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微信,能治好企业的「AI焦虑症」吗?

雷锋网 2025-08-25 17:30
资讯配图
资讯配图
AI创新的喧嚣,掩盖了协同办公3大本质。”                 

作者丨徐晓飞

编辑丨包永刚
资讯配图


近两年,在大模型热潮下,不少企业家患上了“AI焦虑症

尤其今年年初DeepSeek出现后,不少企业都在广泛搜罗各类AI办公工具,让员工研究、试用、填写使用体验反馈表

收集了一段时间后,这些企业管理者们发现:很多AI工具看似炫酷,但实际上并不好用,不能真正解决一些高频的办公痛点,导致最后往往用不起来。

这是一个大问题。

毕竟,AI技术再怎么高大上,对员工和企业来说更重要的是:这工具有没有用,好不好用。

为什么加了AI后,工具也不一定好用?

这是因为,在这场技术喧嚣中,一些关乎办公本质的核心能力正在被悄然忽视——协作连接力、流程一体化、工具易用性,似乎成了过时的基础款,谈论者日渐稀少。  

殊不知,这些根植于办公软件基因中的核心特质,非但没在AI时代褪色,反而在与AI深度融合后,一起迎来了价值放大的新契机。


01

协同办公都在“all in AI”,但却忽视了“连接力”


在不少协同办公平台里,连接力,不像单个AI功能那样直观亮眼,反而容易被淹没在一个个独立的模块升级中,成为边缘化的隐形者

但实际上,广泛、深度的连接力,是大模型AI时代里办公提效不可或缺的地基

究其原因在于,AI大模型的价值释放高度依赖数据的流动与整合——没有足够丰富的数据养料,再先进的AI模型也难以发挥应有的作用。而连接力,正是让数据高效汇聚、顺畅流转的关键。

当企业的办公平台不仅能连接内部各部门,让数据实时互通,还能跨越企业边界,让客户需求、供应商资源、合作伙伴信息无缝对接时,AI才能获得更完整的数据图景

比如,若销售侧的客户反馈无法实时传递给产品研发,AI再智能也难精准优化迭代;若供应链的库存数据与生产计划割裂,AI的产能预测便会沦为空谈。  

不仅如此,在协同办公平台中,真正能支撑AI最大化提效的连接力,还必须具备广度深度双重特质:

它需要依托数亿级的用户生态,让企业内部员工、外部客户、产业链的上下游都能自然融入同一协作网络;

还需要通过一体化办公架构,消除公司内部一个个办公孤岛,让沟通、协同等业务流程形成闭环;

更需要打通BC两端的壁垒,让客户需求更快、更好地反哺生产决策,让企业服务能便捷、精准地触达用户。

唯有这样的连接力,才能将分散的生产力要素拧成一股绳,让AI在完整的业务链条中发挥作用,实现“AI提效从单点突破到全局升级。

而放眼业内,在连接力上最有经验的莫过于企业微信。

为什么这么说?

企微是从微信中生长出来的,天然拥有微信庞大的触角生态

在多年成长后,目前企微已服务超过 1400 万真实的企业与组织,每天通过其连接并服务的微信用户已经突破了 7.5 亿,这样的规模无疑让企微成了名副其实的连接枢纽

而与微信互通这一特性,在AI大模型时代,又被进一步放大。

一位零售企业销售负责人刘茂曾在此前调研中对雷峰网表示,在参与企微面向客户发起的联合共创过程中,智能服务总结这一AI创新功能,让他对协同办公平台的连接力有了新的体会。

我们做零售的,客户沟通就是生命线。刘茂告诉雷峰网,以前,销售们每天都会在企业微信上和客户高频沟通,客户需求千差万别:有的只是简单咨询一下,有的已经在考虑下单,还有的客户会提一些个性化要求。要是没及时把这些信息记下来,在后续服务时,销售们可能会很难一下子想起来客户之前说过什么,也就很难做出真正贴心、针对性的服务。 

企业微信团队了解到这个痛点后,找了过来,和企业一起打磨推出了智能服务总结功能。现在有了它,销售和客户聊天时,在对话框旁就能直接看到AI自动整理的客户动态——比如客户预算大概多少、适合推荐哪类产品、当前有什么顾虑、下一步该怎么推进,这些关键信息都能自动汇总好。 

谈及管理层面的变化,他更是感慨:作为管理者,我现在能随时查看所有销售的客户跟进记录,哪些是高价值客户、团队整体进度如何,一眼就能看清,再也不用层层追问了,心里踏实多了。

更贴心的是,我们公司最看重的服务标准,比如客户满意度优先核心产品推荐重点等,都能直接配置到总结内容里。员工在聊天工具栏里就能看到公司的服务导向,不用反复强调,执行起来自然更有章法。这才是技术真正帮企业解决实际问题的样子。他补充道。

