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6支顶尖高校队伍竞技“机器人+AI”,百度搭建技术落地实践平台提供硬核支撑

百度AI 2025-08-21 18:00
资讯配图

8月5日,第二十七届中国机器人及人工智能大赛全国总决赛在苏州职业技术大学圆满落幕。作为国内规模最大、影响力最强、专业水平最高的机器人类学科竞赛之一,本届赛事吸引了全国1200余支队伍、3000余名学生齐聚苏州,围绕“机器人+人工智能”领域展开巅峰对决。其中,百度智能云智能服务机器人赛项备受瞩目,凭借技术与实践的深度融合,为行业呈现了一场高水平的科技盛宴。


资讯配图


资讯配图

百度智能云智能服务机器人赛项赛-来源 CCTV13


闭幕仪式上,中国机器人及人工智能大赛组委会主席朴松昊,苏州职业技术大学党委副书记、校长陈峻,吴中区委常委、副区长张伟,哈工大苏州研究院院长郭君巍等嘉宾出席闭幕式,朴松昊教授在闭幕致辞中表示,本届赛事充分展现了新一代青年科技人才的创新活力和专业素养,鼓励青年选手以此次赛事为起点,勇敢追梦、持续探索,在更广阔的科技舞台上书写属于自己的精彩篇章。


资讯配图
资讯配图

大赛组委会主席朴松昊教授

百度智能云智能服务机器人


▎赛项核心:技术落地实践平台搭建,百度智能云一见提供硬核支撑


百度智能云智能服务机器人赛项以搭建技术落地实践平台为核心,模拟真实餐饮服务场景,重点考验选手在机器人自主导航、视觉识别、智能交互等方面的综合能力。该赛项依托百度智能云一见平台,参赛机器人搭载一见 EdgeBoard 边缘计算卡,可实现视觉目标检测、字符识别等功能,并通过移动、机械臂抓取、人机交互等操作完成全流程餐饮服务任务。


百度智能云一见平台在赛项中表现突出:在视觉目标检测上,能精准识别餐盘、餐具及各类菜品;在字符识别上,可高效解读菜单文字信息,为机器人服务提供精准指引,有效保障了机器人在复杂场景中的稳定运行,为参赛队伍营造了公平竞技的技术环境。


资讯配图
资讯配图
资讯配图
资讯配图


赛事历程:层层选拔显实力,顶尖高校竞巅峰


本届百度智能云智能服务机器人赛项竞争激烈,经过院校选拔赛、分区赛、全国赛线上初赛的多轮严苛筛选,36支顶尖高校队伍最终晋级全国总决赛线下比拼。最终,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北京信息科技大学、中国人民解放军国防科技大学、苏州职业技术大学、电子科技大学等15所高校的队伍凭借扎实的技术功底和创新方案斩获国家级奖。


资讯配图
资讯配图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的“啊吧啊吧”团队

北京信息科技大学“BXK 商服1队”  


资讯配图
资讯配图

苏州职业技术大学“灵犀智行”队

国家一等奖奖牌


▎创新亮点:产业需求驱动技术创新,多领域探索结硕果


参赛队伍中涌现出诸多结合实际需求的创新案例,彰显了“产业需求+技术创新”的融合价值。


京信息工程大学“啊吧啊吧”团队针对性优化视觉模型训练(对比研究训练次数、数据集拍摄角度与光线影响),并细致调整机械臂夹取策略,以细节优化提升系统稳定性;电子科技大学“DELTA 智能餐饮”团队则在自主建图、点餐信息获取、智能避障、收银结算等全流程任务中,展现了对机械设计、传感器技术、机器视觉等多领域知识的综合运用能力。北京信息科技大学“BXK 商服1队”团队聚焦“智能+用户体验”,通过语音点餐、智能扫码收款、智能产品推荐等功能提升餐饮服务智能化水平,同时探索技术在城市垃圾分类处理、医疗引航等跨领域的应用可能;苏州职业技术大学“灵犀智行”队面对光照变化、路径拥堵等极端场景,通过反复调试 SLAM 建图、视觉识别与机械臂控制算法,实现了服务流程的流畅运行。


