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车Daily”8月27日北京报道
韩国现代汽车集团日前宣布,将对美国的投资规模提升至260亿美元,投资期截至2028年。这一数字相较于今年3月承诺的210亿美元,又增加了50亿美元,投资领域重点涵盖汽车、钢铁和机器人等战略板块。
现代汽车预估,此轮扩张将在未来四年为美国创造约2.5万个工作岗位。在日本汽车企业因关税战在美国市场艰难前行之际,现代汽车的大举投资,无疑吸引了全球目光。

现代汽车集团会长郑义宣此前已在美国白宫宣布了210亿美元的投资计划,当时涵盖汽车生产、零部件、物流、钢铁以及未来产业和能源等领域。而此次追加投资,反映出现代汽车对美国市场的高度重视与长期战略布局。其中,建设年产能30,000台的先进机器人工厂,更是彰显其在智能化制造领域的决心。
现代汽车如此大规模投资美国,背后有着深刻的市场逻辑。美国是全球重要的汽车消费市场,尽管面临经济波动等不确定因素,但汽车需求依然强劲。
与此同时,现代汽车在美国市场已积累了一定的用户基础,去年现代汽车和起亚汽车在美国共销售177万辆。不过,韩国车企在全球生产布局上,相较于竞争对手存在劣势。
数据显示,现代汽车和起亚汽车的美国本土生产比例仅为35%,低于日本的本田汽车和丰田汽车等企业。在特朗普政府推行“对等关税”政策的背景下,提升美国本土生产比例,成为现代汽车规避关税风险、保障利润空间的关键举措。
据韩国金融机构预测,如果美国对韩国本土产汽车征收10%关税,对墨西哥产汽车征收25%关税,现代汽车年营业利润将减少1.9万亿韩元,起亚汽车将减少2.4万亿韩元;若对韩国产汽车同样征收25%关税,两家企业总利润损失可能高达10万亿韩元,占去年总利润的35%以上。可见,关税政策对韩国车企利润影响巨大。
然而,现代汽车的“美国豪赌”并非毫无风险。
首先,新建工厂、扩大产能需要巨额资金投入,且回收周期较长。虽然现代汽车集团资金实力雄厚,但如此大规模投资,仍会对其现金流产生一定压力。
其次,美国本土零部件供应链尚不完善,难以满足大规模扩产需求。目前现代汽车和起亚汽车在美国的3座工厂主要生产9款车型,而从韩国出口至美国的车型多达24款,短期内调整生产模式、丰富生产线,面临诸多挑战。
此外,尽管现代汽车在电动车领域有一定发展,但美国电动车市场竞争激烈,特斯拉等本土品牌占据先发优势,传统车企也在加速转型,现代汽车需在产品竞争力、品牌营销等方面持续发力,才能在市场中分得更大份额。
从行业角度看,现代汽车的大规模投资,将进一步推动美国汽车产业的发展,促进就业,完善本土供应链体系。同时,也会加剧美国汽车市场竞争,促使其他车企重新审视自身的全球战略布局。
在关税战与全球汽车产业电动化、智能化转型的双重背景下,现代汽车能否凭借这260亿美元投资,在美国市场站稳脚跟,实现销量与利润的双增长,仍有待市场检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