不仅如此,协同办公平台的一体化特性,在AI的加持下,也得以更加丝滑

员工王晓对这一点深有体会。过去,每次写邮件前,他会在聊天、文档、会议、日程……一大堆地方到处找信息,一点点复制粘贴汇总起来写成邮件,而且发邮件时如果涉及到一系列外部供应商,还要到处打听对方的邮箱地址,费时费力还低效。

但自从他尝试用了企微的智能邮箱后,发现在AI加持下,邮箱不仅能自动整合散落在各处的信息,还能智能化生成贴合业务的邮件内容。

并且,邮箱打通了企微通讯录,只要有对方的企业微信,就可以直接通过企微名片或组织架构给对方发邮件,真正做到了丝滑办公。


02

都在强调“一体化”,但忽视了流程改动最小化


对使用协同办公平台的企业们来说,AI虽然进一步打通了各个功能模块,让办公一体化程度更高了,但仅做到这一点还远远不够。

为什么这么说?

因为与一体化同等重要的,是办公工具的易用性

AI大模型时代的一个灵魂之问是:在原有工具中引入AI功能,就一定能带来提效吗?

答案是:不一定。因为还要做到AI工具的易用性。只有让AI可以拿起即用,最大程度减少员工的学习成本、适应成本,才能真正给打工人减负,提高人的生产力。

那么,在办公产品上,如何才能做到AI的拿起即用?在企业微信AI及海外产品负责人 Bobby 看来,最关键的是要做到:抓住高频刚性需求,做到流程改动最小化,实现各功能的深度串联。

该怎么理解?

首先,哪些是打工人办公时高频、刚性的痛点场景?

答案可能有很多,但至少会包括信息搜索、总结汇报、琐事问答这三大场景。  

不少打工人对以下这些场景并不陌生:

员工小张想起上周有人拉群提了个新品反馈,这周有空了想回头看下,却完全记不清到底是谁、在哪个群和他讲的,具体是什么反馈。  

项目主管老王想知道某个重要项目的整体进展怎么样了,有没有遇到问题,这时候下属要花不少时间去层层收集信息,整理汇报材料。老王等好不容易等到回复,可追问一些细节时,又很难马上得到回答。

更多的人还被怎么报销发票、怎么报修电脑、新产品的某个参数是多少、巡店的要求是什么等等琐事烦扰。公司是准备了很多答疑文档,但员工平时很忙,没时间主动去学,一旦真的碰到问题,免不了要到处找人问。

这些让打工人陷入急难卡点、重复劳动,且干扰工作专注度的时间黑洞,不仅让大家消耗了大量时间在非核心工作上,而且日常的工作体验也不好。

这恰恰是最需要AI发力的地方。

这也是为什么企微近期发布的 5.0 版本,会优先推出智能搜索智能总结智能机器人这三大 AI 创新功能。

像前面提到的三个场景中,智能搜索能自动帮小张从他的企微聊天、会议、文档、表格、邮件里把相关的内容都找出来,并按照理解直接给出答案。

智能总结会自动整合群聊、文档、会议记录,生成项目进展报告,跳过中间环节,给老王和下属节省时间。

而更多的打工人,有了智能机器人”24小时的随时待命,有任何琐事都可以随时去问“AI同事,便利了自己和他人。

其次,为什么要做到工作流程改动最小化?

对打工人来说,每当面对一个新工具,最令人头大的无疑是要在怎么学会使用它上花费诸多时间。

在传统IT时代,一家企业引入新的软件工具时,往往要对员工进行大量的前期培训,甚至还要改变企业原本的业务流程和操作习惯,不仅增加了员工的工作负担,还让企业付出大量所谓的改革成本,由此导致的失败案例比比皆是。

每一次软件工具的迭代,都要引发企业大换血、大出血吗?

至少在协同办公领域来说并不是。

眼下,企微、钉钉、飞书等协同办公平台经过数年迭代,不少工作流程已经走通、走顺,而AI技术的引入,要做的是自然融入现有流程,最大限度降低使用成本。

如果还要让企业和用户重新学习如何操作AI,那会是效率的降低。 ”Bobby坦言,企微AI功能在设计之初,就考虑到不能让员工被迫改变长期形成的工作习惯,也不能随意打乱固有的业务流程,不让员工和企业交学费

就像企微的智能总结和智能搜索功能,大家在日常交流时不用做任何改变。当大家需要收集和总结信息时,这个功能能直接给出结果。”Bobby补充道。

最后,要做好AI与其他功能的深度串联。

事实上,在AI时代,协同办公的一体化易用性本就是一体两面、密不可分的。

引入AI,不能是功能的生硬拼接,而应是流程上的自然衔接和深度融合。员工在使用过程中没有断层、没有卡点,能够对AI拿起即用,这种顺畅无感才是办公一体化的核心要义。

这一理念放在协同办公产品的AI创新中也不例外。

试想,当我们在日常工作中搜到一个文档或群聊后,点击一下就可以直接打开这个文档或跳到群聊里面做进一步沟通。再比如,我们在群里聊了一些内容,让智能邮件自动总结好,并一键发送给需要的人。这些串联体验就非常顺滑。