▎竞赛故事:纸箱搭建的“战场”上,他们用坚守点亮科技梦想


电子科技大学“DELTA 智能餐饮”团队的实验室里,十来个快递纸箱被改造成模拟餐桌,成了他们的专属训练场。江德杰、李涛、梁可馨三位队员围着这些纸箱,反复调试机器人的导航与抓取精度。暑假的校园,实验室灯光彻夜通明。团队发现机器人在暗光环境下视觉识别精度波动,在指导教师刘洋、于慧君老师的指导下,三人立刻分工:李涛调整飞桨模型参数,梁可馨测试边缘计算卡响应速度,江德杰用手机闪光灯模拟光线变化,蹲在纸箱旁记录误差数据。键盘声与机器嗡鸣交织,汗水浸湿衣衫。经过上百次优化,当晨曦透进实验室时,机器人在昏暗灯光霞能稳稳“端”起纸箱餐盘灵活穿梭。连续熬了数个夜的他们相视一笑,这些纸箱见证着执着,深夜灯光照亮了科技追梦路。


资讯配图
资讯配图

电子科技大学的同学用纸箱模拟餐桌搭建训练场,通宵开发调试


赛事价值:产学研协同发力,人才培养与技术转化双提升


对高校而言,该赛项成为理论落地的“练兵场”,苏州职业技术大学将专业核心课程与赛事规程深度融合,实施“课赛融通”教学模式,引导学生在真实场景中锤炼 AI 算法开发与系统集成能力;湖南女子学院“YXL”团队聚焦养老产业痛点,将服务机器人赋能养老产业,为服务机器人技术在养老领域的应用提供了新方向,像类似实践案例,能让学生更精准地把握行业需求,提升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对企业来说,可从参赛案例中获取真实场景的技术灵感,加速产学研转化进程。比赛间隙,参赛选手积极交流经验,分享研发心得,形成了良好的学术氛围,跨校、跨团队的交流合作进一步推动了人工智能与机器人技术的发展。


▎未来展望:百度智能云一见持续发力,助力技术落地与人才培养


百度智能云一见始终深耕 AI 技术落地,此次深度参与赛事是其践行技术赋能使命的生动体现。通过与高校、科研机构及行业伙伴的合作,不仅为学生搭建了展示才华的平台,更推动了技术与产业需求的精准对接。


未来,百度智能云一见将持续优化赛项设置,深化校企合作,推动人工智能技术真正走进生活、服务产业,为机器人与人工智能行业培养更多懂技术、接地气的复合型人才,注入持续发展新动力。


资讯配图
资讯配图
资讯配图
资讯配图


声明:内容取材于网络,仅代表作者观点,如有内容违规问题,请联系处理。 
AI 机器人 高校 百度
more
WAIC现场的AI新云担当:九章智算云百元解锁普惠算力,向高校发放“算力平权”补给
中国人形机器人专利TOP 10高校
大会发布 | WAIC 2025 Future Tech:国家政策赋能,高校AI创业项目引领创新浪潮
【教育】毋娟|生成式人工智能赋能高校外语教育的现实困境与推进路径
活动预告丨2025全国高校人工智能通识与基础课程建设研讨会(第二轮)
高校「低空学科」大爆发:人才争夺战已经打响
国产算力进驻顶尖高校,让校级平台跑出产业速度,鲲鹏昇腾背后助力
【通知】全国高校具身智能师资培训(第一期)
资讯 | 东部战区总医院临床进展、中南医院脑机接口技术介绍、高校开设脑机接口相关本科专业、爱朋医疗/ONWARD新进展
中国高校第一省,又变了
Copyright © 2025 成都区角科技有限公司
蜀ICP备2025143415号-1
  
川公网安备5101560200130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