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近日,有消息人士称,曾红极一时的 AI 聊天机器人公司 Character.AI 苦于运营 AI 模型的高昂成本,正在权衡两个选择:要么可能被出售,要么筹集新的资金。这几周,该公司与潜在买家、银行家以及员工进行了磋商。
若该公司被出售,买家将获得其应用程序和网站,这些平台上托管着由该初创公司及独立创作者设计的聊天机器人。这些机器人外形类似动漫角色、名人以及历史人物。一位直接了解相关对话的人士透露,高管们还与投资者探讨了“以超过 10 亿美元的估值筹集数亿美元资金”的事宜。
在裁员 5% 且创始人们离职加入谷歌仅一年后,Character.AI 再次走到了十字路口。
2021 年,Character.AI 由前谷歌工程师 Noam Shazeer 和 Daniel De Freitas 创立,并迅速成为 AI 热潮中的佼佼者。据了解,该公司总共筹集了 1.93 亿美元资金,其中包括 2023 年由安德森・霍洛维茨基金领投的 1.5 亿美元 A 轮融资,这轮融资使其估值达到 10 亿美元(约合人民币 71.8 亿元)。
随后,该公司的融资之路就不顺利起来。有外媒曝出,Character.AI 进入了融资困难期,正在努力寻求 Meta 和其他大厂的并购。
2024 年 8 月,该公司迎来了一次来自谷歌的“反向人才收购” 交易,让 Shazeer 和 De Freitas 两位联合创始人以及二十多名研究人员都离开去到了谷歌的 AI 部门,参与 Gemini 项目的研发。并且,谷歌在这场交易中获得了 Character.AI 模型的非独家许可。为了促成这次的人才回归, 谷歌支付了 25 亿美元(约合人民币 179.5 亿元)的巨额资金。
在他们离开后,Character.AI 的员工接管了这家如今约有 70 人的初创公司。今年 6 月,Character.AI 聘请前 Meta 和 Brex 高管 Karandeep Anand 担任首席执行官。
接任后,Anand 带领该公司转向娱乐和创意互动领域,将重心从宏大的通用 AI 目标转向了角色扮演、虚构场景以及旨在提高用户参与度的新功能。本月,这家初创公司推出了一个社交动态板块,用于分享 AI 生成的视频以及协作创作的内容,同时还承接了来自 Yelp 和 Webtoon 等品牌的广告业务。该公司表示,Feed“推倒了消费和创作之间的墙”,并将 Character.AI 推向“AI 驱动的娱乐”。
现在,Character.AI 的大部分收入来自为用户提供聊天机器人语音通话等高级功能,每月收费 9.99 美元。
到 2025 年初,Character.AI 的月活跃用户已超过 2000 万,其中超过一半是 Z 世代或阿尔法世代,女性占比 55%。用户平均每天在该应用上花费 75 分钟,每月创建超过 900 万个角色。这款移动应用的下载量已突破 4000 万次,其 “场景”(交互式 storytelling)、“阿凡达特效”(动画头像)和 “想象”(聊天驱动的视频创作)等功能保持着稳定的增长态势。
此外,广告和奖励机制也为其收入贡献了力量。据外媒报道,这家初创公司预计到年底年化收入将达到 5000 万美元(约合人民币 3.6 亿元),高于上月的约 3000 万美元。若以 10 亿美元的估值计算,该初创公司的估值约为近期收入的 33 倍,与其他 AI 应用程序大致相当。
尽管如此,Anand 承认,公司最近才开始认真关注 monetization 问题,而 AI 基础设施的成本高得令人难以承受。在创始人及技术负责人离开后,该公司停止了自主模型的研发,如今依赖于 DeepSeek、Meta 等公司的开源模型。Anand 表示,这些模型比内部系统性能更优,且运行成本更低。然而,此举虽然降低了研发开支,但 Character.AI 每月的运营成本仍估计高达数百万美元。
全行业融资放缓进一步加剧了该公司的财务压力。训练和运营生成式 AI 模型需要数十亿美元的资金,而投资者们正收紧钱袋。另一方面,像 Chai、Janitor AI 和 Replika 等 Character.AI 的竞争对手,又凭借更少的内容限制(尤其是在不适合工作场合的聊天内容方面)吸引走了部分用户。
与此同时,这家初创公司受到了监管机构和立法者越来越多的关注,并正面临两起诉讼,其被指控向儿童传播有害内容。2024 年 10 月,一名 14 岁男孩的母亲提起诉讼,指控该平台促成了有害的情感联系,导致其儿子自杀。今年,得克萨斯州检察长 Ken Paxton 对 Character.AI 和 Meta 展开调查,指控它们以心理健康相关宣传误导儿童。
华盛顿的参议员们也对该平台给未成年人带来的风险提出了质疑。加利福尼亚州则已推进一项法案,旨在规范 AI 陪伴聊天机器人的使用。参议院第 243 号法案是美国首批试图规范 AI 伙伴的重要举措之一,尤其关注其对未成年人的影响。该法案将要求聊天机器人公司禁止使用鼓励用户使用的奖励机制,向用户发送聊天机器人并非人类的提醒,并进行定期审计等。
此后,Character.AI 加强了信任与安全方面的工作。目前,其 70 名员工中约有 10% 从事这一领域的工作,该公司还推出了年龄验证、18 岁以下专属模型以及家长监管工具等功能。但问题依然存在 —— 有用户抱怨过滤机制过于严格,而且该平台因机器人模仿名人而面临版权问题。据悉,为缓解这一问题,公司正在探索官方合作模式。
作为现任的 CEO,Anand 将 Character.AI 定位为一个 “多模态用户生成内容平台”,兼具社交媒体和 AI 乐园的特点。但这一愿景能否持续,取决于该公司接下来的发展。
如果 Character.AI 选择出售,可能会吸引那些希望加强人工智能驱动娱乐业务的大型科技公司。如果选择融资,新注入的资金或许能让它有时间改进产品、扩大 monetization 规模并加强安全措施。
无论 Character.AI 选择哪条道路,都凸显出一个更大的行业挑战:消费级 AI 的运营成本高得惊人。即使拥有数千万用户且收入增长稳健,推理和基础设施的成本也在削弱其发展势头。而且这可能预示着,随着炒作周期与经济现实碰撞,其他消费级 AI 初创公司将会面临怎样的境遇。
参考链接:
https://www.theinformation.com/articles/character-ai-talks-sell-raise-money-year-founders-depart
https://www.pymnts.com/news/artificial-intelligence/2025/character-ai-explores-sale-or-new-funding-amid-rising-costs/
https://techstartups.com/2025/08/20/character-ai-in-talks-to-sell-or-raise-new-funding-as-chatbot-costs-pile-up/
声明:本文为 AI 前线整理,不代表平台观点,未经许可禁止转载。
后续我将通过微信视频号,以视频的形式持续更新技术话题、未来发展趋势、创业经验、商业踩坑教训等精彩内容,和大家一同成长,开启知识交流之旅
欢迎扫码关注我的微信视频号~

今日荐文
首个为手机而生的通用Agent?!苹果做不到的事,“野路子”智谱抢先实现了
突发 | 字节跳动开源 Seed-OSS 模型:36B 参数,Apache-2.0 许可,网友:这才是开源的正确打开方式
上线8个月、ARR破亿美元,45人团队每天支持用户构建 10 万个项目!CEO分享用人秘籍:高薪员工不一定是万金油

你也「在看」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