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加入高工移动机器人行业群,加微信:13692257554,出示名片,仅限移动机器人及智能制造产业链相关企业。

加入高工移动机器人行业群,加微信:13692257554,出示名片,仅限移动机器人及智能制造产业链相关企业。
继仙工智能、斯坦德、镁伽科技、凯乐士、瑞为技术等机器人企业相继递表后,机器人赴港上市的热潮还在延续。


80后海归创业
瞄准城市地下管道生意
博铭维机器人成立于2014年,核心产品包括特殊空间管网机器人及AI软件平台,专注为特殊空间全场景提供机器人和AI解决方案。目前,博铭维机器人研发了具备检测、清疏、运维、紫外光固化修复等功能的机器人,其产品和解决方案已经进入全球15个国家和地区,服务超过4000家客户。
博铭维机器人的创始团队大多为80后,创始人代毅毕业于中国电子科技大学、美国佛罗里达州立大学,从海外归国后,代毅看到了智能机器人替代人工作业的刚需机会,决心将特种机器人作为创业方向。
创立之初,博铭维曾尝试研发军用、消防、电力等领域的机器人产品,四面出击但一直没有打开突破口,在后续研发过程中,代毅看到了国内地下管网运维领域的技术缺口,目光逐渐聚焦在管道机器人。
在城市管道网络等特殊空间中,传统作业模式往往需要从业人员进入密闭、潮湿、肮脏、异味环境中长时间工作,加上管网设施老化与管理技术落后,存在作业低效、安全风险等固有缺陷。
为了解决“人不能进、人不能及、人不能为”的痛点,管网特种机器人应运而生,此类机器人通常具备耐腐蚀、耐压、防水及防尘特性,拥有強大的自动移动及导航能力。
在2016年,博铭维机器人研发了首款地下管道无线检测潜望镜,攻克了有线操作的繁琐、稳定性低等缺陷,成功打开市场。在产品迭代和用户市场的正向反馈中,博铭维机器人陆续研发了全地形管网检测机器人Gator-S1、惯性导航测绘管网机器人、清疏机器人、非开挖修复机器人等创新产品,其产品最远检测距离可达4000米。
在软件层面,通过早年对管网图像数据标定的积累,博铭维打造了一套将AI和特殊空间数据分析结合的算法平台,融入了模式识别、深度神经网络、多模态大模型建模等技术。博铭维机器人透露,其标定的管网缺陷图像数据库样本数量已超过50万张。
在此基础上,博铭维机器人打造了AI数字孪生管道运维平台、多机器人任务协调作业的工程软件,成功将地下管网数据打通,完成数据的高效闭环运转,能够通过视觉、激光、声呐等多模态数据进行环境立体检测,进而实现对极端天气下管道内涝情况的预警防治。
此外,在机器人核心零部件领域,博铭维还自研了集空心杯电机、减速器、编码器、驱动器等一体化的微型特种电机动力系统、特种线缆等产品,可在恶劣工况环境下保持稳定运行。
基于软硬件一体协同,其解决方案已经涵盖了排水管道、中水管道、供水管道、原水管道、海水管道、供热管道及燃气管道等管网特殊空间,以及污水厂、泵站等关键节点特殊空间。
细分市场持续盈利
正开拓海外高端品牌
公开资料显示,2019年,博铭维机器人首次实现了近亿元规模的营收。据招股书披露,2024年,博铭维机器人的营收达到2.49亿元,过去三年的营收复合增长率达到23.9%。

国产管网机器人崛起
具身化自主作业成未来方向
近年来,随着智能化工业装备渗透到千行百业,特殊空间机器人、特种机器人行业也迎来迅速发展。据Frost & Sullivan数据,2024年全球特种机器人市场规模约为115亿美元,但相比工业机器人、服务机器人中增速更快。预计到2030年,特种机器人市场将达292亿美元,复合年增长率为16.7%。
在博铭维机器人看来,管网特种机器人的发展需要攻克几个核心难点,一是机器人的结构设计,机体需要具备IP68防护等级和防爆能力,这意味着其需要采用高强度、刚刚性材料,以及精密压铸技术工艺形成的核心零件,并且最好进行模块化设计,以实现快速更换、灵活装配检修、便于外部拓展。
其次是机器人控制系统的开放性拓展性,基于多模态数据传输的实时性,管网特种机器人的控制系统需要具备丰富的模块化接口,方便进行数据采集、线缆传输、多端APP控制,在特殊作业空间中,需确保系统具备稳定的无线通信传输技术、高速高精度三维建模技术,有时还需要调度多类型机器人进行定位协同作业,这对于机器人企业的技术而言又是新的考验。
高工移动机器人观察到,目前国内已有不少管网机器人品牌出现,在各个细分市场中激流勇进。
比如在招股书中,博铭维机器人透露,其在国内的同行主要包括施罗德、中仪物联、管康技术、特瑞升科技等企业。
施罗德成立于2009年,其品牌定位是“专注于有限空间具身智能特种机器人”,已经研发了管道检测机器人、水陆两栖机器人、清淤机器人、智能巡检机器人等30余款特种机器人产品。
中仪物联有15年的发展积淀,已研发出多种类型的管网检测机器人,包括创新研发的一款差异化水务机器人,搭载了1mm精度的高精度雷达探测器,可以在水槽管道中精准检测到变形、淤积破损问题。在公开报道中,中仪物联透露,上半年其积极进军海外市场,出口额相比同期实现100%的增长,在波兰、澳大利亚、泰国、沙特、俄罗斯等全球市场取得开拓性进展。
管康技术专注在城市管道网络的非开挖修复领域,研发了内窥式带压检测技术+自驱检测机器人,通过叠层全结构修复工艺,攻克老旧管道的维护与改造难题。
特瑞升科技成立于2006年,专注于市政、城建、国防、水利等基建领域,在2007年就研发了国内首套自有知识产权的管道机器人和潜望镜,在管道检测机器人领域具备年产超1000套的供应能力,年成交量客户订单超过2000+家。
随着“牌桌”上颇有竞争力和雄心的玩家数量增加,博铭维机器人也在积极强调其核心技术能力。本次IPO递表,博铭维在招股书中重点提及了具身智能技术的应用。
从研发投入方向来看,博铭维计划率先将资金用于构建特殊空间机器人智能决策与执行体系的核心AI技术研发,包括开发多模态数据融合算法,完成对图像、声音、电磁、超声波等异构数据的特征提取,建立多维数据处理的AI底层能力。
此外,具身智能系统也是其计划之一,博铭维计划通过研发具身智能系统赋能,使机器人具备自主感知采集、实时分析决策、动态路径规划和导航等端到端AI功能,进而提升自主作业能力。
未来,博铭维也展示了在机器人多场景能力迁移的野心,通过产品和场景积累开辟多元成长曲线,其计划横向迁移拓展至通讯、能源、矿场、化工等特殊空间场景中,将AI技术赋能至上述场景,提供检测、巡检、故障诊断修复等解决方案。
-END-


