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欢迎关注具身智能大讲堂

8月19日,361度股价收获连续第二个交易日上涨,截至收盘报 6.13 港元,市值达到127亿港元。相关消息显示,361度正与斯坦德机器人达成战略合作,双方计划为机器人研发服装、鞋类及具身智能材料等装备。

此举引发行业内广泛关注,有分析人士指出,361度重点布局的机器人穿戴及智能材料研发领域长期来看潜力巨大,但目前尚处市场培育期。虽然可能引发部分运动品牌的跟随,但短期内难以成为行业普遍趋势。
1► 运动品牌 开始押注具身智能赛道
公告显示,361度将与斯坦德机器人成立专注于AI智能领域的合资公司,并共建 “未来运动探索实验室”,研发机器人适用的服装、鞋类、配饰等装备(机器人穿戴),在具身智能机器人材料领域建立战略合作关系,推动传统鞋服制造与人工智能的深度融合,加速智造与零售产业价值链的变革。

斯坦德机器人由哈尔滨工业大学毕业生王永锟在2016年创立,是全球领先的工业智能移动机器人解决方案提供商和工业具身智能机器人解决方案的先驱。
该公司自主开发多传感器融合定位、多层级语义地图等前沿技术,拥有自主研发的工业智能移动机器人操作系统(SROS),通信高效、安全可靠。控制器采用异构多处理器架构和工业级设计,确保稳定运作。技术可实现超 2000 台机器人在同一系统协同,保证工作效率最优。

公司产品覆盖300 - 2000kg 载重的系列化标准平台,支持差速和全向类型,且开放电气接口和通信协议,方便二次开发。通过增加自由度与结合 AGI 技术,突破应用场景。智能机器人能满足不同场景需求,可支持工厂绝大部分类型载具的转运。目前,斯坦德已服务全球超 400 名客户,在消费电子、汽车、半导体等众多行业积累了丰富经验。

资料显示,斯坦德在2017年4月至2024年5月间,共完成7轮融资,募集资金约7.47亿元。Pre-A轮融资前,其估值仅5800万元,而在2024年5月的D轮融资后,投后估值飙升至21亿元,增长幅度高达35倍。其主要投资机构涵盖小米旗下基金平台、博华资本、梁溪投资、江苏博尚、国科投资、鸿泽投资等。

值得关注的是,2025年6月23日,斯坦德机器人(无锡)股份有限公司向港交所递交招股书,计划依据第18C章规则在港交所主板上市,保荐人为中信证券和国泰君安国际。若成功上市,斯坦德机器人有望成为 “工业具身智能第一股”。

不过斯坦德机器人的经营业绩并不乐观,相关数据显示,斯坦德机器人近三年累计净亏损达 2.73亿元,一定程度上引发了市场对其盈利能力的质疑。
2► 业绩承压下 开辟机器人新赛道 361度能否追上第一梯队?
相关数据显示,316度今年上半年公司营收57.05亿元,同比增长11%;净利润8.58亿元,同比增长8.6%,两项增速均较去年同期的19.25%和12.23%明显放缓。更值得注意的是,今年上半年的毛利率虽较上年有所提升,达到41.5%。但与安踏、李宁等头部品牌仍有明显差距。

从业务结构看,361度正面临双重挑战:一方面,线下渠道中76%的门店集中于三线及以下城市,下沉市场依赖度高;另一方面,尽管儿童业务(营收占比 22.1%)和电商业务(同比增长 45%)表现亮眼,但难以抵消主品牌增长乏力的影响。

在此背景下,押注机器人穿戴赛道成为其战略突围的重要一步。有产业观察人士表示,316度此举在于中长期市场布局,与斯坦德机器人的合作在短期内难以贡献实质收益,不过却为品牌注入了科技属性的想象空间。
3► 为机器人穿外衣 是商业噱头还是落地刚需?
尽管361度的跨界动作引发资本市场关注,但行业对机器人穿戴赛道的前景仍持谨慎态度。目前该领域尚处于市场培育期,既没有成熟的产品标准,也缺乏规模化的应用场景。

值得一提的是,工业机器人目前对防护装备有特定需求,包括防尘、防水、耐高温(最高达1000℃)、耐腐蚀、防静电、阻燃隔热等,但消费级服务机器人的穿戴需求尚未显现。即便技术成熟,从实验室产品到产业化落地,可能需要5-10年的培育周期。
4► 不止361度!安踏、李宁、特步早已进行跨界探索
值得注意的是,361 度并非孤例。近年来运动品牌纷纷加码科技研发,安踏布局可穿戴设备,李宁探索智能材料,均试图在传统业务外寻找新增长点。

2025年6月19日,安踏、宇树科技、香港理工大学南京技术创新研究院三方共同启动 “人形机器人运动科学联合研究基地”。合作聚焦三方面,分别是人形机器人运动科学数据采集与分析、运动鞋服行业全价值链智能化场景开发及机器人专用运动装备的系统性研发。活动现场安踏的人形机器人研究员 “安小壮” 亮相,其能单日完成 300 人次足型扫描,相比传统的人类研究员,机器人没有时间限制也不会疲倦,可以实现数据的重复采集。报道显示,研究基地后续还会接入香港理工大学开发的柔性电子皮肤,以更精准地捕捉足部数据。

2025年7月李宁与北京人形机器人创新中心签署战略合作协议,成立全国首个 “人形机器人运动科学联合实验室”。重点围绕人形机器人运动科学数据采集与分析、人形机器人与具身智能技术在终端门店的应用两大方向开展研究。在实验室揭牌仪式上,穿着李宁赤兔8 PRO 跑鞋的“天工”机器人展示了动态运动能力,其后续将为李宁专业运动装备的研发提供精准的数据支撑。

此外早在今年4月,北京亦庄半程马拉松暨人形机器人半程马拉松赛中,“海派机器人” 与 “逐日行者队” 的机器人穿着特步儿童“氢风8.0护足跑鞋”参赛。6月29日,特步再度携手宇树科技,让机器人穿着其跑鞋亮相法国凡尔赛宫皇家跑,借此展现特步跑鞋面对更大冲击力时,良好的缓震性能及结构强度等。
5► 结语与未来:
机器人穿戴市场的布局,更像是对未来产业的一次押注,这个回报周期往往比本体、模型更久,也更加具有不确定性。传统运动品牌面对业绩增长天花板,开拓新赛道能否成功,不仅取决于机器人的商业化落地进度,更依赖于机器人产业生态的成熟速度。
END
往
期
精
选
科技热点
大咖观点
热点评论
新品速递

微信号|具身智能大讲堂
专注AI具身智能产业前沿话题
加入社群
欢迎加入【具身智能大讲堂】读者讨论群,共同探讨具身智能机器人相关领域话题,共享前沿科技及产业动态。
添加微信号(19016903753)具身智能大讲堂客服 备注“具身茶谈”可进入交流群。
兼职作者&投稿
机器人大讲堂正在招募【兼职内容创作者】,如果您对撰写机器人【科技类】或【产业类】文章感兴趣,可添加微信:具身智能大讲堂客服(19016903753,手机与微信号相同)。我们对职业、所在地等没有要求,欢迎朋友们的加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