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 年 8 月 21 日,英伟达与富士康同步释放消息,合作开发的人形机器人将于 11 月举办的鸿海科技日上进行全球首秀,2026 年 Q1 直接送进休斯顿工厂量产,不画饼,真上岗。
两家分工简单粗暴,英伟达机器人的核心智能支撑(Isaac 仿真平台 + Omniverse 数字孪生),富士康负责肉身制造,双方联合开发双形态机器人:双足行走型(适应狭窄空间)和轮式 AMR 型(专注物流搬运)。
根据鸿海官方发言人巫俊毅的口径,新一代机器人内置大语言模型和 “AI 大脑” —— 这意味着机器人不仅能执行预设指令,还能基于实时场景自主判断操作逻辑,比如识别不同规格的零部件、调整拧螺丝的力度参数等。并且,机器人的所有功能都会先在虚拟环境中完成至少十万次模拟作业,确保稳定性后再进入现实工厂落地。
按照规划,这批人形机器人量产落地后,将首先服务于富士康美国工厂,承担起搬卸电路板、插装线缆、精准拧螺丝等标准化工序。
值得关注的是,届时同一流水线上还将同步量产英伟达最新一代的 GB300 AI 服务器,形成 “AI 硬件 + 智能机器人” 的协同落地场景。
从行业布局来看,此次合作对双方而言都具有战略意义:英伟达希望将人形机器人打造成继 GPU 之后的下一个核心赛道,富士康把它当成逃离微薄代工利润的救生艇,抢到首发,就是提前锁定下一个十年的制造门票。


「往期推荐」
数千万美元!文远知行获东南亚巨头投资,未来将大规模部署Robotaxi



「商务合作」
张先生:18594278240(同微)
Email:zhangsihan@ofweek.co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