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谋“人工智能+”高质量发展,2025第十四届中国智能产业大会与吴文俊人工智能创新大会在常州开幕

中国人工智能学会 2025-08-30 22:35
资讯配图
资讯配图
资讯配图

2025年8月30日,在国务院正式印发《关于深入实施「人工智能+」行动的意见》之际,由中国人工智能学会主办,工信部中小企业发展促进中心、常州市人民政府支持的2025第十四届中国智能产业大会与吴文俊人工智能创新大会在江苏常州开幕。


为期两天的大会以“智启龙城 创领未来”为主题,设有1场开幕式、8场主旨报告,1场圆桌对话,15场专题会议,同期举办3场特色活动,全面展示我国人工智能在理论突破、技术创新、行业应用、产业赋能等方面的新成果和新实践,为江苏常州以及长三角地区的产业智能化转型蓄势添能,为我国“人工智能+”行动高质量落地助力提速。

 01




高维引领,把握智能产业新机遇

CIIS2025

工信部中小企业发展促进中心主任翁啟文,常州市委副书记、市长周伟,诺贝尔奖获得者亚利耶·瓦谢尔,中国人工智能学会理事长、中国工程院院士戴琼海为大会致辞。西安交通大学教授、中国科学院院士徐宗本,南京大学副校长、中国科学院院士郑海荣,解放军总医院骨科医学部主任、中国工程院院士唐佩福等作大会主旨报告,中国人工智能学会副理事长、清华大学教授孙富春主持了大会开幕式。来自全国高校和科研院所的专家学者,人工智能领域企业代表及常州有关单位等参加了开幕式。


翁啟文在致辞中说,习近平总书记对发展人工智能高度关注,指出“加快发展新一代人工智能是我们赢得全球科技竞争主动权的重要战略抓手,是推动我国科技跨越发展、产业优化升级、生产力整体跃升的重要战略资源”。江苏中小企业数量居全国首位,大会在常州举办将助力更多中小企业了解人工智能的发展趋势,找到适合自身的应用路径,工信部也将加快推动人工智能产业高质量发展,希望以大会为契机,携手把人工智能的新成果转化为推动经济发展的新引擎。

资讯配图

翁啟文主任致辞


周伟市长在致辞中指出,当前常州发展人工智能产业“天时、地利、人和”兼备,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人工智能发展,持续完善顶层设计、加强工作部署,常州作为全国先进制造业基地、区域性科技创新高地,为人工智能技术的落地应用提供了广阔场景和丰富的数据资源,并将以人工智能作为引领未来产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引擎,助力创新想法落地生根、创业项目茁壮成长。

资讯配图

周伟市长致辞


亚利耶・瓦谢尔教授以视频方式致辞,他肯定中以常州创新园建设发展成果,希望园区继续提供有力支持保障,吸引更多创新人才集聚常州、共谋发展。

资讯配图

亚利耶·瓦谢尔教授致辞


戴琼海院士在致辞中表示,吴文俊奖历经十四年已经成为我国智能科技领域最具影响力、公信力和引领力的奖项,众多获奖成果充分展现了人工智能理论实践并重、产业赋能显著的特点。中国智能产业大会自2011年创办以来,始终面向国家战略需求,成为连接科技创新与产业发展、承接国家战略与地方实践的重要平台。常州拥有深厚的制造业基因、完善的产业配套体系与开放务实的创新生态。下一步,中国人工智能学会将与常州密切合作,吸引全国乃至海外的优秀青年团队、科研成果与常州丰富的制造场景实现高效对接,促进具备创新活力的优质项目与企业扎根常州,助力城市产业转型与创新能力的持续提升。

资讯配图

戴琼海院士致辞

资讯配图

孙富春教授主持大会开幕式

 02




务实合作,共建区域新生态

CIIS2025

开幕式上进行了吴文俊人工智能科学技术奖宣介和西太湖(常州)人工智能国际社区推介,举行了中国人工智能学会长三角创新基地、西太湖(常州)人工智能产业技术研究院揭牌,西太湖(常州)人工智能国际社区发展顾问聘任,西太湖(常州)人工智能国际社区创新生态圈点亮,以及西太湖(常州)人工智能国际社区启用等一系列仪式。

资讯配图

揭牌仪式

资讯配图

 聘任仪式

资讯配图

点亮生态圈

资讯配图

启动仪式

 03




前沿交流,呈现技术新突破

CIIS2025

上午主论坛上,徐宗本院士在《AI: 无限维问题vs有限维技术-浅析大模型架构的设计原理》报告中从数学本质与工程实现的双重角度,剖析了大模型架构设计的原理和挑战。郑海荣院士在《医学影像与生物智能》报告中展示了人工智能在医疗诊断和生命科学研究中的巨大潜力,为理解生命规律提出了新的思维和方式。唐佩福院士在《人工智能推动骨科手术技术创新》报告中阐述了人工智能如何赋能骨科手术,从术前规划到术中导航,再到术后康复管理,有效提升精准化和智能化水平。孙富春教授主持了上午的报告环节。

