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4日 —— 国产GPU研发近日迎来双重突破。9月3日,安孚科技与东芯股份相继在投资者互动平台披露,其投资的两家国产GPU企业——象帝先与砺算科技——在高端图形处理器领域取得关键进展,标志着我国在自主GPU技术路线上迈出坚实步伐。
象帝先“伏羲”架构芯片完成流片验证,算力达160TFLOPS
据安孚科技透露,象帝先研发的新一代“伏羲”架构GPU芯片已顺利完成流片验证,图形渲染能力与并行计算性能表现优异。该芯片基于5nm先进工艺打造,峰值算力高达160TFLOPS(FP32),并集成12GB HBM2高带宽显存,性能指标达到国内领先水平。
“伏羲”架构将推出两款核心产品:
- 伏羲A0
:聚焦高端图形渲染,致力于填补国产高性能GPU在游戏、专业设计等领域的空白; - 伏羲B0
:创新性融合GPU与NPU架构,专为端侧AI计算优化,全面支持LLaMA、ChatGLM-6B、Stable Diffusion、Sora、DeepSeek R1(1.5B/7B)等主流大模型的本地部署,瞄准快速增长的AIPC(人工智能个人电脑)市场。
安孚科技表示,象帝先股东中包含重庆两江产业发展集团等具有国资背景的投资机构,公司将持续支持其发展,上市计划将视市场环境与战略规划稳步推进。
砺算科技7G100成功点亮,启动客户送样
同日,东芯股份宣布,旗下重要参股企业砺算科技已向部分客户启动7G100芯片送样工作,产品进入持续优化与量产准备阶段。
砺算科技7G100芯片采用6nm工艺,历经近四年自主研发,于2025年5月25日成功点亮,主要功能测试结果符合预期。该芯片覆盖端侧、云端与边缘计算场景,满足主流图形渲染与AI加速需求,并实现与主流GPU生态的无缝兼容,致力于突破国产完整GPU架构自主可控的技术瓶颈。
为支持砺算科技发展,东芯股份近日联合亨通集团、上海道禾系基金等投资方,共同向砺算科技增资5亿元。其中,东芯股份以自有资金出资约2.11亿元,交易完成后持股比例为35.87%,仍为重要股东。此次投资进一步强化了东芯股份在“存储、计算、互联”一体化战略布局中的算力板块布局。
国产GPU加速突围,生态建设成关键
随着象帝先与砺算科技相继取得技术突破,国产GPU正从“可用”向“好用”迈进。业内人士指出,除芯片性能外,软件生态、开发工具链与应用适配仍是国产GPU走向规模化落地的关键挑战。此次两家公司在架构自研、生态兼容与AI融合方面的探索,或将为国产GPU的产业化路径提供重要参考。
未来,随着更多资本与产业资源的注入,国产GPU有望在高性能计算、人工智能、元宇宙等前沿领域实现更广泛应用,加速构建自主可控的半导体技术体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