护理机器人占比突出,初步显示出老龄化社会需求对产业发展的底层支撑。


资讯配图


总体来看,2025年7月融资市场呈现“规模扩张、头部集中、中后期活跃”的特征,资本在高成长性赛道与成熟项目间的配置更趋均衡,技术壁垒与商业化潜力成为核心决策因素。


那么,在这些融资事件中,有哪些企业的表现尤为亮眼,它们的发展又将给行业带来怎样的变革呢?接下来和机器人大讲堂一起深入探究~


▍服务机器人相关


7月服务机器人领域融资呈现"头部集中+轮次后移"的显著特征。17起融资中人形机器人独占12起占比70%,较6月66.7%集中度进一步提升。资本结构方面也出现重要分化:早期融资(种子/A轮合计11起)仍占主导,但B+轮至战略融资达6起(占比35.3%),其中2起C轮融资和1起收购事件,标志着头部企业开始进入商业化对赌阶段。


融资规模更具指向性6起亿元级融资中5起来自人形机器人,其中2起超5亿元的巨额融资,反映出资本正以"重注押赛道"方式加速产业洗牌。结合6月趋势,人形机器人已从"技术验证"转向"量产能力+场景渗透"的双重考核,物流工厂、家庭服务等B端场景的订单兑现能力成为估值核心。


  • 星动纪元


7月7日,星动纪元官宣完成近5亿元A轮融资,该轮融资由鼎晖VGC和海尔资本联合领投,厚雪资本、华映资本、襄禾资本、丰立智能等知名财务机构及产业资本跟投,老股东清流资本、清控基金等机构持续加码。融资资金将主要用于人形机器人软硬技术的研发与量产落地,推动“模型-本体-场景数据”闭环飞轮高速运转。


资讯配图


据了解,星动纪元成立于2023年8月,是清华大学唯一持股的具身智能企业。自成立以来,星动纪元始终坚持软硬一体的技术路线,持续聚焦通用人工智能(AGI)前沿应用领域,研发适应宽领域、多情景、高智能的通用人形机器人,致力打造物理世界中的通用智能体、交付通用生产力,进而实现机器人赋能千行百业、走进千家万户。


资讯配图


在产品研发与业务拓展方面,星动纪元基于第一性原理构建了行业领先的技术体系,形成了"具身大模型-人形本体-灵巧操作"的三角技术闭环。在模型层面,星动纪元持续突破具身智能关键技术:2023年推出行业首个大语言模型与机器人结合的DoReMi框架;2024年创新性提出HiRT架构(获Figure AI等头部跟进),并相继发布PAD、VPP算法框架及iRe-VLA训练体系,最终打造出整合感知-决策-控制全流程的ERA-42模型,实现单模型控制人形机器人完成百余种任务。在本体层面,星动纪元全栈自研的STAR1人形机器人具备55个自由度、3.6m/s奔跑速度等顶尖性能,独创的"通用接口"设计更突破了训练数据瓶颈。同时星动纪元也开发了成本优化的轮式人形机器人Q5,形成差异化产品矩阵。目前,星动纪元已实现产品规模化交付,累计交付量达200台,手握超百台订单并与海尔智家、联想、北自科技等企业建立合作关系。


  • 智元机器人


7月8日,上纬新材公告披露,上海智元新创技术有限公司及相关主体,正通过“协议转让+公开要约”的两步走方式收购上纬新材,以每股7.78元的价格,先通过控股平台“智元恒岳”及其一致行动人受让上纬新材29.99%的股份,总价约9.41亿元,再启动公开要约,计划以相同价格进一步收购不超过37%的股份,总收购金额上限11.6亿元。交易全部完成,智元机器人将至少掌握上纬新材63.62%的股份与对应表决权。



资讯配图

据了解,智元机器人成立于203年,致力以AI+机器人的融合创新,打造世界级领先的通用具身机器人产品及应用生态。作为国内人形机器人第一梯队选手,智元机器人在成立当年便已跻身“独角兽”行列。目前,智元机器人旗下拥有远征、精灵、灵犀三大机器人家族,产品覆盖交互服务、工业智造、商业物流及科研教育等多种商用场景。智元机器人合伙人姚卯青前不久接受采访时曾透露目前线下量产的机器人已超2000台。天眼查数据显示,智元机器人已直接对外投资27项、间接投资57项,覆盖灵猴机器人、复兴电机等产业链企业,生态布局日趋完善。


