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人战队驶过天安门,机器人方队还会远吗?

机器人技术与应用 2025-09-03 17:05
2025年9月3日的天安门广场,在纪念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的盛大阅兵中,无人作战群以三栖协同之势揭开了未来智能战争的新篇章。

阅兵场上,装备方队无人作战群惊艳亮相。陆上无人作战方队、海上无人作战方队、空中无人作战方队依次通过天安门,多型首次亮相的武器装备吸引了全场观众的目光。


三栖无人作战体系

此次阅兵首次公开展示了覆盖陆地、海洋和空中的全域无人作战体系

上无人作战方队展示了侦打突击、扫雷排爆、班组支援等三类无人战车。这些装备可远程操控、自主行动、灵活编组,实现了陆上有人无人协同作战的新突破。

资讯配图

海上无人作战方队展示了新型无人潜航器、无人艇和无人布雷系统,具备隐蔽布放封锁、自主探测识别、集群组网攻击等作战能力,是海上作战的奇兵利器。

资讯配图

资讯配图

空中无人作战方队则由新型察打一体无人机、无人僚机、舰载无人直升机等组成,可隐蔽突击、广域覆盖、自主协同,创新了未来空战的新样式。

资讯配图

资讯配图

资讯配图


“机器狼”亮相,陆地作战新星

陆上无人作战方队中,一款被称为“机器狼”的装备格外引人注目。它是由四足机器狗加装上武器或侦察设备进化而成。

资讯配图

这款机器狼的原型是中国兵器装备集团旗下公司研制的四足机器狗。它使用自主可控的国产化芯片,机身前后配置两颗激光雷达,周身搭载5个环视相机,可实现360度的全视角感知。

公开参数显示,这款机器狗可扛起最高20公斤物体,续航里程约10公里,运行时间约2.5小时,能在30秒内完成电池更换。它还能在40度的陡坡爬行,越过30厘米高的障碍物,在废墟上如履平地。


迈向未来的机器人方队

随着无人装备技术的快速发展,我们可以期待在未来的阅兵中看到更加完备的机器人方队。军事专家傅前哨指出,未来战场特别是陆战场,无人化装备的种类和数量会越来越多,“机器狼”只是其中的一种平台。

随着信息化、智能化技术的发展,未来可能会出现更加多样的机器人平台,包括但不限于四足机器人(如机器狼)、双足机器人(如人形机甲士兵)、四轮机器人(如无人越野车)、多轮机器人(如无人轮式战车)、履带式机器人(如无人坦克)、防空机器人(如“忠诚防空僚车”和无人激光炮)等。

这些平台与固定翼或多旋翼的空中机器人相配合,可构建起一个体系化的无人作战群,打造出一个全新的攻防兼备的全域火力网。从单兵无人平台到跨域智能集群,有人与无人、无人与无人协同运转的智能化兵团,必将改写未来的战争模式。

未来的阅兵场上,我们或许将看到真正的机器人方队——它们不仅仅是钢铁与电路的组合,更是搭载人工智能与自主决策系统的智能“战友”,迈着整齐划一的步伐,铿锵有力地走过天安门广场。

如需咨询商务合作、宣传推广、转载开白等事宜,请联系:18355423366 (微信同号)对接。


END



资讯配图

75家机器人上市公司2025半年报总结:营收5829亿,盈利300亿,传统巨头与AI新锐谁能最终胜出?
75家机器人上市公司2024年报亮点
机器人行业上市公司2024年报出炉!谁领风骚看榜单
孙立宁院士: 微纳感知赋能具身智能机器人创新发展
浙江大学熊蓉教授: 人形机器人具身智能发展挑战与进展
打响机器人概念股退市第一枪的为什么是它?
《机器人技术与应用》2025年第1期(总第223期)
董凯处长:机器人具身智能发展趋势研判
北京工业大学石照耀教授:《灵动之枢:具身智能机器人关节技术的突破与应用》
仿生机器人技术新突破:向松鼠学习跨越复杂地形的智慧
从“破格上市”到市值翻三倍,越疆科技领跑港股机器人赛道
人形机器人量产爆发:价格战火爆来袭,科技革命下的产业重构与社会想象
看点:机器人概念上市公司2024上半年业绩普遍承压,机器人与AI打通迎机遇
55家机器人上市公司2023年报看点:喜忧参半,洗牌加剧
一文说透中国人形机器人研发团队
人形机器人炙热之下,突进与阻力的较量
谁是最靓的仔?53家机器人上市公司2023中报看点
53家机器人上市企业财报半年报下载(附PDF)
对话清华大学赵明国:加速进化复现波士顿动力动作,我们需要的是信心和创新!
2023年国家科技奖初评结果公布!9所985光头!西交华科前三!(附全名单)
史无前例!美国工程师与ChatGPT4合作设计人工智能芯片
俄罗斯总统普京批准新版《2030年人工智能发展国家战略》
人口不足20万!丹麦小镇欧登塞如何成为全球机器人中心?
“商业化元年”开启,人形机器人再添实力新玩家
瑞士研究人员开发出新型人造肌肉,更轻巧、更安全、更坚固!
欧盟终止亚马逊并购iRobot,昔日扫地机器人巨头何去何从
肌肉组织驱动的双足机器人问世,生物混合机器人突破性进展!
专业人士浅谈机器人即服务模式——自动化的未来
院士报告|潘云鹤:人工智能的行为智能和产品智能
院士谈推动机器人协同智能制造的新动能
院士谈机器人创新设计的六大关键技术
西木科技拓宽人形机器人研究新角度
院士谈未来人工智能发展的双驱动模型
院士谈机构智能让“变形金刚”从屏幕走进现实                                           


 

声明:内容取材于网络,仅代表作者观点,如有内容违规问题,请联系处理。 
机器人
more
2.5亿!全球人形机器人最大合同诞生!
【抢先报名】先睹为快!2025全球移动机器人新品重磅首发
对话玄源科技:AI陪伴机器人CEO不相信「AI陪伴」
拟斥资约8个亿!国内工控领军企业加码机器人
国家级创新领军专家带队,头部具身智能机器人创企再获数亿元融资!
英伟达"最强"机器人大脑平台与5G物联网完成验证测试,RedCap支持人形机器人高效连接
人形机器人能否成为“焊接”新选手?
【机器人】波士顿动力机器狗终于有新绝活!工程师:我们也没想到它能做到
马斯克:特斯拉未来80%价值将来自擎天柱机器人
面向人形机器人等领域,亿纬锂能“龙泉二号”全固态电池成功下线
Copyright © 2025 成都区角科技有限公司
蜀ICP备2025143415号-1
  
川公网安备5101560200130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