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器人奥运会”北京开赛,宇树1500米摘金

电子工程专辑 2025-08-17 09:20

资讯配图


2025 年 8 月 15 日,国家速滑馆 “冰丝带” 内的 “未来竞技场”  传来消息,中国宇树科技(Unitree)研发的人形机器人,在世界人形机器人运动会 1500 米田径决赛第 1 组中,以 7 分 10  秒的成绩率先冲线,战胜天卓、数字山海、rera 一队等对手获得冠军。

资讯配图


这场有 “机器人界奥运会” 之称的赛事,于 8 月 14 日在北京开幕。来自 16 个国家的 500 余台机器人,在 26 个赛项、538  个比赛项目中展开竞争,比赛内容涵盖短跑、接力、自由搏击、药品分拣、群体舞蹈等多个方面。与传统机器人展会的静态展示不同,该运动会将 “冰丝带”  及周边近千个真实场景转化为 “测试场”,通过模拟人类社会的非结构化环境,来检验机器人在复杂场景中的决策、平衡与互动能力。

北京市经信局负责人对赛事落地北京的原因进行了解释:“这不是秀,而是试 —— 试极限、试系统、试协同。”  中国拥有全球最完整的工业门类,能为机器人提供从核心零部件到整机测试的全链条支持;北京作为世界机器人大会永久举办地,十年间积累了国际化赛事经验,且拥有开放的商超、医院、物流等场景数据,为技术迭代提供了  “实战沙场”。

1500 米田径项目是典型的 “综合能力测试”,参赛机器人需要在预设跑道上自主规划路径,同时维持长时间运动的能源效率与平衡稳定。

在同期举办的世界机器人大会(WRC)上,“拳击赛”  同样吸引了众人目光。机器人在面对外力冲击时能保持平衡,出拳、踢腿等动作精准流畅,展现出较强的运动控制能力。

资讯配图


宇树科技 CEO 王兴兴在大会演讲中称:“人形机器人行业目前的发展阶段,类似 AI 行业爆发前的状态。” 他表示技术路线已逐渐清晰,距离类似  ChatGPT 的 “突破时刻” 可能仅需 1-3 年,还乐观预测通用型人形机器人有望在 3-5 年内实现,这一时间远快于行业普遍认为的 8-10 年。

这场运动会的意义不止于竞技。组委会设置的 12 个竞技项目与 6  个场景任务,每个都对应着关键技术的压力测试:药品分拣考验视觉识别与动态抓取的融合,自由体操为家庭陪护、康复辅导积累技术基础,群体舞蹈则探索机器人群体智能的协同性。

一位参赛领队表示:“只有能在跑道上不摔倒,才能在人类社会中不迷路。” 这句话道出了核心逻辑,即运动场是 “现实世界”  的缩影,机器人需要在充满不确定性的环境中像人一样决策、互动,即便是举手挥舞这样的动作,都需要具备感知与表达能力。

行业巨头的动作也印证了这一趋势。在世界机器人大会上,优必选(UBTech)展示的 Walker S2 机器人组成  “生产队”,在模拟生产线中演示分拣作业,其在实际工厂场景的分拣速度是演示速度的 2 倍。据透露,2025 年 Walker S 系列计划发货 500  台,比亚迪已确认采购 50 台,从 9 月起将逐步交付。

国际品牌虽未直接参与人形机器人竞技,但也在相关领域有所布局。ABB、库卡(Kuka)等聚焦协作机器人、工业机器人的传统业务,苹果公司近期曝光其 AI  战略重心,计划在 2027 年推出桌面机器人,搭载升级后的 Siri 语音助手,融入家庭场景互动。

摩根大通在世界机器人大会上的观察显示,人形机器人企业的技术成熟度存在明显差距。优必选、宇树科技等已能实现实时演示,完成行走、抓取、重复性工作等复杂动作,覆盖工业、零售、医疗等多场景;但多数企业仍停留在原型机阶段。

核心零部件的突破是缩小差距的关键。绿的谐波(Leader Drive)展示的全球最小谐波减速器可用于机器人手指,已实现对外销售;Robotera  的手部模块能完成每秒 10 次点击的灵活操作。这些 “指尖黑科技” 正在提升机器人的精细作业能力。

中外企业的研发路径差异愈发清晰。美国企业多聚焦通用型机器人控制技术,中国企业则倾向于特定场景的应用突破。摩根大通分析认为,这源于国内制造业、服务业对  “场景定制化” 机器人的迫切需求,推动企业快速落地细分领域解决方案。

随着赛事推进与技术突破,人形机器人的商业化落地已并不遥远。数据显示,截至 2025 年,我国现存机器人相关企业超 89.1  万家,近五年注册数量逐年增长,2024 年达到顶峰,广东省、江苏省企业数量占比超 31.3%,产业集群效应显著。

在老龄化加剧的背景下,类似保姆机器人的场景需求尤为突出。这类机器人需要攻克物理智能和社交智能难题,向多源感知、自主决策方向发展。而运动会中验证的平衡控制、群体协同等技术,正是其走进家庭必须掌握的技能。

正如参赛队伍领队所说:“从起跑线到终点线,实则是从实验室到千家万户的距离。” 宇树科技 1500  米夺冠的意义,不仅是一个赛事成绩,更标志着人形机器人在适应人类社会的道路上又迈出了关键一步。当机器人能在跑道上稳定奔跑,或许用不了太久,它们就能在医院、商场、家庭中,与人类协同完成更多复杂任务。

这场在北京上演的 “未来预演”,让全球看到,人形机器人的爆发前夜已近在眼前。

责编:Amy.wu

资讯配图

声明:内容取材于网络,仅代表作者观点,如有内容违规问题,请联系处理。 
机器人
more
“机器人奥运会”北京开赛,宇树1500米摘金
立讯机器人、拓斯达、埃夫特等7个机器人产业基地项目传新进展
10年了,人形机器人还在努力征服衣物
电阻网络+折纸力学,这款可编程折叠组件让机器人拥有了“形态自由”
2025世界人形机器人运动会激情开赛!数百台机器人“冰丝带”上演巅峰对决
上海交通大学高峰:机器人的核心是机构学,不要过度追捧AI通用机器人并非发展最优解!
光谷东智携北京舞蹈学院人机共舞,智元机器人助力勇夺首届世界人形机器人运动会首枚金牌!
苹果2027年发布家用机器人,透视家用人形机器人的全景路径、玩家 |CyberRoboPro
降本超30%!汽车、机器人、医疗用爆款塑料新品亮点抢先看
Sam Altman:AI存在泡沫;宇树机器人夺金,王兴兴:用遥控追求极致速度;蔡浩宇AI游戏上架,27.19元 | 极客早知道
Copyright © 2025 成都区角科技有限公司
蜀ICP备2025143415号-1
  
川公网安备5101560200130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