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空经济正迎来前所未有的政策红利期。今年以来,全国已有超过20个省市密集出台专项扶持政策,从适航认证补贴到基础设施建设,从航线运营支持到应用场景奖励,各类专项资金规模已达百亿级。对于低空经济企业而言,政策申报能力已成为核心竞争力。
随着8月底多个重点城市政策窗口关闭,企业申报进入倒计时。本文梳理出低空经济企业必须抢抓的6类专项资金,助您在政策红利期赢得先机。

01 适航取证与研发创新资助
适航认证是低空航空器商业化运营的前置条件,也是企业获得大额奖补的关键突破口。合肥市对载人eVTOL适航取证给予1500万元资助,大型和中型无人驾驶航空器取证分别补贴500万元和300万元,单个企业最高可获3000万元。
该政策要求航空器在2024年6月20日至2025年6月19日期间完成交付或运营,且按照就高不重复原则奖补。
研发创新资助方面,深圳市龙岗区对承担市级低空领域重大基础设施建设的平台给予连续三年运营补贴,首年补贴比例达40%,每年最高4000万元。申报主体需与区政府签订合作协议,并在龙岗设立分支机构。
02 基础设施建设与运营补贴
低空基础设施是产业发展的物理底座。合肥市对建设eVTOL/无人机起降点、智能起降柜机、充换电站等设施,按实际投入的10%-15%给予补贴,单个起降点最高补贴100万元,单个企业年度补贴上限500万元。
广西贺州作为全国首批民用无人驾驶航空试验区,累计投入1亿多元用于城市空中交通无人机测试,争取2.3亿元专项债支持无人机智能制造产业园建设,建成8个起降点网络。
低空试飞场地运营同样享受补贴。合肥对提供试飞服务的场地按100元/场次补贴,要求单次试飞时间超1小时且拥有5人以上专业团队,单个企业年度最高补贴100万元。
03 低空载人及物流航线补贴
航线运营补贴直接降低企业商业化成本。在载人eVTOL领域,合肥市对经民航部门审批的航线分类补贴:观光旅游类航线每人100元/架次,市内交通类每人200元/架次,单个企业年度补贴上限600万元。要求航线年度执行不少于100架次,单次飞行时长超5分钟。
沈阳航产集团开通东北首条无人机血液运输航线,使急救血液配送时效提升70%,并计划将网络拓展至周边城市。
无人机物流配送补贴更具规模效应。合肥按机型分级补贴:微轻小型无人机(30元/架次)、中型(50元/架次)、大型(100元/架次),单个企业年度最高补贴1000万元。明确要求空载飞行不纳入统计,确保补贴精准性。
04 应用场景拓展与示范奖励
场景创新是低空经济价值实现的终极路径。广西贺州形成的 “南疆警鹰”空中警务系统,实现从无人机单兵作战到空地一体智慧巡防的跨越,已用无人机热成像定位找回83名走失群众,开展5300架次联合巡防。
农业领域迎来专项扶持,厦门市首次将农民个体纳入农用无人机购置补贴对象,根据机型给予6000-14400元定额补贴。申请需满足四个条件:持操作证书、完成实名登记、投保保险、年度作业量超100亩。
沈阳市创新推出 “平急两用”无人机配送模式,在大东区完成超百架次日用品配送,沈北大学城无人机快递时效提升3倍。该市计划三年内建成覆盖全市的“三级航路网”。
05 创新产品及首台套认定奖励
创新产品认定是获取政府采购和市场背书的重要通道。南京市对低空经济领域的首台(套)重大装备、首批次新材料、首版次软件给予专项支持,要求产品主要技术指标达到国内先进水平,并拥有发明专利等自主知识产权。
申报企业需满足“上年度研发费用不低于100万元且占营收比重超3%”的门槛,2025年申报窗口将于8月31日关闭。该政策特别放宽了对填补国内市场空白产品的销售要求,允许提供用户试用报告替代销售数据。
06 产业基金与融资支持
资本助力加速企业成长。2025年8月,陕西未来低空产业股权投资基金完成设立,总规模15亿元,由西安航投未来资本管理集团主导,重点投资无人机研发制造、低空交通管理、航空物流等领域,计划5年内培育3-5家行业龙头企业。
沈阳采用国资引领模式,航产集团联合城投集团等共同出资1.1亿元成立低空经济产业发展公司,构建覆盖“基建-运营-服务”的全链条国资矩阵。
深圳迅路创新科技、爱生技术等低空经济企业近期相继完成A轮融资,红杉中国、启明医疗等机构加速布局,显示资本市场对成熟应用场景的高度认可。

企业申报策略建议
建立动态政策情报体系:设立专人跟踪重点地区工信、发改部门官网,关注窗口期变化。合肥市政策申报截止8月26日,南京市创新产品申报8月31日截止,政策红利窗口期正在收窄。
提前规划资质布局:适航认证(TC/PC/OC)周期通常需12-18个月,要对照政策有效期倒排取证计划。贺州试验区建设经验表明,政企协同申报空域资源能有效缩短审批时间。
注重数据资产留存:航线补贴申报需提供后台飞行数据、交易凭证等全链条证据。合肥明确要求物流配送补贴排除空载飞行,企业应建立符合审计要求的运营数据归档系统。
联合申报与生态合作:沈阳国资联合科技企业共建“人工智能+”低空管理平台,龙岗区要求平台企业需与政府签订合作协议。企业应主动参与政府主导的示范工程。
关注政策试点与区域联动:东北地区低空运行管理中心实现跨省飞行“一次申报、全域通行”,贺州试验区经验正向大湾区推广。企业可借力区域合作机制突破属地限制。
低空经济政策竞争已进入白热化阶段。各地政府正通过“政策+基建+场景”的组合拳构建产业生态2,而企业申报专项资金的战略能力,将直接影响其在万亿级市场中的占位。
把握政策红利,方能制胜云端。
政策如翼,助飞低空。那些懂得借力政策东风的企业,终将在云端赛道中率先冲线。
参考资料来源
《补贴兑现截止8月26日!2024-2025年度合肥市支持低空经济发展若干政策申报条件时间流程及材料清单》- 安徽科技项目申报平台
《广西贺州深化民用无人驾驶航空试验区建设》- 经济日报
《关于组织开展2025年南京市创新产品申报的通知》- 南京市中小企业服务中心
《关于开展2024-2025年度合肥市支持低空经济发展若干政策申报的通知》- 合肥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厦门推出农业设备购置补贴新政策》- 厦视新闻
《深圳市龙岗区支持低空经济产业发展实施细则》- 龙岗区政府
《沈阳低空经济开辟振兴新航道》- 沈阳日报
《万亿低空经济又有基金落地》- 投资家网

免责声明:我们尊重原创,也注重分享。文中部分素材来源网络公开数据、资源,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以上仅供参考学习交流,不做投资建议)
2025 低空经济 50 个创新方向!这 10 个赛道将诞生独角兽
低空经济写入政府工作报告!2025 年这三大政策信号必须抓住
从 0 到 1 构建低空经济商业模式:这几步千万别走错—— 政策、技术、场景三位一体的破局之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