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高工人形机器人行业群,加微信:13692257554,出示名片,仅限人形机器人及具身智能产业链相关企业

8月14日,在首届世界人形机器人运动会上,PNDbotics凭借一台名为Adam的机器人惊艳亮相。
Adam先在武术比赛中拿下冠军,凭借丝滑流畅的动作,成为名副其实的“武状元”。随后,又在100米障碍赛中,以唯一完赛的全尺寸机器人选手脱颖而出,一举吸引全场目光。
除了在赛场上,在运动会开幕式上的“能量方块点亮仪式”中,Adam就已经惊艳全场,它以一连串流畅、优雅的动作完成传递,成为整场开幕式最吸睛的一幕。

没有铺天盖地的舆论造势,PNDbotics只用一件事说明了自己:
让机器人在最真实的场景里展现强大性能。
冠军不是偶然,是真功夫的展现
本届人形机器人运动会设有多个极具挑战性的赛项,从奔跑竞速到实战表演,无一不对机器人运动控制与系统稳定性提出了极高要求。
在武术决赛中,PNDbotics的Adam机器人凭借31.050的高分斩获桂冠,其动作流畅度、节奏控制与姿态稳定性均获得评委一致好评;在百米障碍这一公认高难度的项目中,Adam更是成为唯一顺利完赛的全尺寸人形机器人。
这两项成绩背后,是Adam高自由度关节设计所带来的强大动态能力,以及其控制系统的高稳定性。
尤其是在百米障碍赛中,对全尺寸人形机器人而言,一旦中途摔倒就必须拉出场外重新启动,这几乎等同于失去在规定时间内完赛的机会。
因此Adam选择了“稳中求胜”的策略,用零摔倒、零误差完成了比赛,显示出极高的系统鲁棒性。
这不是一场靠运气赢下的比赛,而是一次技术实力的公开检阅。
真正的自研,从执行器开始
如果说比赛是表演的舞台,那技术底座才是支撑表演的幕后。
PNDbotics拥有从执行器、电机、驱动器到整机本体的全栈自研能力,其核心团队已在机器人底层领域深耕十余年。此次比赛中亮相的Adam,以及新发布的Adam-U,正是他们自研体系的集中体现。

Adam采用高度仿生的整体构型:167cm的身高、60kg的体重下,可配置25–43个高自由度关节;
在腰部,PNDbotics首创的V字形结构取代了传统的“直腰”方案,显著拓展了动态扭转和屈伸范围,不仅让动作更接近人类,也在复杂地形与高扰动环境中提升了平衡性与自适应能力。
在零部件层面,Adam配备了7款自研PSA系列一体化执行器,力矩覆盖60N·m至340N·m,分布在髋、膝、肩等关键关节。

PNDbotics自研PSA系列一体化执行器
每个执行器都集成了电机、减速器、编码器与伺服驱动模块,形成可快速部署、易于维护的标准化系统,使得机器人能够在高负载和精细控制之间灵活切换。
与此同时,Adam还搭载了自研PND-Network通信系统,确保在高动态动作过程中保持信号传输的稳定与高效,为整机的流畅运动与控制精度提供了保障。
值得一提的是,Adam也是美国独角兽企业Skild AI所选定的训练平台硬件,成为其具身大模型训练的标准整机。

这一合作既体现了PNDbotics在结构稳定性、接口开放性与软硬协同方面的深厚积累,也让外界重新审视中国人形机器人企业在技术底座上的实力。
结语
当许多企业还沉迷于demo视频时,PNDbotics选择直接把机器人送上了最难的赛场。
他们让Adam在全公开的竞技场上,完成武术表演、通过百米障碍,用“零摔倒”的成绩单,证明了什么叫真正可控、可用、可部署。
从执行器到整机系统,PNDbotics打磨的是一个真正能“上场打仗”的机器人,而非舞台上的模型或镜头下的特效。
在运动会这样的高压环境中,所有参数与故事都要为实战让位。PNDbotics之所以能成为“武状元”,靠的不是叙事,而是实力。
未来,能不能跑得快,也许还有很多变量。但谁已经准备好走得稳、抗得住,这场比赛已经给出了答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