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 家厂商瓜分 51 亿订单
中国移动今年最大一笔 AI 订单,近日彻底剧透完毕。
8 月 18 日,最后一批名单落地:中兴 8.85 亿拿下最大包,新华三、浪潮跟跑,三家合计卷走 17.31 亿。
加上前两批,总共 51 亿、7058 台推理服务器被 9 家厂商瓜分,创下今年公开标最大金额。
今年 5 月,中国移动发布招标公告,计划采购 AI 通用计算设备(推理型)7058 台,分为 6 个标包。
其中 1-4 包是 “类 CUDA 生态” 设备,总价超 17 亿,被中兴、新华三、浪潮这几个服务器圈的 “老大哥” 拿走;另外 5-6 包是 “CANN 生态” 设备,总价约 34 亿,落到了河南昆仑、华鲲振宇这些做昇腾算力的厂商手里。
中兴夺魁关键
本次招标,中兴正是靠 “最低报价 + 双生态适配(CUDA+CANN)+ 电信级稳定性” 锁定优势。
除了报价合适,另一关键因素是会玩两种芯片:CUDA 与 CANN。前者是英伟达护城河,后者是华为昇腾阵营。
这次 CUDA 包金额最大,中兴是少数同时具备与英伟达 GPU(CUDA 生态)和华为昇腾(CANN 生态)适配的能力,兼容性广。
此外,中兴做通信设备出身,有 “电信级” 的研发功底,最近几年它还把智算当成重点发力方向,在稳定性、可靠性上贴合长期运营需求。
中国移动的 “算力野心”
AI 服务器主要分为 “训练型”(类似老师备课,负责模型研发)与 “推理型”(类似学生考试,负责模型应用落地)。
现在 ChatGPT 类应用天天考试,移动此次大规模采购推理服务器,意在搭建完善的 “AI 应用考场” —— 为自研的 “九天” 大模型提供底层算力支撑,未来用户拨打 10086 客服、办理宽带业务、刷移动视频平台时,背后的智能交互、个性化推荐等功能,都将由这批设备提供算力支持。
根据中期业绩会透露,中国移动智算规模已扩至 33.3 EFLOPS,AI 直接收入也飙到 “几十亿” 量级。
这一数据背后,是运营商角色的深层转变:不再满足于做 “数据传输管道”,而是通过搭建算力基础设施,将 AI 能力出租给政府、银行、制造企业等 B 端客户,赚取 “算力差价” 与 “模型服务收益”,逐步向 “AI 模型运营商” 转型。
这场服务器招标,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未来三年 AI 算力市场的座次表。有人虽然坐在头把交椅,但椅子四条腿里三条还踩在别人的地基上,下一回合谁翻盘,剧本还没写完。


「往期推荐」
数千万美元!文远知行获东南亚巨头投资,未来将大规模部署Robotaxi



「商务合作」
张先生:18594278240(同微)
Email:zhangsihan@ofweek.co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