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大厂,疯狂挖角AI人才

半导体行业观察 2025-08-17 11:37

公众号记得加星标⭐️,第一时间看推送不会错过。

资讯配图

来源:内容来自wsj

大型科技公司对人工智能人才的无尽渴求正威胁着它们的“摇钱树”。


科技公司正在花费数十亿美元雇佣人工智能研究人员,并使用非正统的手段来抢夺最聪明的头脑。这些举措或许能帮助它们在争夺人工智能霸主地位的短期竞争中占据优势,但也可能扼杀它们急需的硅谷创新引擎。


除了高达10亿美元的职位要约,微软(Microsoft)、Meta Platforms、亚马逊(Amazon.com)和谷歌母公司Alphabet都纷纷采取了一种被称为“反向人才收购”(reverse acquihire)的策略:它们不再是收购初创公司,而是直接挖走其创始人及顶尖的人工智能研究人员,或者授权使用初创公司的技术,而将这些公司“剩下的空壳”留给它们自己去寻找新的方向,或被其他公司收购。


去年,微软对Inflection AI就采取了这样的做法,挖走了其首席执行官穆斯塔法·苏莱曼(Mustafa Suleyman)来管理其Copilot AI业务,并向该公司支付了6.5亿美元的授权费。今年6月,Meta也以类似方式对待了人工智能数据标注公司Scale AI,以148亿美元的投资换取了其首席执行官亚历山大·王(Alexandr Wang)及其团队。


这些举动满足了当前顶级科技公司的需求。在它们看来,这场人工智能竞赛是千载难逢的机会,所以这些招聘行动必须迅速完成。它们相对简单,公司无需经历收购后的繁琐整合,就能获得想要的人才和技术。或许最重要的是,在所有这些公司都面临某种形式的反垄断审查的时代,这些操作无需监管部门批准。


对初创公司而言,这同样存在一些好处。被挖走的研究人员在某些情况下能拿到堪比职业运动员的薪水。业内高管表示,尽管风险投资方在这些交易中获得的丰厚回报不多,但至少没有血本无归。


硅谷的文化基础面临挑战


问题在于,这些举措正在挑战硅谷的文化根基。


硅谷的基本交易规则一直都植根于承担巨大风险,以换取同样巨大的回报。尽管大多数初创公司都以失败告终,但那些成功的公司可以获得巨大的成功,为其风险资本支持者带来百倍甚至更高的回报,并让员工(许多人是因股权承诺而被吸引而来)变得富有。


对于风险投资支持的初创公司的普通员工来说,这尤其是一项高风险的业务,因为他们是与一家公司的成败紧密相连的,而不是像一个多元化的投资组合那样。


但对于那些在“反向人才收购”中被掏空或在大科技公司招聘狂潮中被忽视的初创公司员工来说,回报并不丰厚。


今年7月,谷歌以24亿美元的交易掏空了一家名为Windsurf的初创公司后,一些留下来的员工在办公室里哭了。该公司剩下的部分很快被另一家人工智能初创公司收购,但这些员工几乎可以肯定没有获得他们预期的报酬。在谷歌的交易之前,OpenAI曾就以30亿美元收购Windsurf进行过谈判,那本会是一次硅谷常见的收购。


一群科技员工失去一次高薪机会似乎并不那么重要。但硅谷的创新机器之所以能够运转,是因为有一支由非创始人或非顶尖研究人员组成的“大军”在推动它,这支大军包括负责销售、市场、人力资源或作为大型工程团队一部分的员工。而现在,这些人正在受到不公平待遇。


“有大量的员工认同这个体系,这里的历史和传统是:你来到这里,尝试创造一些有价值的东西,如果成功了,每个人都会受益,”风险投资公司Decibel的创始合伙人乔恩·坂田(Jon Sakoda)说。“如果你认为自己拥有一家公司的股份,但实际上却没有,那就会产生信任的丧失。”


如果“反向人才收购”的趋势持续下去,很有可能许多原本敢于加入高风险初创公司的人会更慎重地考虑其他选择。他们可能会直接进入大型科技公司,这对自己来说可能是一条更安全的道路,但这也会使得可供初创公司选择的人才库变得更浅。


大型科技公司的招聘策略最终不仅可能对风险投资家和初创公司造成问题,也可能对它们自己产生影响。根据Dealogic的数据,自2020年以来,微软、Alphabet、Meta和亚马逊总共收购了超过100家公司,并投资了数百家。


2005年,当谷歌以5000万美元收购Android时,它还远非一个家喻户晓的名字,但它已成为该公司移动战略的核心。2015年,亚马逊以3.5亿美元收购Annapurna Labs,为它广泛的定制芯片项目奠定了基础。


很明显,大科技公司在这次人工智能热潮中为何采用当前的策略。但它们每这样做一次,都在侵蚀着正是让硅谷成为无与伦比的科技创新源泉的初创文化。


你认为这场人工智能人才争夺战值得行业为此付出的代价吗?

参考链接

https://www.wsj.com/tech/ai/ai-researchers-hiring-spree-big-tech-5ad03ebd?mod=tech_lead_story

*免责声明:本文由作者原创。文章内容系作者个人观点,半导体行业观察转载仅为了传达一种不同的观点,不代表半导体行业观察对该观点赞同或支持,如果有任何异议,欢迎联系半导体行业观察。


END


今天是《半导体行业观察》为您分享的第4128期内容,欢迎关注。


推荐阅读


一颗改变了世界的芯片

美国商务部长:华为的芯片没那么先进

“ASML新光刻机,太贵了!”

悄然崛起的英伟达新对手

芯片暴跌,全怪特朗普

替代EUV光刻,新方案公布!

半导体设备巨头,工资暴涨40%

外媒:美国将提议禁止中国制造的汽车软件和硬件

资讯配图


加星标⭐️第一时间看推送,小号防走丢



求点赞


资讯配图

求分享


资讯配图

求推荐


资讯配图

声明:内容取材于网络,仅代表作者观点,如有内容违规问题,请联系处理。 
AI
more
RLHF核心专家发声:训练AI的经验告诉我,AGI是工程问题,我们工程师造的是飞机,不是鸟
外媒:管制芯片,阻止不了中国AI
【教育】中小学“AI+教育”蓝皮书:六大落地场景及下一步探索方向
上海数据港、威铂驰、烽火通信、曙光、新华三技术、科华数据出席2025第三届数据中心&AI液冷散热产业链创新峰会
小扎天价薪酬难动FAIR朱泽园!清华学霸放话:死守基础研究,捍卫大模型开源
推理性能超传统 10 倍,群联发布 aiDAPTIV+ 英特尔 AI PC 笔记本方案
追觅「AI双刮洗机械臂」来了!是营销噱头还是实用科技?
可灵 AI 技术部换将;宇树机器人“撞人逃逸”上热搜;邓紫棋自曝投资 AI 公司获 10 倍收益 | AI周报
GPT-8能治愈癌症?阿尔特曼最新万字采访,揭秘AI发展4大瓶颈
深度解读:中国2025年6534亿AI资本支出构成与分配趋势
Copyright © 2025 成都区角科技有限公司
蜀ICP备2025143415号-1
  
川公网安备5101560200130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