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欢迎关注具身智能大讲堂

具身智能大讲堂获悉,9月2日,星尘智能(深圳)有限公司(以下简称 “星尘智能”)近期宣布,与上海仙工智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 “仙工智能”)达成千台级人形机器人合作订单,这也是目前全球最大绳驱传动设计的人形机器人订单。根据合作规划,未来两年内,双方将推动上千台人形机器人在工业制造及仓储物流场景实现大规模部署。

2025年是人形机器人量产化元年,头部本体企业已经开始小批量交付,在过去的8个月时间里,智元机器人、宇树科技、优必选、松延动力等主流人形机器人本体企业,均已斩获千台量级订单。此外,天太机器人在8月成功签订万台具身智能人形机器人订单协议,协议明确其 2025 年内将交付首批 3000 台,且需在 2026 年底前完成全部万台订单交付,并同步实现 5 万台量产目标。
1► 星尘智能携仙工智能 加速人形机器人渗透工业物流领域
星尘智能成立于2022年12月。创始人来杰拥有17年人工智能与机器人研发经验,持续推动机器人与人工智能技术结合,让AI机器人从梦想变为现实。

星尘智能创始人来杰
他毕业于西安电子科技大学,主攻机器人与强化学习,曾在IROS和ICRA等国际顶级学术互译发表10余篇论文。2012-2014 年任香港理工大学助理研究员,2014年加入百度,牵头小度机器人项目;2018年来杰成为腾讯 Robotics X 实验室首位员工和架构师,主导多款新型机器人研发,如腾讯轮腿式机器人Ollie等。

星尘智能S1机器人采用绳驱传动设计
2024年世界机器人大会博览会现场,星尘智能发布首款AI人形机器人产品Astribot S1,该机器人基于星尘智能自主研发的软硬件一体化系统架构,将智能分析能力与精准操作性能深度结合,在做饭泡茶、分拣物品、熨衣清扫、奏乐跳舞、竞技叠杯等高难度、长序列、可泛化任务中,展现了专家级智能规划与最强操作,极大拓宽了应用想象力。截至当前,该机器人已迭代了3个版本,并在各头部高校、企业、数据中心等落地应用。
核心技术方面,星尘智能专注于全能AI机器人的研发与应用,是国内首个实现绳驱AI机器人量产的企业,具备全链路自研的本体-数据-模型平台。绳驱传动技术能够模拟人类肌腱的丝滑用力方式,能够让机器人达到传统方案无法企及的高动态、高灵巧、高负载,还在结构与控制层面有先天的安全优势,突破了行业长期存在的性能瓶颈,给工业场景中的长流程、人机协作等复杂任务提供了更大的想象空间。目前产品已经在科研、生活、商业等场景落地,并与京东、央视、深圳养老护理院、深圳市人工智能与机器人研究院等开展深度合作,加速机器人应用落地。

2024年8月,星尘智能完成数千万美元 Pre-A 轮融资,今年4月又陆续完成数亿元A轮及 A+轮融资,由锦秋基金、蚂蚁集团联合领投,云启资本等老股东跟投。
合作方仙工智能是智能生产及智慧物流系统领域的领先企业,在2023-2024年连续两年位居全球机器人控制器销量榜首,服务客户超1500家,涵盖飞利浦、施耐德、西门子、一汽大众等国内外知名企业,业务覆盖3C、汽车、新能源、半导体等20余个细分行业,产品与服务遍及全球65个以上国家和地区。其控制器技术兼具成本优势与工业级可靠性,能为机器人大规模落地提供稳定的底层技术支撑。

