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风险投资公司 Andreessen Horowitz 的最新报告指出,人工智能领域的竞争格局正在悄然改变。
以 ChatGPT 为首的领先地位正受到强力挑战,Google 的 Gemini、xAI 的 Grok 以及 Meta AI 等竞争者正奋力追赶,不断缩小彼此间的差距。
这份报告已是第五版,它汇集了两年半的数据,深入剖析了消费级人工智能产品的演进趋势。
AI巨头争霸:新挑战者正迎头赶上
报告显示,有 14 家公司已连续五次稳居顶尖 AI 产品榜单,包括我们熟知的 ChatGPT、Perplexity、Character AI、Midjourney 和 Hugging Face 等。

这些头部公司的业务范围,清晰地勾勒出当前消费者使用人工智能的核心场景:通用辅助、情感陪伴、音视频编辑、语音生成、生产力提升和模型托管。
此外,像 Claude、Suno 等五家公司也表现稳定,在除首次外的历次报告中均榜上有名,覆盖了通用 AI、音乐生成等多个领域。
值得注意的是,Google 在此次榜单中表现抢眼,首次凭借 Gemini、AI Studio、NotebookLM 和 Google Labs 四款产品强势入围,占据了四个席位。
这些产品均已启用独立域名,使其增长轨迹得以被独立追踪,也预示着 Google 正在 AI 领域进行更全面的布局。
该报告的数据来源可靠,网页产品数据来自第三方市场情报公司 Similarweb,移动应用数据则由 Sensor Tower 提供。
群雄逐鹿:各路玩家表现几何
在移动端,排名第二的 Gemini 正加速追赶排名第一的 ChatGPT,尽管其月活跃用户数仅为后者的一半,但增长势头不容小觑。
Gemini 在 Android 生态中拥有天然优势,其接近 90% 的月活用户来自该平台。在网页端,Gemini 同样位列第二,访问量达到了 ChatGPT 的 12%。
同时,Grok 的崛起速度惊人。它在网页端高居第四,移动端排名第二十三。想当初在 2024 年底它还只是 X 平台的一项功能,如今已是拥有超 2000 万月活用户的独立应用。
相比之下,Meta 的通用助手则表现平平,其网页端排名与三月持平,但未能登上移动端榜单。部分原因是其负面新闻缠身,有报道称 Meta AI 在用户不知情的情况下公开分享其帖子,这影响了它的表现。
而 Claude 和 DeepSeek 在移动端的增长趋于平缓。特别是在网页端,DeepSeek 的流量从峰值下跌超过 40%,与之相反,Perplexity 和 Claude 却保持了持续增长的态势。
中国AI与市场新秀
中国的人工智能产品在全球舞台上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
在网页端榜单前 20 名中,我们看到了阿里巴巴的夸克、字节跳动的通用大语言模型产品豆包,以及月之暗面旗下的聊天机器人 Kimi。
这些产品都深耕中国市场,超过 75% 的流量来自国内。此外,还有七家中国公司成功将其 AI 技术输出海外,包括 DeepSeek、Kling 等。
移动端的趋势更为明显,排名前 50 的应用中有多达 22 个由中国团队开发。

美图公司和字节跳动等都是其中的佼佼者,这充分展示了中国在移动 AI 应用领域的强大创新能力。
此外,榜单上也出现了新面孔。像 Lovable 和 Replit 这样聚焦于“氛围感编程”的初创公司首次入围,它们的出现也为 AI 领域注入了新的活力。
报告最后还点名了一些极具潜力、即将登上顶尖榜单的应用,如网页端的 Blackbox AI 和移动端的 Talkie 等。
一个积极的信号是,随着各大应用商店对山寨和克隆应用的打击,本月的移动榜单迎来了比以往更多的原创应用,这为真正有创意的产品提供了更广阔的成长空间。
新进入前100名的应用
报告指出,这一次,只有 11 款新应用进入了网页端榜单,14 款进入了移动端榜单。这一数字低于之前的版本,表明市场开始趋于稳定。
其中比较突出的应用有:
Lovable → 用人工智能创建完整的网页。 PolyBuzz → 生成图像和创意素材。 Pixverse → 生成式视频。
这三款应用之前都处于“边缘榜单”(即差点进入前100名的应用列表),现在凭借其增长实现了质的飞跃。
网页端与移动端的趋势
在网页端,新上榜的应用较少(11款),并且通常是更成熟的产品。然而,在移动端则保持着更快的更新速度(14款),部分原因是用户更倾向于寻找快速、轻量且界面适配手机体验的解决方案。
新兴应用的角色
Lovable
、PolyBuzz
和 Pixverse
的出现证实了一个趋势:那些实现增长的应用不再是 ChatGPT 的模仿者,而是具有差异化功能、能解决特定使用场景的产品:
无需编程的网页设计。 用于营销和创意的视觉内容生成。 视频内容的创作。
这表明,机会已不在于模仿,而在于 专注于具有高附加值的特定细分领域。
苹果、谷歌等巨头的影响
苹果和谷歌已经从他们的应用商店中移除了那些缺乏差异化的模仿品和山寨应用。这为那些拥有更扎实产品的项目创造了发展空间。
此外,a16z(报告发布方)现在将谷歌的多个产品分开进行衡量,这让那些以前被归为一类的工具获得了独立的曝光机会。
结论
该报告反映出,人工智能应用的初期爆发式增长正让位于一个整合阶段。虽然新进入榜单的应用数量不多,但它们都具有高度的差异化,这表明 竞争的关键已不再是谁先到场,而是谁能为用户提供更多真实价值。
报告地址:https://a16z.com/100-gen-ai-apps-5/
一键三连「点赞」「转发」「小心心」
欢迎在评论区留下你的想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