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我们把时间的指针拨回到今年3月的徽商大会。
彼时,余承东站在合肥的演讲台上,宣布了一个重磅消息:华为华东区域总部落户合肥骆岗。
图/合肥骆岗公园,图源EADG
从2023年6月拿地时的黄土地块,到如今玻璃幕墙在阳光下泛出金属光泽的建筑轮廓,这个总投资42亿元的项目,正在以肉眼可见的速度从规划图纸走进现实。
对于安徽而言,这不是一个普通的企业总部。
在骆岗这片承载着城市更新愿景的土地上,华为的入驻被赋予了更重的分量。它既是合肥这座“风投之都”“科技新城”吸引力的证明,也是推动安徽这座“汽车第一省”向产业价值链高端攀升的重要支点。
而对于华为来说,这座即将竣工的华东区域总部,更是其扎根安徽、辐射华东的战略枢纽,更是与当地产业力量深度融合的物理载体。
01 安徽,华为的区域战略锚点
为什么是安徽?
其实,华为与安徽的缘分早已埋下伏笔。华为常务董事、终端BG董事长余承东就是地道的安徽省六安市霍邱县人。
在前文所提到的2025徽商大会上,余承东曾动情宣言“没有人不爱自己的家乡”。
华为还携鸿蒙PC与智能汽车重仓合肥,打造华东“科技大脑”;而去年底开建的骆岗总部将串联起人工智能、汽车配件产业链。
更重要的是,这一选址的背后,藏着华为对华东市场的深刻考量。
合肥作为长三角世界级城市群的重要成员,有着连接长江经济带与京津冀的区位优势。
俯瞰全省,作为新晋的“汽车第一省”,安徽在新能源汽车产业链方面的优势不言而喻。
倘若从华为的全国布局来看,这座总部将成为其在华东地区的“神经中枢”,整合此前分散在安徽各地的业务资源。
图/华为安徽总部项目效果图,图源筑联社
据项目规划显示,总部涵盖研发设计、终端制造及配套设施等多元功能。
这意味着,华为在安徽的研发团队、销售网络、售后体系将实现集中化运营,不仅能降低内部协作成本,更能快速响应本地市场需求。
例如,针对安徽蓬勃发展的新能源汽车产业,华东区域总部的研发力量可与车企实现面对面对接,大幅缩短技术方案的落地周期。
从更宏观的视角看,华东区域总部更是华为完善全国产业布局的关键一环:安徽近年来在人工智能、集成电路等领域同样呈现出增速领跑的势头。
华为在此落子,既能依托合肥的科研资源强化技术研发,又能借助长三角的产业链优势拓展市场,形成“研发在皖、辐射华东”的发展格局。
对于安徽而言,华为华东区域总部的到来可以说是为产业发展装上“加速器”。
最直接的影响体现在产业集聚效应上。华为作为全球信息通信领域的龙头,其供应链体系覆盖数千家上下游企业。后续,一批为华为提供设备、软件、服务的配套企业有望持续向安徽集聚。
在科技创新层面,华东区域总部也将成为华为与安徽本地科研力量合作的“接口”。
安徽拥有中科大、合工大等顶尖高校,以及量子科学实验室等国家级科研平台。华为的研发资源与本地创新力量结合,势必在人工智能、5G应用等前沿领域产生1+1>2的放大效应。
02 华为在安徽的“朋友圈”
其实,华为在安徽布局的深入程度,远超外界想象。
早在华东区域总部落子前,华为和安徽本土车企的合作已经玩得风生水起——要知道,在鸿蒙智行生态联盟中,有一半的合作伙伴来自安徽。
例如,华为与奇瑞合作,融合传统造车工艺与智能科技,打造智能汽车新标杆;携手江淮推出的“尊界”高端车型,剑指百万级市场,超豪华SUV也在紧锣密鼓筹备中。上汽更是主动拥抱华为,共创“尚界”新品牌,有望成为鸿蒙智行生态新成员。
而在安徽区域的产业链建设上,华为同样步伐稳健。
芜湖云数据中心的顺利运营,为智能汽车研发注入强劲算力;合肥供应链企业集聚效应显著,逐步构建起完善的产业协同生态。
余承东口中所说的“产业链一条龙服务”模式,已在安徽逐渐落地生根。
“车企来了,配套企业跟着来。”
前有比亚迪、蔚来纷纷在此重金布局,后有华为的加持,安徽有望在智能汽车浪潮中进一步抢占先机。
除了一众车企,在华为的安徽“朋友圈”中,科大讯飞算得上合作最深入的伙伴之一。
双方的协同已从单一项目合作,升级为“算力基础设施+算法模型研发”的全链条联动。
2023年10月,科大讯飞与华为联合发布了国内首个全国产算力平台“飞星一号”;2024年10月,科大讯飞与华为联合打造的“飞星二号”正式上线。
图源科大讯飞官方
强强联合,正如科大讯飞董事长刘庆峰所说:“只有在真正自主研发、自主创新的平台上,才有真正的中国人工智能大未来。”
2025年,科大讯飞携手华为在国产算力领域取得重大进展,双方联合团队率先突破国产算力集群上MoE模型的大规模跨节点专家并行集群推理,这是继DeepSeek公布其MoE模型训练推理方案后,业界首个基于国产算力的全新解决方案。
值得一提的是,华为在安徽的“朋友圈”也超越了单个企业范畴,形成从点到面的生态网络。
比如在高校合作方面,华为就与中科大牵线已久。双方的合作始于1997年5月,当时联合成立了中国科大-华为信息技术研究所。
20多年来,合作从短期项目发展为前瞻性全面合作,共同开展了150余项科研项目,涵盖人工智能、通信技术等前沿领域。
华为与合工大亦在5G技术研发、人工智能与算力等方面频繁合作。
2019年7月,合工大与华为签署5G战略合作协议,共建安徽首个5G联合创新实验室;2024年,合工大与华为合作成立智能制造联合实验室,推动“AI+机械”技术落地,
总而言之,华东区域总部无论于华为还是安徽来说,都是一个新合作阶段的开始。
随着“朋友圈”的不断扩容,华为与安徽的合作将从企业行为上升为到区域战略的高度。尤其是于安徽而言,更是实现多产业领跑的重要机遇。
这个关于企业与城市共成长的故事会有何种走向,又将碰撞出哪些火花?值得我们期待。
参考来源:
《看不见的省会,合肥悄悄准备重“投”戏》南方周末
《科大讯飞携手华为,取得重大进展!》合肥发布
《科大讯飞联合华为率先实现国产算力大规模跨节点专家并行集群推理》科大讯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