此次合作,有望加快星尘智能的机器人平台与仙工智能的控制器技术的深度融合,推动双方技术从单点验证阶段,向多场景、大规模落地应用跨越。未来,双方联合开发的人形机器人将逐步承接产线物料配送、周转箱搬运、上下料、空箱回收等人力密集型作业,将工业制造过程中枯燥重复、不安全、困难的任务自动化,减轻工人的重复性劳动负担,使其能专注在无法自动化的技能与流程上,不断提高生产效率和安全性,为中国制造业注入新的增长动能。
仙工智能明确表示,将持续发挥控制器在集成化与工业可靠性上的优势,与人形机器人技术深度结合,为行业客户提供更高性能和普适的解决方案。星尘智能则强调,通过大规模部署验证,推动“本体优化—数据沉淀—算法优化—产业落地”的平台正循环迭代,加速AI机器人在工业场景的全链路应用,为企业客户提效降本,创造更安全的人机协作环境。
2► 国内人形机器人进入规模化交付 至少还有2-5年时间
2025年中国人形机器人本体企业已率先步入落地验证期,并且实现了小规模出货。然而从当前行业发展态势来看,如果要真正进入规模化量产爬坡期,乐观预估至少还需要2-5年时间。

以优必选为例,2025年是其人形机器人进入规模化部署的开始,该公司规划 2025 年人形机器人产能达到1000台,2027年有望实现万台级别的交付,但截止当前,优必选工业版机器人仅交付500台,针对科研领域的天工行者人形机器人累计交付300台。距离累计万台交付量级尚有一定距离。

智元机器人在2025年一季度出货量超 800 台,1 月完成第1000台通用机器人下线。2025年8月21日首届合作伙伴大会上,智元机器人提出2026年出货数万台的预期,同时规划未来几年实现每年数十万台出货量。订单层面,2025 年 7 月,智元机器人中标中国移动 7800万元订单,中标机器人将用于移动运营商营业厅,承担接待讲解等交互任务。此外,智元机器人已启动出海计划,2025 年起向海外交付产品,布局区域包括北美、欧洲、中东、日韩及东南亚。对于智元机器人来讲,迈入规模化交付的周期也需要至少2-3年时间。

宇树科技王兴兴在WRC采访期间表示,2024宇树四足机器人年销量达2.37万台,约占全球市场69.75%份额 ,人形机器人出货量约1400台,为全球最高。2025年,公司预计出货人形机器人2000台、四足机器人1.5万台,订单金额超5亿元,且第一季度人形机器人出货量达几百台。

公开资料显示,乐聚机器人今年交付量预计达千台级别。2025年1月完成第100台全尺寸人形机器人“夸父”交付,到4月交付量已翻倍。其2024年交付量为 100 台,今年一季度订单量增长200%。此外,今年8月,乐聚成为 “人形机器人数据训练中心二期” 项目第一中标候选人,投标报价8295万元。此前在工业领域,2024年10月中标国内汽车行业首个人形机器人公开招标项目,近期 “夸父” 已在相关客户工厂实现高稳定多机、长时间连续作业。
需要特别关注的是,头部本体企业的人形机器人小规模交付决定后期规模化量产进度。就目前来看,技术、成本与市场是量产爬坡期的三大难点。如何解决机器人在实际场景下的作业能力,提升其泛化性,通过模块化设计与规模化生产降低机器人成本,同时与市场上形成一个可以迭代升级的良性循环,都是从业者需要面对的问题,这也支撑了人形机器人要真正进入量产爬坡期至少还需2-5年的乐观预估。
END

往
期
精
选
科技热点
大咖观点
热点评论
新品速递

微信号|具身智能大讲堂
专注AI具身智能产业前沿话题
加入社群
欢迎加入【具身智能大讲堂】读者讨论群,共同探讨具身智能机器人相关领域话题,共享前沿科技及产业动态。
添加微信号(19016903753)具身智能大讲堂客服 备注“具身茶谈”可进入交流群。
兼职作者&投稿
机器人大讲堂正在招募【兼职内容创作者】,如果您对撰写机器人【科技类】或【产业类】文章感兴趣,可添加微信:具身智能大讲堂客服(19016903753,手机与微信号相同)。我们对职业、所在地等没有要求,欢迎朋友们的加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