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国内扫地机器人头部企业追觅科技于 8 月 28 日正式官宣跨界造车,计划推出对标布加迪威龙的超豪华纯电产品,首款车型预计 2027 年亮相。
“如果你想害一个哥们,你就劝他去造车吧。” 小鹏汽车董事长何小鹏此前的调侃犹在耳边,追觅科技通过官宣造车计划,试图在行业竞争白热化的 “下半场” 争夺一张入场券。
根据追觅科技发布的公告,在造车计划的产品定位上,明确要打造 “世界上最快的量产车”,据悉,当前量产车最高时速为 532km/h。
早在2024年,以扫地机器人为主营业务的追觅科技便被曝出启动造车项目,首款车型为增程式SUV,切入理想、问界未完全垄断的高端细分市场。
今年1月,追觅科技旗下造车主体 “星空计划(上海)汽车科技有限责任公司”(下称 “星空”)注册成立,实际控制人为追觅科技创始人、CEO俞浩;工厂规划在上海临港新片区,紧邻特斯拉、宁德时代的生产基地。
追觅科技强调,此次造车并非 “追风口”,而是酝酿十二年的决定 —— 早在 2013 年,其核心团队(当时为清华大学 “天空工场” 科创社团成员)就已撰写首份造车计划书,如今 “时机成熟” 才正式入局。
为支撑这一规划,传追觅已组建近千人的造车团队,且团队规模仍在持续扩张。同时,追觅明确表示将 “长期投入汽车领域”,并非短期试水。
公开资料显示,追觅起源于清华大学学生社团 “天空工场” 的企业,2017 年正式成立后便加入小米生态链,凭借核心技术突破迅速成长为扫地机器人赛道的独角兽。
截至 2024 年,追觅科技员工规模超 2000 人,其中 70% 为研发人员,同年胡润全球独角兽榜单显示其估值已达 200 亿元。
追觅在业务上覆盖家用(无线吸尘器、扫地机器人、洗碗机等,淘宝旗舰店最贵产品为超 1.2 万元洗碗机)与商用(送餐机器人,采用厘米级精度定位技术)清洁产品,2024 年营收 150 亿元,较 2023 年近乎翻倍。
尽管追觅的跨界计划具备独特性,但新能源汽车行业的现实挑战仍让市场存疑。从行业环境看,中国新能源汽车渗透率已迈向 50%,市场整合进程加速:2025 年乘用车行业前十企业市场份额(CR10)已达 65%,摩根士丹利预计未来 2-3 年这一比例将升至 75%,意味着中小玩家生存空间进一步压缩,同时行业还面临淘汰加剧、利润率偏低、海外市场不稳定等问题。
而追觅瞄准的超豪华赛道更显小众。中国汽车流通协会数据显示,2025 年上半年,零售价格超 101.7 万元的超豪华车销量仅 3.7 万辆,同比大幅下滑 49%,且其中近九成(3.3 万辆)为传统燃油车,纯电超豪华市场需求尚未打开。
此前高合汽车等新势力 “因烧钱拖垮、技术与产业链跟不上” 的案例,也让市场对追觅能否应对 “超豪华产品的品牌建设、技术门槛” 产生疑问。
从消费电子产品(清洁电器)跨越到交通工具智能终端(汽车),技术、供应链、制造体系的差异巨大,多数环节需 “从零开始”。
在造车这条路上,追觅是不是“起猛了”?又会交出怎样的成绩单。
追觅正式宣布造车公告如下:
THE END
2025-09-01

2025-08-30

2025-08-29

2025-08-29

2025-08-2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