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问”寒武纪:股价超越茅台,是AI芯片觉醒还是资本狂欢?

大话芯片 2025-08-28 20:04
资讯配图
8月28日,A股市场迎来历史性时刻——寒武纪收盘价达1587.91元/股,正式超越贵州茅台(1446.1元),成为A股“第一高价股”。与此同时,其总市值攀升至6643亿元,稳居半导体行业前列。这不仅是数字上的更替,更象征着中国资本市场对人工智能与硬科技的空前关注。

这一里程碑式的突破,叠加其发布的2025年上半年亮眼业绩:营收同比增长4347.82%,净利润突破10亿元,首次实现半年度盈利,使得“寒武纪是谁”“它凭什么”“还能走多远”成为投资者和公众共同关心的话题。

本文不以质疑为出发点,而是通过“三问”的形式,尝试从公开信息和行业逻辑出发,为大家梳理寒武纪现象背后的真相,帮助我们更理性地理解这家备受瞩目的AI芯片企业。



一问:营收暴涨4300%,增长从何而来?

这是大家最直观的疑问:一家长期亏损、客户信息模糊的公司,为何能在半年内实现营收“断崖式”跃升?

答案关键词:国产替代 + 政策驱动 + 大模型算力刚需

根据寒武纪2025年半年报,其营收增长主要来源于智能计算集群系统业务的规模化交付。虽然公司未披露具体客户名称,但从行业信息可合理推断:

1. “东数西算”与智算中心建设加速

国家“东数西算”工程持续推进,各地政府及国有企业加快布局人工智能算力基础设施。寒武纪作为国内少数具备全栈AI芯片能力的企业,成为多个区域智算中心、AI大模型训练平台的核心供应商。

2. 国产替代窗口期打开

在高端AI芯片进口受限的背景下,国内大模型公司、云服务商及科研机构迫切需要可替代英伟达的国产算力方案。寒武纪的思元系列芯片,尤其在推理和部分训练场景中已具备实用能力,成为“优先选项”。

3. 订单模式特殊:项目制、集中交付

与消费电子企业不同,AI芯片销售多为“项目制”大单。一旦中标,往往在短期内集中确认收入,导致财报数据呈现“非线性”增长。这解释了为何营收看似“突然爆发”。

寒武纪的营收增长,并非来自零散销售,而是国家战略需求与产业替代浪潮下的集中释放。它的客户,很可能是“看不见的国家队”和“正在崛起的AI大模型军团”。



二问:股价超越茅台,是泡沫,还是价值重估?

从不足百元到突破1500元,寒武纪股价在短短一年多时间里上涨超15倍。许多人感叹:“这是不是泡沫?”

答案关键词:产业趋势 + 战略稀缺性 + 市场共识形成

我们需要理解,股价不仅是对公司当前盈利的反映,更是对未来潜力与战略地位的定价。

1. AI算力是新时代的“石油”

当前全球正进入“大模型+生成式AI”时代,算力成为核心生产力。谁掌握先进算力芯片,谁就掌握AI时代的“入场券”。寒武纪作为国内AI芯片“第一股”,具备极强的战略象征意义

2. 稀缺性带来溢价

在国内,真正具备大规模AI芯片设计能力的企业屈指可数。寒武纪、华为昇腾等是少数能提供训练+推理全栈解决方案的公司。这种“稀缺性”在资本市场天然享有溢价。

3. 市场共识正在形成

机构投资者、产业资本和散户逐步形成共识:中国必须有自己的“AI算力底座”。寒武纪虽非完美,但已是当前阶段最成熟的标的之一。高盛、中信证券等机构纷纷上调目标价,推动估值重构。

股价超越茅台,并非意味着寒武纪的盈利能力已比肩茅台,而是市场在用价格投票——AI芯片的战略价值,正在被重新定义和定价这不是简单的“泡沫”,而是一场深刻的“价值重估”。



三问:它能成为中国的“英伟达”吗?

这是公众最期待的问题。寒武纪能否复制英伟达的成功,成为全球AI芯片的领导者?

答案关键词:差异化路径 + 生态建设 + 长期主义

我们不必急于下结论,但可以从几个维度理性看待:

1. 技术路线不同,未必是“复制”,而是“创新”

英伟达以GPU起家,通过CUDA生态建立护城河。寒武纪则从AI专用架构出发,强调能效比与场景优化。两者路径不同,寒武纪更可能在边缘计算、低功耗AI、特定行业应用中形成优势。

2. 生态是最大挑战,也是最大机会

寒武纪已推出统一基础软件平台Cambricon NeuWare,并与多家高校、算法公司合作推广开发者生态。虽然目前规模不及CUDA,但国内“自主可控”的需求正在加速生态建设。

3. 国产替代不是短期目标,而是长期使命

成为“中国的英伟达”不是一朝一夕之事。寒武纪的意义,或许不在于立刻超越谁,而在于为中国AI产业提供一条可依赖的技术路径,为后续创新者铺路。

寒武纪未必会成为“另一个英伟达”,但它有可能走出一条属于中国AI芯片的独特道路。它的使命,是让中国在AI时代“有得选”,而不是“没得选”。


资讯配图

声明:内容取材于网络,仅代表作者观点,如有内容违规问题,请联系处理。 
AI 芯片 寒武纪
more
重大突破!我国科学家研发出这一芯片,全球首款!
我国科学家在百比特量子芯片上实现新奇量子物态 | 区势·科学
IDAS 2025分论坛预告之【数字芯片】| 引领数字EDA方向,共探大规模电路设计新篇
芯片出口管制,美国又搞新动作
寒武纪掀翻茅台 “股王”会是昙花一现吗?“芯片茅”即将登基A股
为旌科技副总裁即将分享 | 盖世汽车2025第五届汽车芯片产业大会
刚刚,英伟达发2025半年报!黄仁勋:将 Blackwell 芯片引入中国
加速汽车芯片落地,Arm放大招
谷歌推出 Pixel 10 系列,Tensor G5 芯片转由台积电代工
尊湃侵犯华为海思芯片商业秘密案一审判决生效:14人获刑!
Copyright © 2025 成都区角科技有限公司
蜀ICP备2025143415号-1
  
川公网安备5101560200130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