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近日于广州圆满落幕的第四届高校电气电子工程创新大赛全国总决赛上,由临港实验室脑机接口团队主导攻关方向、联合上海科技大学信息科学与技术学院共同研发的“灵枢永动——新一代脑机接口无线快充系统”项目,凭借其在脑机接口核心供电技术上的重大突破,勇夺“赛道C:终端用能电气化水平提升”全国特等奖,并荣膺大赛最高荣誉——杰出创新奖。这一殊荣不仅是对项目技术创新的高度认可,更是对临港实验室体系化科研攻关模式与科教融合育人机制成效的有力印证。
01 联合攻关,问鼎巅峰:聚焦脑机接口核心瓶颈
临港实验室长期致力于脑机接口前沿领域的重大科技攻关。“灵枢永动”项目是实验室在脑机接口领域布局的核心关键技术研发项目之一。面对高通道数脑机接口发展中体内植入设备安全、高效、持续供电这一世界性难题,临港实验室联合上海科技大学在电力电子领域的优势力量(傅旻帆教授团队),组建了跨学科联合攻关团队。
本届大赛由中国电工技术学会主办、华南理工大学承办,以 “双碳战略下的能源转型及其技术变革” 为主题,吸引了全国305所高校、2646支团队参与角逐。经过层层选拔,仅有169支精英团队进入总决赛。团队(成员:研究生陈鹏宇,本科生贾若辰、胡雨桐、罗一夫;主要指导:临港实验室李澄宇研究员、上科大傅旻帆教授)凭借项目的前沿性、创新性及扎实的工程实现,在总决赛中脱颖而出,不仅获得所在赛道特等奖,更首次为上海赛区摘得该赛事最高奖项——杰出创新奖。这一历史性突破,标志着临港实验室在组织跨机构协同创新、解决关键核心技术问题上取得了显著成果。
02 科技攻关突破:体系化科研解决“卡脖子”难题
“灵枢永动”项目的获奖,核心在于其成功突破了制约高通道数脑机接口发展的关键“卡脖子”技术——体内植入设备的无线供电瓶颈。该项目是国内首个专为1024通道级脑机接口量身打造的高性能无线快充系统,实现了多项重大技术突破:
·高功率安全传输: 成功实现800mW级高功率无线充电能力。
·精准温控保障安全: 系统将植入设备的最大温升严格控制在2℃以内,彻底解决了过热可能造成的组织损伤风险。
·全面满足安全规范: 系统在生物相容性、电磁兼容性(EMC) 等植入体核心安全指标上达到严苛标准。
这些突破性进展,直接源于临港实验室主导的体系化科研攻关模式。实验室通过整合跨学科资源与先进实验条件,为项目提供系统性技术支撑及临床验证平台。项目自2024年8月启动以来,充电子系统在实验室体系保障下已高效完成5轮迭代,并协同整个脑机系统通过型检。此进展凸显了临港实验室在组织重大科研任务、攻克核心关键技术上的体系化优势与不可替代作用。
03 合作育人典范:科教融合锻造创新生力军
本次获奖不仅是一项技术成果的胜利,更是临港实验室与上海科技大学深度科教融合、协同育人的成功实践。项目团队由临港实验室研究员李澄宇与上科大教授傅旻帆共同指导,汇聚了上科大学生、实验室工程师、双方联培博士生力量。
该奖项标志着实验室以尖端项目为牵引,深度整合高校生源与教育资源,在实战中锤炼拔尖创新人才的育人模式取得实效。团队卓越表现充分印证了国家战略科技力量通过体系化机制履行科教融合使命的显著优势。
04 结语
“灵枢永动”项目在全国顶级赛事中勇夺双冠,是临港实验室在脑机接口领域前瞻布局和核心技术攻关的重要里程碑。该项目是实验室与高校深化协同创新、共育高端人才的典范成果,有力印证了体系化科研模式对突破关键核心技术的决定性作用,以及科教融合培养国家急需创新人才的核心价值。未来,实验室将持续强化与高校等创新主体协同,优化资源配置,聚焦国家重大战略需求,加速推动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进程。
来源:临港实验室
仅用于学术分享,若侵权请留言,即时删侵!
欢迎加入脑机接口AI星球
获取更多脑机接口+AI等领域的知识和资源。
加群交流、商业合作请添加微信:RoseBCI【备注:姓名+行业/专业】。
欢迎来稿
1.欢迎来稿。投稿咨询,请联系微信:RoseBCI
点击投稿:脑机接口社区学术新闻投稿指南
2.加入社区成为兼职创作者,请联系微信:RoseBCI


一键三连「分享」、「点赞」和「在看」
不错过每一条脑机前沿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