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近日,富士康科技集团(鸿海)旗下的鸿富锦精密工业(衡阳)有限公司发布了一则关停通知,宣布由于市场环境变化及主要客户经营策略调整,公司未来已无足够订单支撑运营,决定于2025年9月30日正式停止运营。这一决定不仅标志着这家曾经拥有数万名员工的大型工厂的终结,也引发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
关于鸿富锦精密工业
鸿富锦精密工业(衡阳)有限公司成立于2012年9月,是富士康科技集团在湖南省衡阳市雁峰区白沙洲工业园设立的重要子公司。作为湖南省重点招商引资项目之一,该厂总投资额达到9900万美元(新台币30.4亿元),注册资本3800万美元(新台币11.7亿元),主要承担苹果等品牌的零组件加工与部分组装任务。
资料显示,公司经营范围:精密模具;金属与非金属模具零组件、机构件、电子类产品零配件的开发、设计、销售;自动化设备及其关键零组件。五金制品、钣金制品,注塑成型塑料制品、平板电视、投影仪的开发、设计、生产、销售;热处理加工;从事以上产品之同类商品的销售。主要终端客户有:APPLE﹑华为、小米、微软、亚马逊、哈曼等。公司目前拥有各类进口精密设备1000余台﹐其中机加设备来自世界知名企业MAKINO、SODICK、快捷、荣光﹑TAV等品牌。
在厂区高峰时期,曾吸纳约3万名员工,年产值一度突破200亿元人民币(新台币858.8亿元),为当地经济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然而,随着市场环境的不断变化和主要客户经营策略的调整,鸿富锦精密工业(衡阳)有限公司的订单量逐渐减少,最终导致无法维持正常运营。据公司发布的关停通知显示,经慎重研究决定,公司将于2025年9月30日正式停止运营,并有序处理相关业务和资产。
员工如何安置?
面对关停决定,公司为员工提供了两种安置方案。首先,按员工意愿优先安排调动到集团内武汉、深圳、惠州等厂区工作,以继续保留员工在富士康的职位。其次,若员工无调动意愿,公司将依实际生产状况分批终止劳动合同,并依法支付经济补偿金。这一安置方案体现了公司对员工的负责态度,也尽可能减少了关停对员工生活的影响。
据公开信息显示,鸿富锦精密工业(衡阳)有限公司目前仅剩236名在册员工,加上保安、保洁等人员,总人数估计在三四百人左右。对于这些员工来说,关停决定无疑带来了巨大的生活压力。多数员工表示,由于家庭原因和地域限制,他们不太可能选择调动到其他厂区工作,因此更倾向于接受经济补偿金并寻找新的工作机会。
如果辞退按员工在公司工作年限,每满1年支付1个月工资。不过这种企业一般都的补偿金都有的,而且很高,如果是N+1补偿,按照工作10年计算的话的话,每个人大概能5-6万补偿金,少的也有2.5万。
自动化程度提高,人工需求减少
此次关停事件不仅对员工个人产生了深远影响,也引发了社会各界对中国制造业变迁的广泛讨论。
有分析认为,富士康作为全球知名的电子产品制造商,其关停衡阳工厂的决定反映了全球制造业格局的变化和产业链的重新布局。同时,也有观点指出,随着自动化和智能化技术的不断发展,制造业对人工的依赖程度逐渐降低,这也是导致工厂关停的重要原因之一。
值得注意的是,富士康近年来一直在积极推进自动化与智能化转型。据公开资料显示,富士康早在2006年就自主研发生产了“富士康深圳一号”机器人,并在随后几年中不断扩大机器人应用规模。到2015年,富士康在中国的工厂已有5万台可操作的工业机器人。这些机器人的应用不仅提高了生产效率,也降低了对人工的依赖程度。
对于鸿富锦精密工业(衡阳)有限公司的关停决定,富士康科技集团表示将依法处理相关事宜,并尽可能减少对员工和社会的影响。同时,公司也将继续推进自动化与智能化转型,以适应全球制造业格局的变化和市场需求的变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