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小米 SU7 上市后在智能电动车领域持续受到关注,其硬性内核是产品竞争力的关键组成部分,而 ZCU 架构在其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ZCU 全称 Zone Control Unit(区域控制器),作为智能电动汽车电气架构升级的核心组件,与传统 “每个子系统一块 ECU” 的分布式架构不同。
它强调区域集控,通过少量强功能的控制器集中控制多个执行器与传感器,可提升整车布线效率、响应速度与维护性。

(图源:网络)
在小米 SU7 上,ZCU 架构实现了多电机控制、智能诊断等功能的整合,推动 “智能保险丝 + 多电机集中控制” 技术落地,为车辆智能电动体验带来优化。
从市场表现来看,小米 SU7 凭借包括 ZCU 架构在内的技术创新,形成产品差异化优势,销量表现突出的同时,也对智能电动车行业向 “芯片驱动体验” 方向发展起到一定推动作用,为该领域未来发展提供了新的思路与探索方向 。
最后得聊聊ZCU架构里的“隐藏大佬”——DRV871x-Q1👈系列芯片!DRV8714-Q1和DRV8718-Q1其实是一家子,作为动力控制“神经中枢”,稳稳支撑多电机精准驱动。



Chip Overview
01 芯片概述

DRV871x-Q1 系列器件是高度集成的多通道栅极驱动器,旨在用于汽车应用中驱动多个电机或负载。
这些器件专为汽车应用量身定制,提供了丰富的配置和控制选项、MOSFET 压摆率控制、MOSFET 传播延迟控制以及先进的诊断和保护功能。

DRV871x-Q1简介(图源:芯片规格书)
DRV871x-Q1 系列器件提供 4 个(DRV8714-Q1)或 8 个(DRV8718-Q1)半桥栅极驱动器,每个都能够驱动高端和低端 N 沟道功率 MOSFET。
DRV871x-Q1 通过集成大量栅极驱动器、驱动电源、电流分流放大器和保护监控器,降低了整体系统成本。

功能框图(图源:芯片规格书)
DRV871x-Q1 支持多种输入 PWM 控制模式,包括半桥控制、全桥控制以及通过 PWM 多路复用实现的分组全桥控制。
续流和多路复用方案可通过器件的 SPI 接口和输入引脚进行配置,这使得器件能够支持不同的输出配置,如独立或分组的多电机控制方案。


Application Advantages
02 应用优势

DRV871x-Q1外部 MOSFET 的压摆率控制通过可调节的输出栅极驱动器实现。栅极驱动器的峰值源电流和灌电流可在 0.5mA 至 62mA 之间配置,此外还有低电流模式,可实现小于 0.5mA 的栅极驱动源电流和灌电流。
DRV871x-Q1可与 3.3V 或 5V 的外部控制器(MCU)配合工作。专用的 DVDD 引脚为器件的数字内核提供外部电源,并使数字输出以控制器的 I/O 电压为参考。

典型应用图(图源:芯片规格书)
DRV871x - Q1 芯片在汽车领域应用广泛,可用于驱动汽车类有刷直流电机。比如在电动座椅模块中,实现座椅的多向调节;在电动后备箱和后备箱门系统里,助力其电动或遥控开关。
还能用于车门模块、车身控制模块、电动天窗,以及变速器和引擎控制模块,提升汽车电气系统的性能与便利性。


Chip Details
03 芯片细节

DRV8714-Q1和DRV8718-Q1的概貌图有些相似,下图红框中的不同区域成倍数关系,这就是上面提到的 4 个(DRV8714-Q1)或 8 个(DRV8718-Q1)半桥栅极驱动器。

概貌图(图源:IPBrain平台)
LOGO图中明显标有芯片型号,且有2020年份字样。

LOGO图(图源:IPBrain平台)
DRV8714-Q1和DRV8718-Q1这两款芯片的器件风格形态相似,下面以DRV8714-Q1为例带大家看一下器件细节图:

高压管(图源:IPBrain平台)

叉指电容(图源:IPBrain平台)

三极管(图源:IPBrain平台)


Competitive Product Analysis
04 竞品分析

有刷直流电机驱动 DRV871X-Q1是理想选择,提供灵活的半桥配置和智能驱动特性。而无刷直流电机控制, 英飞凌的TLE9879QXA40更适合,尤其需要复杂算法时。
英飞凌的TLE9879QXA40是一款高度集成的三相电机/继电器驱动器。

TLE9879QXA40参数表
(图源:根据官网资料整理)
点击图片,跳转IPBrain小程序了解更多竞品信息
下图是TI厂商DRV871X-Q1芯片同类栅极驱动器系列产品:

TI系列产品(图源:根据官网资料整理)
点击图片,跳转IPBrain小程序了解更多竞品信息
往期推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