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例!杨浦区中心医院成功实施腔镜机器人手术

中国机器人网 2025-08-25 09:00

资讯配图


资讯配图


手术室内,四只灵活精密的机械臂正在有序地进行着手术操作,每一个动作都稳定而精准。杨浦区中心医院主刀医生林谋斌教授没有站在手术台边,而是端坐操作台前,通过3D高清影像系统从容指挥这场“人机协同”的精准战斗。


这并非科幻电影中的场景,而是杨浦区中心医院普外科团队正在运用四臂腹腔内窥镜手术系统为一位直肠癌患者实施高难度保肛手术。这也是杨浦区中心医院成功实施的首例腔镜机器人手术


在杨浦区中心医院寻找到一线生机



半月前,52岁的王先生被确诊为低位直肠癌,肿瘤距肛门不足5cm。辗转多家医院后,他得到的建议均是传统Miles手术(腹会阴联合直肠癌根治术),也就是切除直肠、肛管、肛门周围皮肤以及部分乙状结肠,并在左下腹做永久性乙状结肠造口(人工肛门),这意味着正值壮年的王先生不仅要失去肛门并将终身依赖造瘘


这一结果对于王先生而言,无异于晴天霹雳。在近乎绝望之际,他听闻杨浦区中心医院在低位直肠癌保肛领域的技术优势,毅然前来寻求最后一线生机。


资讯配图


低位直肠癌保肛手术素有“技术珠峰”之称,而男性骨盆狭窄、前列腺肥大的解剖特点以及距肛不足5cm的肿瘤位置都让王先生的病情更为棘手。传统Miles手术在狭小的骨盆腔内操作十分受限,稍有不慎就可能造成神经功能损伤或不易控制的盆底出血,甚至肿瘤切除不彻底,手术风险极高。即便是成熟的腹腔镜技术,也难以突破操作局限,力不从心。


面对这一严峻挑战,林谋斌教授带领普外科团队仔细规划,决定借助手术机器人系统,突破传统技术瓶颈


新技术改写患者命运



历经2小时的精准操作,王先生的肿瘤被完整切除,肠道也得以重建,术中出血不足20ml,完美兼顾了肿瘤根治和肛门保留的目标。


术后次日,王先生即可下床活动,他激动地表示:“本以为会留下几十公分的伤口,没想到只有几个‘钥匙孔’大的伤口,还为我保住了肛门,真是奇迹!”


资讯配图


“机械臂540度的旋转、10倍放大的高清视野、双路高清三维成像系统,让我们能够精准处理毫米级的血管神经,极大地降低了术中出血风险。”林谋斌教授指出,“本次手术机器人系统的运用不仅是工具的升级,更是治疗理念的革命。机器人突破了人手和视力的生理极限,使低位保肛、神经功能保留等高难度手术成为常规选择,让更多患者实现‘既治病又保功能'的双重目标。”


资讯配图
资讯配图
资讯配图

目前,杨浦区中心医院已组建机器人手术专家团队,涵盖普外科、泌尿外科、妇科和胸外科等领域。随着杨浦区中心医院智能手术中心的全面启用,广大患者将在家门口就能享受到与国际同步的精准微创外科治疗。


资讯配图


资讯配图


资讯配图


资讯配图


资讯配图


资讯配图

免责声明

章来源:上海杨浦‍‍‍‍‍‍

凡资讯来源注明为其他媒体来源的信息,均为转载自其他媒体,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也不代表本网对其真实性负责,转载请联系原出处。您若对该文章内容有任何疑问或质疑,请立即与后台小编联系,平台将迅速给您回应并做处理。注明本公司原创内容,转载与商务合作请联系慕老师159 0176 7989(微信同号)。

声明:内容取材于网络,仅代表作者观点,如有内容违规问题,请联系处理。 
机器人
more
【机器人】每小时排水量达1000立方米,排涝抢险首次用上排水机器人
就在明天!英伟达具身机器人“新大脑”即将揭晓
拟投14亿,年产将达32万套,这家人形机器人精密减速机公司先行一步
雷军出手!这家机器人核心零部件供应商发生变更
引入手术机器人企业总部、无人机“驾校”落地……成都多个科技创新项目加速推进
「参会攻略」来了!“2025(第四届)高工焊接机器人技术与应用峰会”倒计时4天
小智一周要闻 | 智元机器人全系产品开售;特朗普政府欲入股英特尔
五大赛项实战检验工业家庭真场景,全国首个全尺寸人形机器人赛事合肥开幕!
【机器人】微型磁控溶石机器人可为肾结石的治疗过程大大减轻痛苦
苹果将于2027年推出机器人,定位“虚拟伴侣”
Copyright © 2025 成都区角科技有限公司
蜀ICP备2025143415号-1
  
川公网安备5101560200130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