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上线即爆红,百万用户养活的免费“AI女友”造梦厂。
智东西8月29日报道,a16z近日发布第五期《Top 100 Gen AI Consumer Apps》榜单,这份基于流量和用户数据的榜单,呈现出当下AI应用在日常生活中的使用强度:谁还在被用、谁涨得最快、谁又刚刚冒头,一目了然。但如果仔细翻阅榜单,会发现一个容易被忽视的细节:那些不太耳熟的名字,往往藏着更“野生”、更有创意、也更反常规的玩法。比如能谈恋爱的AI女友、风格多样的P图工具,或是支持拍照搜题的“AI版作业帮”等等。这些产品虽然在国内讨论度不高,但在Reddit、TikTok、Discord等海外社区,它们各自圈出了一批极有黏性的用户。从今天起,智东西将从这100个榜单产品中,挑出其中知名度相对较低的,做一轮冷门宝藏应用系列拆解。
第一期,先从榜单中排名第8的一款“AI伴侣剧场”——Janitor AI讲起。
01.
熟悉Character.AI的朋友可能知道,AI角色扮演不是什么新概念,但用户对“更自由、更沉浸”的AI伴侣始终抱有期待。Janitor AI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诞生的,于2023年6月正式上线。它由澳大利亚软件开发者Jan Zoltkowski创立,仅上线17天,Janitor AI便因TikTok与Reddit上的热帖迅速走红,突破了100万用户。到了2023年9月,平台累计用户达到300万,几个月内共产生数十亿条对话,成为当年增速最快的AI应用之一。到了2025年春季,日活跃用户已逼近200万,社区规模仍在持续扩张。Janitor AI的定位非常明确,专注于AI驱动的虚拟陪伴与角色扮演,用户可在平台中自由创造、扮演与分享AI角色。
在功能层面,Janitor AI具备六大核心特性:1、角色自定义:用户可自行创建AI角色,设置姓名、头像、背景设定、性格特征、语言风格,甚至指定范例对话;
2、模型灵活调用:除自研模型JanitorLLM(JLLM)以Beta模式免费提供支持外,还支持用户自接第三方模型,即BYO模式(Bring Your Own Model);
3、上下文记忆:AI角色能持续记住过往互动内容,如用户名字、设定事件、性格偏好等,实现“长期对话记忆”和“沉浸感”;4、社区共创:角色可设为私有或公开,用户之间可以分享、修改角色设定,形成大量UGC内容生态;5、创作者工具:支持CSS代码(网页样式语言)定制、标签过滤、图像插入等,让角色页面更个性化、结构更清晰;6、“自由但有边界”的内容策略:平台允许NSFW(Not Safe For Work,指限制级)内容,但设置明确的伦理边界,并通过社区审核、举报与技术识别机制加以管控。创始人Jan Zoltkowski本身是一位活跃于Hackathon(黑客马拉松,指程序员在短时间内集中开发原型项目)圈层的开发者。
▲Janitor AI创始人Jan Zoltkowski
Janitor AI最初正是在一次黑客马拉松中完成的原型开发,其早期版本本质上是OpenAI模型(GPT-3.5/4)的封装器,通过调用接口为用户生成角色对话。不过,在2023年遭遇OpenAI封禁接口后,Zoltkowski快速搭建起自有GPU集群,转向自研模型。截至目前,Janitor AI始终保持免费使用,但平台已开始筹备订阅制与国际化团队扩张,走向更长期的服务化运营。
02.
真正走进这个“AI剧场”的方式,要从一个角色页面开始。在角色页的右侧“Character Definition”模块,能够看到该AI角色的全部预设内容被拆分为多个结构化片段,如剧情设定、性格设定、首句模板等,旁边还标注了每部分占用的Token数量。
例如这个“Number 9”的角色,性格定义部分就用了超过1000个token,说明在性格描写上较为细致。总Token数为1523,其中1249为“Permanent”,即模型每轮对话都将调用的核心信息。Permanent越多,模型越容易维持一致性。但一旦设定溢出模型最大上下文,部分内容也可能被截断忽略。用户点击角色图下的按钮,用户可立即与角色进行自由对话。
与Number 9进入对话后,系统自动呈现角色首段内心独白。这种开场设定在AI角色平台中常用于增强代入感,和延展后续剧情。

▲指令1:我不是来伤害你的,我只是路过,发现你受伤了。

▲指令2:你逃出去之后最想做什么?还有人你想见吗?

▲指令3:你不用急着说,先呼吸一下。
总体来看,Janitor AI的对话生成机制在保持角色设定一致性方面表现稳定,AI的理解力、剧情编排能力和情绪调节能力都很在线。
03.
从功能来看,Janitor AI的“角色扮演”能力并不是依赖炫技的语言模型,而是通过角色设定、记忆机制与对话交互,给出一种剧本化、可共创的AI陪伴场景。和通用型AI聊天助手相比,Janitor AI显得更“戏剧化”,更强调人设的一致性与故事的连续性。它像是一个给人设喂Token的“对话剧本平台”,把“AI陪伴”这件事,玩出层出不穷的新花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