资讯配图


其此次标的公司上纬新材是科创板上市的新材料企业,主营环保耐腐蚀材料、风电叶片材料等业务。此次收购将助力智元机器人整合新材料技术资源,强化产业链协同,加速技术产业化。若交易顺利完成,该案例或将成为“国九条”新规下新质生产力企业的标志性并购,同时也是具身智能企业在科创板的首单收购。


▍核心零部件相关


人工智能领域展现出高度集中的技术路线选择,具身智能 9起融资占据该领域总量的82%,远超其他技术方向。在融资规模上,7起亿元级融资中具身智能包揽6起,其中3起超过5亿元,单项目平均融资额达到传统AI领域的3倍以上,形成典型的金字塔式资源配置格局。


  • 云深处科技


7月8日,云深处科技官宣完成近5亿元新一轮融资,该轮融资由达晨财智、国新基金等联合领投,北京机器人产业发展投资基金、智慧互联产业基金、齐鲁前海基金、央视融媒体基金、富浙基金、华映资本、物产中大投资等机构跟投,钧山资本、方广资本及爱施德智城基金等老股东继续加持。融资资金将主要用于云深处科技在技术与产品研发、场景应用与拓展、人才引进与团队建设,以及其四足机器人领域领先地位的巩固,和人形机器人、轮足机器人等新产品的商业化落地加速。


资讯配图


据了解,云深处科技成立于2017年,由于浙江大学控制学院副教授、博士生导师朱秋国创办,是具身智能创新技术与应用领域的引领者。秉持着通过机器人与人工智能技术创造更加美好生活的愿景,云深处科技自主研发出国际领先的工业级AI+足式机器人,并在多个行业实现落地应用,创造了在中国率先实现四足机器人全自主巡检变电站的重大突破。


资讯配图


当前,云深处科技已构建起以工业级行业应用为核心的绝影X系列四足机器人、面向教育科研及行业应用的绝影Lite系列四足机器人,以及J系列机器人关节为主体的产品体系,其产品覆盖全国26个省份,服务于100余家行业级客户。值得注意的是,在今年4月份由立德机器人平台主办的首届中国人形机器人产业大会上,云深处创始人朱秋国向记者透露了一个重要信息:今年是云深处进行战略转型的关键一年!


  • 星海图


7月9日,星海图官宣接连完成A4轮及A5轮战略融资,两轮合计融资金额超过1亿美元。其中A4轮融资由今日资本、美团龙珠联合领投,中金保时捷基金、襄禾资本,以及老股东米哈游、无锡创投集团跟投;A5轮由美团龙珠、美团战投联合领投,北京机器人基金超额加注,亦庄国投跟投,IDG资本、BV百度风投、凯辉基金、今日资本、襄禾资本等老股东持续追投。


资讯配图


据了解,星海图成立于2023年9月,是一家立足中国、放眼全球的具身智能企业。该公司以“让具身智能体服务人类世界”为使命,致力于实现部署100亿台智能体,为100亿全球人口提供服务的宏伟愿景。


资讯配图


在产品研发与业务拓展方面,星海图始终坚持以“整机+智能”为战略支点,围绕智能定义本体,预训练端到端VLA基础模型,以数据、评测、微调、部署为核心的后训练工具链三者构建产品体系,打造具身智能基座基础设施,服务全球具身智能开发者生态伙伴。目前,星海图已推出通用仿人形机器人R1 Pro、轮式双臂移动平台R1 lite等多款标准平台产品,并构建了全链路具身智能开发平台EDP,集数据采集、数据管理、真机测试于一体,显著降低开发门槛与数据获取成本。


  • 千寻智能


7月21日,千寻智能对外官宣完成近6亿元PreA+轮融资。该轮融资由京东领投,中国互联网投资基金(简称“中网投”)、浙江省科创母基金、华泰紫金、复星锐正等知名机构跟投,Prosperity 7 Ventures(P7)、顺为资本、华控基金、华发集团、千乘资本、靖亚资本、弘晖基金等老股东超额追加投资。


资讯配图


据了解,千寻智能成立于2024年2月,由前珞石机器人联合创始人&CTO韩峰涛和清华大学交叉信息学院助理教授,清华大学视觉与具身智能实验室主任、博士生导师高阳联合创办,致力于打造行业领先的通用人形机器人和下一代具身大模型与学习算法,让通用的机器人伙伴走进千家万户,驱动世界迈向智能机器人时代。