03

AI×连接力×易用性,打开的是社会化的生产力


对企业来说,光有自身生产力的提效还远远不够。因为企业从来都不是封闭的孤岛。

企业每天都在与消费者、上下游伙伴、海内外用户产生海量连接。不少企业家都曾向雷峰网表达过:对一家企业来说,内部的提效,通常只是局部最优解,而围绕企业上下游产业链的提效,才是全局最优解。

如何理解这种全局最优解

先来看个例子。

以前,国内顶级定制家具品牌的销售们日常是白天拜访客户,采集客户对家具的尺寸、风格、颜色、形状等的需求,回到公司后制成Excel表格,并联系工厂第二天下单。但期间如果客户改变想法,销售就需要重新下单,并让客户等待自己给工厂重新下单后才能调整。  

现在,该定制家具品牌不仅在企微与微信的互通群里,实现了一客一群,每个客户群里都有设计师、客服及所有相关人员,做到一客一服。而且,每当客户有变化,企微智能表格能实时同步信息:前端需求数据一旦变化,后端生产立马就能知晓,实现了生产数据的实时打通。

比如客户说这个抽屉我不要了,改成一个柜子,原来订单的后端生产链条和供应商会及时停止原有流程,新的供应商、链条系统及生产系统都会随之调整。  

不仅如此,基于数万个客户服务群,企微智能表格还能分析、汇总月度、季度和年度等数据,为后续的生产规划提供重要参考。

相当于提供了一个柔性供应链,实现了生产的快、准、稳。这正是企微想给企业提供的全局最优解。企业微信用户增长负责人 Cicy 补充道。

全局最优解,带来的是社会化的生产力,是生产力的放大。

比亚迪的发展很好地阐释了这一点。  

雷峰网了解到,比亚迪从员工规模10万人时就开始使用企业微信。以前,借助具备广泛连接力的企微,比亚迪将工厂研发、外部服务商、供应商、B2C的服务供应与销售全环节等整合到了一条链路上,早早迈入了生产力的社会化协作时代。  

到了 AI 大模型时代,比亚迪又通过企微智能表格等,让原有贯通内外的生产链路更加无缝串联,做到了数据实时流转、需求即时响应,社会化协作效应被进一步放大。

目前,比亚迪全球员工已达100万人,其新能源汽车出货量已超过特斯拉,登顶全球新能源汽车销量榜首,这背后,社会化协同带来的生产力放大不可忽视。

事实上,帮助企业打通上下游产业链,实现生产力的跃升,一直都是协同办公平台们汲汲以求的目标。但要想达成这一目标,并不容易,因为它对平台的要求太多

它不仅要求平台拥有足够广泛、丰富的连接力,还要能做到易用与智能。同时,协同办公平台们还要能坚持产品思维,沉下心来将这些要素深度融合、精细打磨,由此才能帮助企业实现生产力的系统化升级。

可以说,新一轮的办公革命才刚刚开始。


04

企业生产线的“世纪进化”


如果从现代企业的雏形算起,企业这一生产组织出现已有四个多世纪。

这么长的时间里,企业生产线的进化从未停歇:从早期依赖人工衔接的线性流程,到数字化时代追求信息流转效率,再到如今迈向AI智能化的动态协同。

而那些集齐了连接力、AI、易用性的协同办公平台,恰恰契合了这种进化需求——连接力打破内外壁垒让全链路贯通,AI激活每个环节的智能效能,易用性让技术价值自然落地。

这不仅帮助企业打造出了一条完整的、充满源源不断生命力的生产线,还让企业的生产线成为了一个能自我迭代、持续造血的有机体。

这让企业既能在当下高效运转,又能孕育出长远发展的动能,在技术革命和时代浪潮中站稳脚跟,持续精进。资讯配图

//

近期热门文章

资讯配图

互联网的新战事:无招出招AI表格


资讯配图

高性能计算群星闪耀时


资讯配图

徕芬沉浮录

资讯配图

声明:内容取材于网络,仅代表作者观点,如有内容违规问题,请联系处理。 
AI
more
钉钉无招:做AI要拒绝傲慢
AI 赋能材料科学关键技术 高级研修班!
“杭州六小龙”又开源了!一句话爆改空间设计,AI视频生成Agent今年发
【教育】2025全球智慧教育大会|科大讯飞聂小林:不仅AI在赋能教育,教育也在反向赋能AI
突破长视频生成瓶颈:南大、TeleAI推出全新AI生成范式MMPL,让创意一镜到底
Vibe Filmmaking 会不会成为下一个 AI Agent 爆款应用?
绵阳:AI下乡,撬动基层医疗新变革
科学界论文高引第一人易主!AI站上历史巅峰
中国算力大会重磅发布:智能算力规模激增40%,国产AI生态加速崛起
字节跳动回应“AI眼镜”报道
Copyright © 2025 成都区角科技有限公司
蜀ICP备2025143415号-1
  
川公网安备5101560200130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