资讯配图

徐宗本院士作主旨报告

资讯配图

郑海荣院士作主旨报告

资讯配图

唐佩福院士作主旨报告


下午主论坛上,孙富春教授在《具身智能、模型训练与产业落地》报告中展现了具身智能从理论框架到模型训练,再到产业落地的完整路径,揭示了智能体与环境交互学习的深层机制。京东集团高级副总裁何晓冬在《基础大模型进展:从数字人到具身智能》报告中从产业实践角度勾勒了大模型技术从数字人生成到具身智能应用的演进路线,分享基础模型在理解物理世界、实现智能交互方面的突破性进展。CAAI元宇宙技术专委会主任、清华大学教授陶建华在《大模型技术发展与安全思考》报告中从国家安全、社会稳定和技术伦理等多维度,提出了确保AI安全发展的系统性思考。中国移动集团首席科学家冯俊兰在《AI+行业:向规模要价值,向内核要未来》报告中从通信行业实践出发,阐述了AI与行业深度融合的关键逻辑,以及技术与产业双向促进的重要意义。智平方科技创始人兼CEO郭彦东在《具身大模型:驱动机器人进入通用智能新时代》报告中剖析了具身大模型如何让机器人获得理解、推理和执行复杂任务的能力,探讨了机器人技术从专用智能迈向通用智能的路径。中国人工智能学会副秘书长、北京信息科技大学教授陈雯柏,中国人工智能学会副秘书长、清华大学副研究员于涛主持了下午报告环节。

资讯配图

孙富春教授作主旨报告

资讯配图

何晓冬副总裁作主旨报告

资讯配图

陶建华教授作主旨报告

资讯配图

冯俊兰博士作主旨报告

资讯配图

郭彦东博士

资讯配图

陈雯柏教授主持

资讯配图

于涛副研究员主持


主论坛期间,孙富春教授,郭彦东博士,主线科技CEO张天雷,世界青年科学家联合会副秘书长王佳,常州市工信局党组成员、副局长杨军等各界嘉宾以“常州产业智能化转型的未来图景”为主题,进行了“论道AI”圆桌对话,为常州核心产业的智能化转型路径和方向出谋划策。陶建华教授主持了圆桌对话。

资讯配图

圆桌对话

 04




多维碰撞,激发智变新动能

CIIS2025

今年大会设有基础模型与通用智能、大模型前沿技术、多模态融合技术和应用、具身智能系统的感知与学习、工业具身智能系统科技创新、数智原生的工业互联网、智能时代的虚实融合、脑机智能与情感计算、AI驱动的交叉融合与协同发展、医工交叉赋能智慧医疗、智能驾驶与智慧物流、未来全龄智能康养、全域空间智能、智能时代创新仪器研制、人工智能青年科技创新等15场专题会议,从理论探索、技术突破、交叉融合、场景拓展、行业应用、人才培养、安全治理等方面为产学研构建全方位的交流平台,为各领域技术创新和交叉融合提供理论支撑和思路指引,为各行业智变提供策略启发和经验借鉴。


同时,“AI+X”智链活动:智慧医疗专场,人工智能女科学家沙龙,中国人工智能学会三级党组织联动效能提升对话会等三场特色活动同期举办。

资讯配图


近年来,常州依托扎实的智能制造基础,在“人工智能+新型工业化”“人工智能+健康医疗”“人工智能+智慧城市”等多领域创新应用,工业领域人工智能应用水平位居全省前列。本次双会联袂落地常州,将进一步为常州乃至整个长三角地区智能化产业升级注入新动能。

资讯配图

声明:内容取材于网络,仅代表作者观点,如有内容违规问题,请联系处理。 
人工智能
more
共谋“人工智能+”高质量发展,2025第十四届中国智能产业大会与吴文俊人工智能创新大会在常州开幕
开班倒计时10天!“人工智能赋能材料科学关键技术应用”研修班仅剩10个名额 学员可获颁工业和信息化部人才交流中心证书
【智造】人工智能+制造:工业智能体掀起智造新浪潮
《人工智能生成合成内容标识办法》施行,电动自行车国标生效,盒马X会员店停业,中科院突破电解水制氢瓶颈,这就是今天的其他大新闻!
人民日报丨2025第十四届中国智能产业大会、吴文俊人工智能创新大会在常州举行
【教育】人工智能时代,科学教育这样开展
要闻 | 一图读懂关于深入实施“人工智能+”行动的意见
【AI治理周报·8月第四期】中国《“人工智能+”行动》意见发布;特朗普威胁对征收数字税国家实施关税与出口限制
喜报!四川省人工智能学会多位专家学者荣获2024年度四川省科学技术奖
开班倒计时13天!工业和信息化部人才交流中心“人工智能赋能材料科学关键技术应用”高级研修班仅剩少量席位 报完即止
Copyright © 2025 成都区角科技有限公司
蜀ICP备2025143415号-1
  
川公网安备5101560200130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