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经营销中研究级脑机接口与商业级脑机接口的消费者偏好预测

脑机接口社区 2025-09-02 09:11
资讯配图

神经营销研究消费者对商品和服务的生理与心理反应,利用脑机接口(BCI)技术收集客户偏好信息,从而将神经科学与营销结合。每年全球在营销、广告和促销上的支出高达7500亿美元,其中大部分用于营销研究。传统的营销方法如访谈和问卷调查费时且成本高,且不能准确反映消费者的真实心理。神经营销通过分析大脑反应,更精确地评估产品和营销刺激效果,解决了这些问题。

资讯配图

在神经营销中,BCI 技术用于分析消费者对营销刺激的反应。传统的调查方法如问卷和访谈虽然有效,但容易受到人为因素的影响,因此神经营销采用了更先进、自动化的 EEG 设备。大部分研究使用的是研究级 EEG 设备,但消费级设备的效果尚不清楚。本研究比较了两种设备在预测消费者偏好(情感态度和购买意向)方面的表现。实验中,参与者观看不同产品图片并采集 EEG 信号,之后使用特征提取和信号处理技术对数据进行分析。结果表明,研究级 EEG 设备在预测消费者情感和购买意向上的准确率分别为 82.4% 和 85.23%,而消费级设备分别为 75.43% 和 79.5%。在另一设置中,研究级设备的准确率分别为 83.75% 和 78.75%,消费级设备则为 82.97% 和 75%。

方法

下图为研究流程图。首先,研究人员们对从 Fpz 通道收集的原始 EEG 数据进行预处理。而后使用 SVM-RFE 提取几个特征并选择相关特征,使用 SMOTE 平衡数据集。最后使用 SVM 对数据集进行分类。

资讯配图
图 1 展示了所提框架的工作流程。


参与者

本研究共招募了 25 名年龄为 24 ± 2 岁的男女参与者,所有参与者身体健康且无神经系统疾病史。根据赫尔辛基宣言和神经营销科学与商业协会的道德规范,数据收集前已获得参与者的书面同意。

实验设置和数据收集

本研究中共使用了八种不同的产品,每种产品都有自己独特的促销方式和代言人。当顾客看到产品的促销信息或代言人时,他们往往更倾向于购买该产品。为了避免可能的偏见影响参与者的决策,研究中使用了中立的代言人。图3展示了本实验所使用的刺激材料。

数据收集程序包括三部分。首先,参与者坐在显示器前,将脑电图设备连接到头部。其次,使用PsychoPy v3.0 展示产品和促销图像,每幅图像显示 5 秒,休息 3 秒。分别设置两组实验进行数据收集:实验 1,使用两个设备同时展示所有 8 种产品;实验 2,将刺激分成两组,分别展示。数据采集频率为 256 Hz。最后,参与者填写问卷,评估他们对产品的情感态度和购买意向,答案按 1-7的量表评分,并转换为负面、中性和正面三类。

资讯配图
图3实验中使用的刺激。第一列代表 8 种产品,第二列代表对这 8 种产品的认可,最后一列代表对这 8 种产品的促销。

数据预处理:

数据预处理使用 EEGLAB工具,首先用带通滤波器去除噪声,再用陷波滤波器消除电力线噪声,最后进行标准化处理。在实验1 中,收集到的 19 个数据中,只有5 个被选中继续处理,其他数据因损坏被丢弃。预处理后的 EEG 数据如 图4所示。

资讯配图

图4 Focus Calm 和 Emotiv 的 PAA 与 NAA(a、c)以及 Focus Calm 和 Emotiv 的 PPI 与 NPI(b、d)的时间域中 5 秒 EEG 数据的总平均值。该图显示了两种结果的 EEG 模式差异,包括 N200 和P300 成分的差异。

特征提取、选择和分类

从数据中提取了多种时间、频率和时频特征。首先提取了时间域和频域特征,然后通过小波包变换(WPT)将信号分解为六个频带,并从每个频带中提取相同的特征。同时计算了各频带的平均功率与相对功率之比,共提取了470个特征。接着,采用递归特征消除(RFE)和支持向量机的10倍交叉验证,选取了50个特征用于最终分类。为进行二元分类,去除了中性类。由于数据集不平衡,应用了合成少数过采样技术(SMOTE)以平衡数据。最后,通过5倍交叉验证训练支持向量机(SVM)模型,并评估其性能。

结果与讨论

在研究中,70%的参与者对产品表现出积极反应,25%为消极反应,5%为中性反应,导致数据集不平衡。为解决这个问题,使用了SMOTE技术进行过采样。然而,应用SMOTE后,模型在5倍交叉验证中的表现较差,表明平衡数据集对模型性能至关重要。

图4中展示了不同设备在积极与消极情感反应及购买意向的EEG数据,显示了正负情绪反应之间的差异。在所有特征中,时频特征最为相关,特别是θ波段特征最能预测消费者偏好与购买意图,其次是δ波段特征。研究证明了消费级EEG设备在神经营销中的可行性,其性能与研究级设备相当,为神经营销的应用提供了更便捷的选择。

结论与未来工作

本研究比较了消费级和研究级EEG设备在神经营销中的表现。通过两组实验,从25名参与者收集数据。结果显示,两种设备表现相似,Emotiv(研究级)稍好。但在资源有限的情况下,Focus Calm(消费级)表现更佳。这表明消费级EEG设备在神经营销中的应用是可行的。未来,研究人员计划扩大实验规模,以推动其在日常场景中的应用。

仅用于学术分享,若侵权请留言,即时删侵!

欢迎加入脑机接口AI星球

获取更多脑机接口+AI等领域的知识和资源。


资讯配图


加群交流、商业合作请添加微信:RoseBCI【备注:姓名+行业/专业】。



   欢迎来稿   

1.欢迎来稿。投稿咨询,请联系微信:RoseBCI

点击投稿:脑机接口社区学术新闻投稿指南

2.加入社区成为兼职创作者,请联系微信:RoseBCI

资讯配图

一键三连「分享」、「点赞」和「在看」

不错过每一条脑机前沿进展

声明:内容取材于网络,仅代表作者观点,如有内容违规问题,请联系处理。 
接口 脑机
more
医保支付破冰:脑机接口纳入国家医保的三大信号
资讯 | 天津启动全球首个神经重症脑机接口多中心临床试验、大连金州区第一人民医院/苏州市康复医院等脑机接口项目落地等
电路设计中的7种常见接口类型
河南首例脑机接口植入术成功实施
项目 | 美国军用脑机接口项目N3:下一代非手术神经技术
Neuralink首位脑机接口植入者的重生之路| CyborgIN
第二届脑机接口(技术)开发者大会圆满结束!
元宇宙入口:脑机接口替代VR设备的千亿替代战
第四届智慧医疗与康复大会暨第七届脑机接口论坛会议第二轮通知
中关村牵头编制 《芯粒互联接口规范》国家标准正式发布
Copyright © 2025 成都区角科技有限公司
蜀ICP备2025143415号-1
  
川公网安备5101560200130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