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01 头条:全国首创!江西六部门联手筑造低空安全“气象长城”
8月20日,江西省气象局联合省公安厅、省交通运输厅、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江西监管局、中国民用航空江西安全监督管理局等六大部门,正式印发《关于开展通用航空与低空飞行气象保障工作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这是全国首个省级低空气象保障专项政策,标志着低空安全管理从“被动防御”转向“主动防控”。

政策核心突破点
要求气象与通信、导航设施同步规划,在通用机场、起降点布局三维气象观测站,填补低空盲区; 建立省级数据共享平台,整合空域、气象、飞行计划等12类数据源,破除“信息孤岛”。
构建专业化气象保障平台,实现起降场三维风场模拟(精度达0.1米/秒)、航路大气环境监测,对雷暴、切变风等高风险天气预警响应时间缩短至10分钟内; 试点“631智能外呼终端”,自动推送气象预警至飞行器驾驶舱,已在九江、抚州等5个飞行服务站运行。
联合金融机构开发低空飞行气象保险产品,对因气象突变导致的坠毁、延误进行理赔,降低企业运营风险; 发布全国首份省级低空气象风险等级区划图,将全省划分为4类风险区,指导航线优化。
落地成效与产业价值

02 政策快报:发改委、民航局、地方三箭齐发
国家层面:空域整合进入实操阶段
民航局在今年部署中低空与高空空域整合方案,核心举措包括:

- “四极六轴”航路网评估
构建覆盖京津冀、长三角等经济圈的智能航路网络; - 新一代航班时刻管理系统建设
利用AI动态调度,缓解空中拥堵; - 《航班时刻管理办法》修订
首次纳入无人机、eVTOL等低空飞行器监管框架,2025年内出台。
地方行动:深圳、嘉定、云南精准发力
- 深圳
8月25日启动109个直升机起降场eVTOL兼容改造,2025年底前建成1000个以上低空起降平台,覆盖载人、物流、医疗三大场景; - 上海嘉定
8月21日出台专项政策,对低空赛事承办企业奖励最高100万元/年,并设立研发补贴; - 云南
发布全国首个省级应用场景清单,开放高原无人机测试基地,提供免费试飞空域。

03 基建提速:通用机场爆发式增长,万亿市场启动
截至2024年底,全国通用机场达475个,较2023年新增26个。根据《全国通用机场布局规划》,2030年将达2058个,未来6年需新增1583个。按单机场平均投资3-5亿元测算:
- 年均基建投资
690-1150亿元; - 设计规划市场
年均23.1亿元。
近期重点项目进展: - 西藏吉隆通用机场
8月15日完成环评公示,定位A1级,配备3个直升机位; - 新疆准东五彩湾机场
8月25日开工,计划2025年12月竣工,服务石油物资运输。

04 深度分析:低空经济的三大矛盾与破局路径
矛盾一:政策先行与产业滞后的错位
江西气象新政揭示破局新思路——以安全基建倒逼产业化:
其“三维风场建模”技术可直接服务于eVTOL适航认证,解决复杂气流环境测试难题(占取证周期40%时间)。
矛盾二:基建缺口与投资回报的不确定性
通用机场年均需建230个,但2024年仅新增26个。解决方案:
推广内蒙古“五统一”模式(统一规划/设计/融资/建设/标准),降低单点投资风险。
矛盾三:空域开放与安全管控的平衡
江西实践提供关键启示:军民空域融合需“数字底座”先行
其省级数据平台已接入军方雷达站、民航ADS-B信号,实现空域动态划分。相比深圳数字孪生平台,江西模式更侧重气象变量融合,使空域利用率再提升15%。
结语:低空安全的“江西样本”将如何重塑全国棋局?
当各省仍在争夺eVTOL试飞订单时,江西已从底层构建安全基座:

本文数据来源:江西省气象局文件、中国民用航空江西安全监督管理局、大江网、中国气象局
原创声明:本文由「低空猫头鹰」独家解析,转载需授权。
感谢您的关注与陪伴!点击下方卡片锁定我们
每日第一时间获取:
✅低空空域改革政策权威解读
✅国内外低空经济前沿动态
✅产业趋势分析与投资机遇
✨我们将持续深耕低空领域,成为您洞察行业风向的窗口。快点击关注,与数万从业者共探低空经济新蓝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