资讯配图


在产品研发与业务拓展方面,千寻智能此前自研的VLA模型Spirit v1持续升级,已能精准完成桌面整理、扔垃圾、座椅归位等办公室任务,其在多场景中的落地能力不断提升。今年6月,千寻智能还正式发布了国内首款高性能全身力控人形机器人Moz1。该机器人搭载了千寻智能自研VLA模型Spirit v1,并全身配置 26 个自由度,应用全球功率密度最高的一体化力控关节,配备国内顶尖的高精高速WB算法,其负载自重比达1:1,可实现全身零延时遥操作。此外,配合千寻智能自研多维度数采设备,Moz1能高效完成数据采集,支撑模型小时级迭代。




如需咨询企业合作事宜,欢迎联系机器人大讲堂-客服(19560423866,手机与微信同号)进行对接。


----------------END-------------------

资讯配图

资讯配图

资讯配图



工业机器人企业

埃斯顿自动化 | 埃夫特机器人 | 非夕科技 | 法奥机器人 | 越疆机器人 | 节卡机器人 | 松灵机器人 | 珞石机器人 盈连科技 集萃智造 | 优傲机器人 | CGXi长广溪智造 | 阿童木机器人 极智嘉

服务与特种机器人企业

亿嘉和 | 晶品特装 | 七腾机器人 史河机器人 | 九号机器人 | 普渡机器人 | 小笨智能 | 机器姬

医疗机器人企业

元化智能 | 天智航 | 思哲睿智能医疗 | 精锋医疗 | 佗道医疗 | 真易达 | 术锐®机器人 | 罗森博特 | 磅客策 | 柏惠维康 | 迪视医疗 | 水木东方

人形机器人企业

优必选科技 | 宇树 | 云深处 | 星动纪元 | 伟景机器人 | 逐际动力 | 乐聚机器人 | 大象机器人 | 中科深谷 | 魔法原子 | 众擎机器人 | 帕西尼感知 | 赛博格机器人 | 数字华夏 | 理工华汇 | 傅利叶智能 | 天链机器人 | 开普勒人形机器人 | 灵宝CASBOT | 清宝机器人 | 浙江人形机器人创新中心 | 动易科技 智身科技

具身智能企业

跨维智能 | 银河通用 | 千寻智能 | 灵心巧手 | 睿尔曼智能 | 微亿智造 | 推行科技 | 中科硅纪 | 枢途科技 | 灵巧智能 | 星尘智能 | 穹彻智能 | 方舟无限 | 科大讯飞 | 北京人形机器人创新中心| 国地共建人形机器人创新中心 | 擎朗智能 | 戴盟机器人视比特机器人星海图 月泉仿生

核心零部件企业

绿的谐波 | 因时机器人 | 坤维科技 | 脉塔智能 | 青瞳视觉 | 本末科技 | 鑫精诚传感器 | 蓝点触控 | BrainCo强脑科技 | 宇立仪器 | 极亚精机 | 思岚科技 | 神源生 | 非普导航科技 | 锐驰智光 | NOKOV度量科技 | 因克斯 | 褔德机器人 | 巨蟹智能驱动 | 微悍动力 | 元客视界 | 璇玑动力意优科技| 瑞源精密 | 灵足时代 Xynova曦诺未来

教育机器人企业

硅步机器人 | 史河科教机器人 | 大然机器人

加入社群

欢迎加入【机器人大讲堂】读者讨论群, 共同探讨机器人相关领域话题,共享前沿科技及产业动态,添加微信“robospeak2018”入群!


资讯配图
资讯配图



看累了吗?戳一下“在看”支持我们吧

声明:内容取材于网络,仅代表作者观点,如有内容违规问题,请联系处理。 
机器人
more
2025年上半年,最值得关注的6大人形机器人创新有哪些?
兰剑智能上半年新增15亿元订单,营收达6.2亿元;凯傲集团、蚂蚁机器人、诺力股份等官宣海外大动作 | 本周要闻
人形机器人爆火!7月亿元级融资激增220%,谁在闷声发财?
均胜电子成立机器人全资子公司
CoRL 2025|隐空间扩散世界模型LaDi-WM大幅提升机器人操作策略的成功率和跨场景泛化能力
首届人形机器人“奥运会”来了!选手洋相出尽,能上赛场就赢麻?
本周智元动作不断:拿订单、入股玉树智能、推出世界模型开源平台、计划开售机器人
盘点割草机器人六大避障传感器
光谷东智携北京舞蹈学院人机共舞,智元机器人助力勇夺首届世界人形机器人运动会首枚金牌!
机器人全产业链接会FAIR plus 2026媒体见面会在京召开
Copyright © 2025 成都区角科技有限公司
蜀ICP备2025143415号-1
  
川公网安备5101560200130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