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汇集半导体行业资讯 技术前沿、发展趋势!
8月28日,佛山市人民政府、南海区人民政府与广东先导稀材股份有限公司正式签署合作协议,标志着广东省内规模最大的光芯片产业化项目正式落户佛山南海区。该项目由先导稀材全额投资建设,计划固定资产投资63亿元,达产后预计年产值近百亿元,首期工程将重点布局光电材料、光电传感器及光通信模块等核心领域。

先导稀材是全球最大的硒(Se)、碲(Te)产品供应商,铟(In)、镓(Ga)、锗(Ge)等稀有金属产量位居世界前列。其产品广泛应用于太阳能光伏(占比35%)、LED照明(25%)、5G通信(15%)、红外探测、航空航天、生物医疗等20余个战略新兴产业,服务客户覆盖全球3000余家企业。
科研支撑:四大国家级平台赋能技术创新
企业建有国家稀散金属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国家企业技术中心、博士后科研工作站及先进材料研究院,形成“基础研究-技术攻关-成果转化”全链条创新体系。截至目前,累计获得授权专利876项,主导制定行业标准23项,在化合物半导体外延生长、高功率激光芯片封装等关键技术领域实现突破。
项目规划:构建光芯片全产业链生态
- 产能规模
年产21万片4-6英寸化合物半导体外延片 年产4万片高功率激光芯片及探测器芯片 年产30万支光通信器件(支持25G/50G/100G速率) 年产50万个光模块(兼容硅光、CPO等新型封装技术)
上游整合:在佛山布局年产50吨高纯镓、20吨高纯铟提纯生产线 下游延伸:吸引光模块封装测试、光纤连接器等10家配套企业集聚 集群效应:形成“材料-芯片-器件-模块-系统”完整产业链,带动区域半导体产业规模突破500亿元
经济价值:百亿产值撬动千亿级产业集群
- 直接效益
:项目投产后首年预计贡献税收超3亿元,创造就业岗位2000个 - 战略意义
:填补华南地区高端光芯片产能空白,将国内自给率从不足30%提升至50%以上 - 政策支持
:南海区将为项目提供土地、税收、人才等全方位政策保障,加速技术成果产业化进程
该项目作为佛山半导体产业升级的标杆工程,将通过技术外溢与产业集聚效应,助力粤港澳大湾区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光电子信息产业高地。后续建设进展将持续跟踪报道。
*声明:本文系原作者创作。文章内容系其个人观点,我方转载仅为分享与讨论,不代表我方赞成或认同,如有异议,侵权欢迎联系我们删除!

▎往期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