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信通院联合脑机接口产业联盟发布《脑机接口技术与应用研究报告(2025年)》

脑机接口产业联盟 2025-08-19 10:54

近年来,随着神经科学、材料科学、信息技术等领域的突破性进展,脑机接口技术快速发展,逐步从实验室研究走向应用,产业应用前景日益明朗。深入分析脑机接口技术的发展历程、技术特点、产业格局及未来趋势,对政策制定、科技研发、行业划定“技术边界”和投融资决策具有重要参考价值。


近期,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简称“中国信通院”)联合脑机接口产业联盟发布了《脑机接口技术与应用研究报告(2025年)》。


资讯配图


报告对脑机接口技术的特点进行剖析,认为其具有创新性、交叉性和前沿性特点,指出该技术的创新发展将依赖于多学科交叉协同。报告认为脑机接口技术具有重要战略意义,是大国竞争博弈的关键领域,从技术视角将脑机接口技术演进规律总结为两横三纵模式发展,从产业生态视角分析了当前产业生态构成、投融资进展和产业化进展。最后对脑机接口未来发展趋势进行展望,提出脑机接口在多重利好因素驱动下,应用前景广阔,科研创新和产业落地将日趋加速,产业生态也将不断繁荣。


报告主要内容

1. 对脑机接口特点进行总结,提炼出该技术具有创新性、交叉性和前沿性三大特点的结论。脑机接口的创新性体现在为人机交互带来重大革新,突破传统交互范式,为智能设备提供直接获取人类意图的途径,实现人脑与外部设备的直接通信,并以颠覆性的技术手段实现人体功能的辅助、增强和修复。交叉性体现在促进了多学科的深度耦合。如信号采集需要融合神经科学、工程学和材料学;信号解码需要计算机科学与神经编码理论协同优化;脑机接口技术的突破引发伦理争议,带动了伦理学与社会科学的协同发展。前沿性体现在双向脑机接口技术可反馈模拟触觉等感觉信息,实现认知增强,在多人脑机接口基础上探索群体意识与协作机制。


2. 指出国内外多元合作持续深化,提出脑机接口在未来的创新发展将深度依赖集智攻关的结论。脑机接口是集神经科学、电子技术、信息技术、先进制造、材料科学等于一体的前沿颠覆性技术,报告通过分析引发全球瞩目的创新成果,发现成功共性之处在于得到多学科、多行业的支持,指出国内外合作呈现出深化、拓展和多元化的趋势,未来脑机接口的创新势必高度依赖跨国和跨界的合作,更强调资源共享、知识互补和生态共建,多元深化的合作也有利于加快脑机接口从实验室走向产业化的步伐。


3. 总结提炼脑机接口技术发展特点和趋势,提出两横三纵发展规律。报告根据脑机接口技术发展规律,将多国从2013年开始相继实施的脑计划作为里程碑,将脑机接口技术发展划分为脑计划前期(1.0阶段)、中期(2.0阶段)和后期(3.0阶段)三个阶段。1.0阶段的脑感知和脑调控技术开环独立发展,原则上并不属于脑机接口技术,但是其发展的极早期形态和基础。2.0阶段脑感知技术交互更加友好,脑调控技术演进为感知式。3.0阶段出现智能化趋势与融合趋势。智能化体现在信号采集与解码智能化,多模态融合与闭环控制智能化,实现自适应学习与个性化校准、产品智能化升级。融合是指多技术手段融合、功能融合和学科交叉融合。


资讯配图

来源: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


报告目录

一、脑机接口分类与国内外布局

(一) 脑机接口分为脑感知与脑调控技术

(二) 脑机接口技术具有创新、交叉、前沿三个特性

(三) 美欧脑计划研究布局与投入

(四) 中国脑机接口政策与区域发展布局


二、脑机接口技术发展现状

(一) 脑机接口技术按双路线发展并分三阶段演进

(二) 技术效能、安全性与应用进展

(三) 技术发展的协同创新模式


三、脑机接口产业发展情况

(一) 产业链全景概况

(二) 全球生态发展趋势

(三) 投融资聚焦下游


四、脑机接口发展展望

(一) 脑机接口技术创新不断进阶

(二) 脑机接口产业生态格局加速构建

(三) 投融资体系发展更加多元包容共享


主要专家简介


资讯配图

中国信通院知识产权与创新发展中心未来产业与创新发展研究部主任工程师,高级工程师

周洁

脑机接口产业联盟系统与行业应用组主席。具有丰富的脑机接口产业研究经验,多次支撑相关部委的脑机接口政策规划和决策,发布多份脑机接口研究报告。


资讯配图

中国信通院知识产权与创新发展中心工程师,博士

成苈委

主要从事脑机接口方面研究工作,先后参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北京市自然科学基金等项目研究,参与支撑相关部委脑机接口政策规划与报告起草。


更多精彩,敬请阅读解读PPT。

资讯配图

1

资讯配图

2

资讯配图

3

资讯配图

4

资讯配图

5

资讯配图

6

资讯配图

7

资讯配图

8

资讯配图

9

资讯配图

10

资讯配图

11

资讯配图

12

资讯配图

13

资讯配图

14

资讯配图

15

资讯配图

16

资讯配图

17

资讯配图

18

资讯配图

19


下载方式:关注“脑机接口产业联盟”公众号,后台回复“脑机接口2025”


版权声明:本报告版权属于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和脑机接口产业联盟,并受法律保护。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本报告文字或者观点的,应注明“来源: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脑机接口产业联盟”。违反上述声明者,编者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撰写团队联系方式:

中国信通院

知识产权与创新发展中心

周洁

13811504620

zhoujie@caict.ac.cn    



声明:内容取材于网络,仅代表作者观点,如有内容违规问题,请联系处理。 
接口 脑机
more
资讯速递 | 最新BCI开源软件平台:无代码开发脑机接口
广东省医保局为脑机接口定价!脑机接口临床应用正在加速
前沿 | 脑机接口内心言语解码新突破,用户可沉默或锁定系统
ICLR2025:脑机绘影,中科院自动化所Mind-Animator从大脑信号中解码出动态视频
中美脑机争霸战:90%专利背后的技术卡位战
脑机接口首次“偷听心声”!无需肌肉动嘴,74%准
中国信通院联合脑机接口产业联盟发布《脑机接口技术与应用研究报告(2025年)》
脑机交互助力康复健康-姬械机携手医学科技公司进行智能康复设备升级!
情感脑机新进展!脑机海河实验室刘爽团队首次提出可解释性多频段多脑区融合模型
脑机接口的"政策杠杆":当资本遇见国家战略
Copyright © 2025 成都区角科技有限公司
蜀ICP备2025143415号-1
  
川公网安备5101560200130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