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欢迎关注具身智能大讲堂

8月27日,长盈精密发布的 2025 年半年报显示,其人形机器人业务海外订单呈现爆发式增长,2025 年上半年,长盈精密海外人形机器人零件实现营收超过 3500 万元,而 2024 年全年这一数据仅为 1011 万元,短短半年时间海外营收实现3.46倍增长。
1► 规模化量产推动 长盈精密成为Tesla和Figure AI核心供应商
自2024年起,长盈精密便开始加快人形机器人相关产能的建设,同时不断加大研发投入,目前已具备为国内外人形机器人客户开发多种材料零件的能力,涵盖铝合金、镁合金、钛合金等金属材料以及多种工程塑料等,并且熟练运用CNC、3D打印、压铸等多种先进成型工艺,能够为人形机器人的结构件、执行器等核心部件提供关键零部件。

根据知情者透露,长盈精密的海外订单主要集中在北美市场,头部企业Tesla和Figure AI均采购期人形机器人核心零部件产品。随着这两家公司已经进入到量产化阶段,长盈精密的海外订单市场量还会进一步放大。

2025年初,Tesla CEO埃隆・马斯克曾表示,Optimus机器人将进入试生产阶段,计划2025年生产 5000 至1万台,初期目标为每月1000 台 。从特斯拉公布的量产计划来看,2025 年生产的1万台机器人,主要用于特斯拉内部工厂的测试和应用验证。到2026年,每月产能目标提升至1万台,年产量有望达12万台左右,且下半年开始对外销售。而到2027年,每月产能预计达到10万台,如此计算,年产能将高达120万台。

为实现预设的产能目标,特斯拉在位于美国加州弗里蒙特的工厂,更新多个与 Optimus 人形机器人开发相关的招聘信息,涵盖制造工程师、生产经理等关键岗位,积极为大规模量产做准备。其试生产线也取得突破,采用标准化、模块化制造模式,单台机器人组装时间预计减少六成,产线空间节省四成。若全自动生产线投产,预计每周能生产2000台。不过,受电动汽车业务疲软、供应链紧张及碳积分收入锐减等因素影响,特斯拉产能目标的达成收到不小的冲击。

此外在今年3月,Figure AI 宣布筹建 BotQ 人形机器人工厂,该工厂的首条生产线预计每年将生产12000台人形机器人。计划未来四年将这一产能提升至每年 10 万台,以应对市场需求增长。为实现大规模生产,BotQ工厂采用垂直整合制造模式,从原材料采购到最终产品组装均由公司自主完成。

在技术配置上,工厂配备了制造执行系统(MES)、产品生命周期管理(PLM)、企业资源规划(ERP)和仓库管理系统(WMS)等专业软件平台,可实现对生产线的实时控制与跟踪,覆盖机器人全生命周期管理、资源调度、物流协调及库存优化等环节。同时,工厂开发了内部人工智能软件 Helix,直接用于控制生产线上的机器人,承担重复性任务和材料运输,减少了对传统输送系统的依赖。

目前,Figure 公司已完成下一代机器人 Figure 03 的设计,这款机器人专为经济性和大规模制造打造,采用注塑成型、压铸、金属注射成型和冲压等工具化工艺,将零部件制造时间从原来的几天或几周大幅缩短至几秒。
2► 国内客户服务本体第一梯队 长盈精密营收增长势头强劲!
随着北美两大头部客户人形机器人产能的逐步放量,长盈精密作为其零部件供应商,未来海外收入有望继续保持高速增长。此外,长盈精密还取得了多个国产人形机器人品牌的量产订单,供货产品覆盖机械传动系统中的关键零部件等。

2024年,长盈精密成立深圳长盈机器人有限公司。公司定位为智能机器人结构件研发制造、微特电机及组件制造、轴承、齿轮和传动部件等制造总成技术解决方案供应商。
目前,该公司已完成人形机器人领域产品布局,形成从腿部、手臂、型腔、头部到灵巧手结构件模组的全系列产品线。下游客户覆盖 ODM 模组生产商、模组集成商及人形机器人终端,与Tesla、Figure、优必选、智元机器人、宇树科技、逐际动力等行业头部企业有合作。
END

往
期
精
选
科技热点
大咖观点
热点评论
新品速递

微信号|具身智能大讲堂
专注AI具身智能产业前沿话题
加入社群
欢迎加入【具身智能大讲堂】读者讨论群,共同探讨具身智能机器人相关领域话题,共享前沿科技及产业动态。
添加微信号(19016903753)具身智能大讲堂客服 备注“具身茶谈”可进入交流群。
兼职作者&投稿
机器人大讲堂正在招募【兼职内容创作者】,如果您对撰写机器人【科技类】或【产业类】文章感兴趣,可添加微信:具身智能大讲堂客服(19016903753,手机与微信号相同)。我们对职业、所在地等没有要求,欢迎朋友们的加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